摘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18年10月,國務院正式批覆的《淮河生態經濟帶發展規劃》明確提出“支持淮濱建設臨港經濟區、支持淮濱打造內河水運口岸、支持淮濱依託港口建設物流園區”。淮濱縣搶抓機遇,早在2016年就提出建設“濱淮福地、臨港強縣”的奮鬥目標,並在啓動信陽淮濱港建設的同時,謀劃了佔地80平方公里的臨港經濟區,按照“港產城”融合發展的思路,提出建設包括信陽淮濱港、倉儲物流保稅區、裝備製造區、新型材料區、港口作業配置區、文化科技教育園區、商務商住配套區和淮河生態廊道在內的“一港六區一廊道”的科學規劃,爲正在建設發展的食品、紡織和造船三大產業基地提供強有力的物流配套服務,進而帶來新的臨港加工、臨港服務等新型產業聚集。

"\u003Cp\u003E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胡巨成 河南報業全媒體記者 劉宏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塔吊高聳,挖機轟鳴,機車穿梭。7月24日,淮濱縣淮濱港建設工地上一片繁忙景象。\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明年這個時候,河南省最大的綜合性單體港口——信陽淮濱港就會正式投用。”站在淮河岸邊剛剛墊平夯實的規劃建設物流園區的空地上,淮濱縣造船產業集聚區黨工委書記、淮濱港項目建設指揮部辦公室副主任馬鍵興奮地說,“臨港經濟,大有可爲。”\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淮濱因淮而興,飲馬港自古通航,享有“中原出海大通道”美譽,貨物自此通江達海。\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據介紹,2018年7月,在飲馬港下游3公里處開工建設的信陽淮濱港,規劃佔地1500畝,概算投資12億元,設置20個千噸級泊位,建成後年吞吐能力達2080萬噸。\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對照着《信陽淮濱港碼頭效果圖》,馬鍵一一介紹說,西邊328國道跨河而過,投資6.5億元的淮河特大橋即將通車;北邊港口專用鐵道線直通京九鐵路,即將動工;337省道穿港而過,連接豫皖;淮息、淮固高速近在咫尺,公鐵水一體化立體交通格局全面形成,發展多式聯運,打造區域性物流樞紐優勢凸顯。\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依託悠久的造船業,淮濱建成了目前我省最大的造船特色基地——淮濱縣造船產業集聚區。作爲臨港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淮濱縣造船產業已培育發展規模以上船舶企業7家,具備年生產各類鋼製貨船500艘的能力。\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長江、運河上航行的散裝貨船,四成產自淮濱。”談起造船產業,馬鍵一臉自豪,“我們的拳頭產品是1000至4000噸位的鋼質散裝船。經過轉型升級,去年6月,我們又取得了遊艇和畫舫等高附加值產品的生產資質。”\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18年10月,國務院正式批覆的《淮河生態經濟帶發展規劃》明確提出“支持淮濱建設臨港經濟區、支持淮濱打造內河水運口岸、支持淮濱依託港口建設物流園區”。\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淮濱縣搶抓機遇,早在2016年就提出建設“濱淮福地、臨港強縣”的奮鬥目標,並在啓動信陽淮濱港建設的同時,謀劃了佔地80平方公里的臨港經濟區,按照“港產城”融合發展的思路,提出建設包括信陽淮濱港、倉儲物流保稅區、裝備製造區、新型材料區、港口作業配置區、文化科技教育園區、商務商住配套區和淮河生態廊道在內的“一港六區一廊道”的科學規劃,爲正在建設發展的食品、紡織和造船三大產業基地提供強有力的物流配套服務,進而帶來新的臨港加工、臨港服務等新型產業聚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編輯:劉薇\u003C\u002Fp\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8868009152152076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