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u003C\u002Fp\u003E\u003Ch1\u003E整合力量\u003C\u002Fh1\u003E\u003Ch1\u003E打造訴前調解“快車道”\u003C\u002Fh1\u003E\u003Cp\u003E近年來,倉山區法院在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改革上不斷探索、總結,推進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改革工作,推出衆多新舉措,成效顯著。\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記者瞭解到,2018年4月,福州市仲裁委就與倉山法院達成委託調解試點協議,搭建訴訟與仲裁對接工作機制。

"\u003Cdiv\u003E\u003Cp\u003EN海都記者 林威 陳恭璋 通訊員 羅曼\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老朋友因貨款起糾紛,欲對簿公堂,仲裁介入化解,雙方握手言和;百年修得同船渡,可夫妻一方賭氣,來法院起訴離婚,法官訴前調解,夫妻重歸於好……這些,只是福州倉山區法院創新思路,推進多元化矛盾糾紛化解工作的一個縮影。\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上世紀60年代,浙江楓橋幹部羣衆創造了“發動和依靠羣衆,堅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決”的“楓橋經驗”,成爲全國政法綜治戰線的一面旗幟。倉山區法院深入領會“楓橋經驗”,通過加強法官訴前調解等方式,優化司法資源配置,打造公正高效地解決各類糾紛的調解“快車道”,不斷推進多元化矛盾糾紛化解工作,摸索“楓橋經驗”的倉山樣本。今年上半年,倉山法院推進訴源治理減量工程初顯成效,訴前分流矛盾糾紛共計1013件。\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海都記者昨日獲悉,倉山區法院目前已聘任44名特邀調解員,併成立了全市法院系統首家以省人大代表命名的“展弘代表調解室”。\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22622d5f1ef74f7ab4a39c4280dfc4bf\" img_width=\"1080\" img_height=\"629\" alt=\"老朋友因21萬貨款起糾紛,福州這個調解室一招化解\"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特邀調解員聘任儀式\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43de23fd278c460c9a5ab656fa2b4cf8\" img_width=\"1080\" img_height=\"734\" alt=\"老朋友因21萬貨款起糾紛,福州這個調解室一招化解\"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h1\u003E21萬貨款未還 老朋友對簿公堂\u003C\u002Fh1\u003E\u003Cp\u003E“你們兩家合作多年,也算是生意場上的老朋友,有什麼不能談的?”今年6月,福州仲裁委倉山分會工作人員郭傳銀對兩個公司的代表說。\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糾紛源於貨款。四川一隧道工程公司去年向福州一工程機械公司買了幾臺挖掘機。兩家此前也合作多次,算得上是老朋友,工程機械公司同意分期履行。可是,支付完第一批款項後,剩餘的21萬元貨款,隧道工程公司卻遲遲未付。工程機械公司發出催告函,卻石沉大海。\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之後,工程機械公司起訴到法院,除了要求結清貨款,還要求8000元的違約金。\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記者瞭解到,2018年4月,福州市仲裁委就與倉山法院達成委託調解試點協議,搭建訴訟與仲裁對接工作機制。郭傳銀告訴記者,接到案件後,經過了解,隧道工程公司是一時資金週轉不開,他覺得調解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郭傳銀說,他給工程機械公司算了筆救濟賬,早點拿回貨款,利息都頂得上違約金。工程機械公司被說動了。雙方一商量,一方答應分期將錢還上,一方想老朋友以後還有生意做,撤訴了。\u003C\u002Fp\u003E\u003Ch1\u003E法官訴前調解 夫妻重歸於好\u003C\u002Fh1\u003E\u003Cp\u003E“我來起訴離婚,他一點沒把我放心上。”今年初,倉山區法院的劉法官接到張女士的離婚案件。劉法官認真審查張女士的立案材料,發現起訴書撰寫不規範、所需證據材料均不齊全。\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與張女士的溝通中,劉法官發現,張女士雖然口頭上說一定要離,但回顧兩人的婚姻歷程,語氣中卻透出一絲不捨。原來,2014年,她與陳某經人介紹相戀,婚後育有一對兒女,美滿的家庭總能引來羨慕的眼光。陳某是高中英語教師,還有海外留學經驗,工作之餘在培訓機構兼職,早出晚歸。時間一久,張女士便對丈夫產生懷疑,會不由自主地伺機翻看丈夫通訊錄及微信聊天記錄等。陳某發現後很生氣,認爲妻子不信任不體諒自己在外兼職賺錢的辛苦。2018年9月,兩人又因女兒教育問題及家庭瑣事爭吵,張女士委屈之下回了孃家。陳某一賭氣,也任由她回去不勸阻。之後二人分居,僅靠微信交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劉法官細細瞭解後,認爲雙方和好的可能性較大,適合訴前調解。於是,劉法官向張女士釋明瞭訴前調解程序的具體步驟,並告知若調解不成可立馬轉入立案。張女士聽後,說回家再考慮考慮。幾日後,她主動找到劉法官,稱願意和陳某訴前調解。劉法官隨即打電話給陳某,組織雙方調解。“老公這麼努力賺錢,也是爲了家庭,家人間還是要給予信任;作爲男人,氣量要大一些,多讓讓老婆。”經過劉法官耐心勸和,夫妻倆終於解開了心結。\u003C\u002Fp\u003E\u003Ch1\u003E整合力量\u003C\u002Fh1\u003E\u003Ch1\u003E打造訴前調解“快車道”\u003C\u002Fh1\u003E\u003Cp\u003E近年來,倉山區法院在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改革上不斷探索、總結,推進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改革工作,推出衆多新舉措,成效顯著。\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該法院工作亮點之一,是通過整合對接審判力量與社會力量,成立矛盾糾紛多元化解中心辦公室、12315調解銜接工作站、司法與工商行政互動辦公室、交通事故損害賠償多元中心等,打造多種訴調對接平臺。設置分流樞紐,在訴訟服務中心設有專職案件分流員,按照“繁簡分案、按類分案”原則,案件先行兩層過濾。\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推進訴調對接“有序化”,也是該院的創新之舉。目前已經與市仲裁委搭建訴訟與仲裁對接工作機制,與區工商聯建立涉企商事糾紛訴調對接工作機制,與倉山區企業家協會成立訴調對接工作領導小組。2018年至今,訴前、庭前調解分流化解案件2567件。\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此外,該院健全調解導訴員制度,除在立案庭配備速裁團隊外,在訴訟服務中心設置導訴調解臺,聘請人民陪審員負責訴前調解。堅持訴訟與非訴有序銜接,實行糾紛解決“診、調、裁、審”分層遞進機制,實現矛盾糾紛梯次濾化分流。對前來訴訟的糾紛當事人,先由立案法官問診,開展訴訟風險評估,算好親情、信譽、時間、經濟、風險“五筆賬”,引導當事人自願先行非訴調解。\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編輯 李帥\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8922209181565451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