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刚刚的这个女生节/妇女节/女王节,可真的是很不平静呢。

先是在去年朱军涉嫌性侵女实习生案件中狠狠出了一把风头的,自称公益人的微博大V “@麦烧同学” 莫名其妙和山东大学官微掐了起来,引得一众山大学生、校友在微博、知乎上和一票女权大V隔空互怼,吵得一地鸡毛。

然后又发生了中国政法大学某学生点燃校内庆祝女生节的横幅的事件。

事情的梗概大概就是像这位知乎网友叙述的那样:

被烧掉的横幅之前是这个样子:

然后被烧成了这样:

从图中内容就能看出,这就是各高校女生节到处都有的,男生对女生表达善意的横幅,并不带有任何性隐喻或者不恰当的元素。

某些微博大V在事件刚刚开始发酵时,拿一些其他高校前几年曾经出现的一些言语用词不恰当横幅的照片来带节奏,说挂横幅的男生就是心存性骚扰女生的意思。

你用脚指头想想这也不可能,法大的男女比例大约三比七,女多男少,教师中大半也是女性,这一点和那些理工科院校完全不同。

而且现在像法大这样的重点高校里,在校内挂任何条幅都需要经过好几道程序的审查,得到批准才能拿去制作悬挂。

如果真的是内容含有侮辱女性,根本在制作前就会被直接否了。

而且如果这位女生真的是单纯为了条幅表达的内容觉得自己被冒犯了,向挂条幅的学院、或者向保卫处投诉,也能直接将其撤下来,完全没必要用纵火烧掉这样的极端方式处理。

她做这件事的目的,一开始就是要借烧横幅这样含有明确暴力元素的极端行为,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而且据纵火事件的第一目击证人的叙述,这位放火的女生并不在乎自己的行为会不会蔓延成火灾,也没动手扑灭仍在燃烧的火苗,而是试图混进人群中溜走,被其他在场同学拦住才未能得逞。

可能是因为在场的同学将火扑灭后没有报警,事发后只是辅导员找她谈了话。

在全国两会期间的帝都,故意纵火+寻衅滋事+毁坏他人私有财产,至少应该已经触犯了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了吧,竟然没有受到任何法律和校规的制裁,这本身就已经很魔幻了。

而谈完话之后,她的感想是这样的:

这件事和火烧女生节横幅的照片被其他同学发到了豆瓣上,并很快成了关于女生节vs妇女节舆论热议的又一焦点。

在豆瓣、微博上还有一群人为其叫好,叫喊“该烧“”“支持””。

还有她的支持者发朋友圈,觉得“暴力是好的,是必要的”,还表示“下次试试看烧男生宿舍,或者寄炸弹给那些沙文的人”。

这两位“女英雄”的言论和行为,充分表现了这些“激进女权”赤裸裸反社会的本质:

这些人的目的并不是追求性别平等,而是要女权至上,要女性完全统治男性,那个她嘴里的“辣鸡性别“。

她们不惜采取可能危害社会安全的举动表达自己的观点,却又不想承担这种行动应有的罪责,点一把火就跑,烂摊子让别人收拾。

她们鼓吹暴力,却又深知真的暴力被煽动起来,人人靠谁拳头硬说话,她们在那种秩序下根本活不过几天。

因此她们的行为极为鸡贼,小心翼翼地在让男性感觉不舒服,但又不至于引来专政的铁拳的范围。

点点楼下的横幅还可以,至于炸男生宿舍这种事情,说这话的人自己是决计不会付诸实施的。

但忽悠那些智商和判断力比较低的粉丝去做也不用担责任,死道友不死贫道,何乐而不为?

另外一位支持这位女生行为的自称法大学生,嘴上对激进行为表示支持,但一看见女王节打折也绝不放过。

在两天前我写的《“女生节”、“妇女节”, 最终都逃不出马云爸爸的魔爪》中,陈大夫就曾经指出:

那些坚持要发动抵制“女王节““女生节”的女权主义者最大的敌人并不是男权,也不是马云爸爸,而是著名存在主义哲学家王境泽提出的“真香定理”:

“我们对待某个特定事物的态度,永远都在“打死也不XXX”和“真香”之间随机分布。“”

虽然你的帖子可能还是能得到成百上千的赞,有不少粉丝在下面评论要同仇敌忾抵制女王节。

每一个字都掷地有声,让人感受到她们从灵魂深处散发出来的骨气,忍不住油然而生敬畏之情。

但当她们转头发现自己心仪的大衣、包包、口红在这两天里七折促销+无上限满300减30的时候,你觉得她们有多大概率还能想起自己要抵制女王节这件事呢?

今天的全人类都在经历价值观的混乱和越来越严重的斗争,整个社会的焦虑情绪正在逐渐积累,社会共识正在逐渐被撕裂,我们正在目睹一个极端的时代。

在这种情况下,不论你的言论多奇葩,越是极端的观点在社会中就会赢得越多的支持者。

极端民族主义,极端宗教团体、极端阶级观点、极端女权、极端动保......

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中,都会面对若干次选择:你是否要屈从于极端主义的诱惑。

而在性别问题上搞极端,属于极端主义里最愚蠢的一种。

其他类型的极端主义还可以自我催眠,鼓吹我们要建成只有一种民族/宗教/肤色的”纯洁社会“。

而那些争论男性和女性谁更高贵谁更堕落的人,即使争赢了又有什么用呢?

社会里只有男人或者只有女人,能过得下去吗?

鼓吹回到远古的女性氏族社会里,幻想女人全面奴役男人,这得是有多蠢才能信她们的鬼话?

上面这位知名男歌手还因为这样的言论和人设,圈了一大堆忠实女粉丝,包括我身边的好几位好朋友,因此我才给他的名字打了码。

男生一般在网络上比较低调,声场没女生们那么大,也没那么敏感。

但并不代表他们没有感情,感受不到这种言论里的恶意。

那些站在一个性别立场上,炮口对准全体异性,声称“中国男人配不上中国女人”,或者“女性的堕落导致了整个国家的堕落”的人,确实能短时间圈一批脑残粉,但却撕裂了整个社会。

你贬低和侮辱的,不还是自己的父亲/母亲/兄弟姐妹吗?

更值得我们警惕的是:已经有确凿的证据能够证明,部分在网络上鼓吹极端女权的人背后有自己的商业利益:

大半年前就有网友证实,”索玛女王“”Mary不是玛丽“等部分在各种网络平台平台上用大号小号疯狂 diss 中国男人的微博极端女权大V,实际上背后是同一个团队在操作。

这些人的商业模式如下:

一边声称” 中国男人配不上中国女人 ”、“ 中国男人也就只剩给女人花钱这点价值了“、“白种男人是男友,黑种男人是情人,中国男人只配给女人洗碗擦地收拾垃圾.";

一边主动给中国女性介绍各种带着找短期炮友目的而来的洋垃圾,从中获利不菲,还在海外造成了“Chinese girl is easy girl”的刻板印象。

更讽刺的是,后来还有人深八这个团伙的内部运作结构,发现最核心的领导者很可能是个男人。

对于两性关系的问题,陈大夫的看法一直是:反对极端女权,也反对极端男权。

不论男女,如果总想摆脱责任去争权利,最终两者都会失去。

不要眼睛总盯着怎么分蛋糕,想想怎么能够一起做大蛋糕。

和谐的两性关系既是争取出来的,也是干出来的,而且后者应该比前者更重要。

二百年前的巴黎女性在巴士底狱的炮口前勇敢地站出来带头发动革命,在凡尔赛宫卫兵的刺刀前展现出的决绝,让那些畏缩的男人羞愧。

她们的奋不顾身决定了法国大革命的胜利,将整个欧洲带入了共和时代。

读读历史,《自由引导人民》里那位女神占据的C位不是白来的。

从此法兰西再也没有人会质疑女性的品性和勇敢,这个国家成为全世界男女平权思想最深入人心的国家。

省级高考状元中女生比例逐年上升,目前已经提高到60%的水平

在中国的大学里,成绩优秀的女生比例正在逐年升高,这证明了女性在智商上完全不输于男性。

根据美国心理学协会的研究,近一个世纪以来30多个国家上百万份学生的学习成绩数据,发现:

女生在所有年龄段,所有科目和几乎所有国家的学习表现都要强于男生。

我们身边的女学霸比男学霸更多,这已经是不少高校里的现实。

只要这些女生将来进入社会时,能够多出几个像屠呦呦、颜宁这样的科研英雌,在高科技领域还何愁不能实现两性平等?

最后,再次重申陈大夫对这件事的观点:旗帜鲜明地反对极端女权,反对鼓吹和实施暴力。

既然这位点火的女生是中国政法大学的学生,就应该理解:每个人都有必要为自己的行为来的后果负责。

如果你那假惺惺夹枪带棒的“道歉”有用,那还要法律干什么?要这所政法大学做什么?

既然是政法大学,也应该带头讲规则讲原则,学校也应该按照校规,对她的行为进行相应的处分。

你对这件事的看法是怎样的?欢迎在评论区说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