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白酒企業近日將商評委訴上法庭,原因是其三年前曾向商標局提交有關廣告曲目聲音商標,但屢次被商評委認爲“該聲音商標因缺乏顯著性” 而駁回。爲此,這家公司就該聲音商標駁回糾紛將商評委起訴到了北京知識產權法院。目前該案正在審理中。

  案例

白酒公司申請聲音商標三年未果

“吶伊嘟好呀 你能聽到的歷史139年,你能看到的歷史 177年,你能品味到的歷史……”和“吶伊嘟好呀”,這段聲音您熟悉嗎?它來自於某酒業公司廣告片中的背景音樂,全長30秒,共13小節,由女聲哼唱。

北京青年報記者近日從該公司瞭解到,他們2016年3月18日將其申請爲聲音商標。申請類別均爲第33類“果酒(含酒精); 葡萄酒; 烈酒(飲料); 酒精飲料濃縮汁; 酒精飲料(啤酒除外); 含水果酒精飲料; 米酒; 白酒; 黃酒; 燒酒”。

將近三年過去了,目前商標局網站顯示這兩個商標仍都處於“駁回複審中”的狀態。根據商評委之前的意見,認爲該聲音“難以起到區分商品來源的作用,缺乏商標應有的顯著性”因而予以駁回。對此,該公司不予認可。

在三年時間裏,這家公司與商評委之間爲這兩個聲音商標也已經“反覆”了數個回合。對此,該公司表示要把這一官司打下去,“直到擁有自己的聲音商標”。

  統計

全國678件申請中成功註冊數量少

2014年5月起,新《商標法》明確表示聲音可以申請註冊爲商標。北青報記者從國家知識產權局商標局中國商標網查詢到,截至今年3月11日,我國有678件聲音商標申請,然而其中真正成功註冊的很少。

北青報記者注意到,這些“商標”中有139件都是在2014年5月4日就申請註冊的。據統計,這些首批申請的企業相當部分來自於互聯網行業。比如,京東申請了13件聲音商標,酷狗申請了12件,騰訊申請了20件。

此外還包括恆源祥的“羊羊羊”申請了18個類別的聲音商標,中國國際廣播電臺的呼號註冊了4個類別的聲音商標等。

然而,北青報記者查詢到的結果顯示,首批申請中相當比例的申請都被駁回或仍處於“等待實質審查”狀態,比如,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其申請的商標之一爲“ 叮~~”和“嗖”,目前商標的申請均已被駁回不予受理。

同樣是2014年5月4日由恆源祥在9個類別申請的“羊羊羊”聲音商標雖然未被駁回,但時隔將近5年依然全都處於“等待實質審查”狀態。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的“小喇叭”申請註冊了4個類別的聲音商標,也只成功了2個類別。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片頭音”申請了6個類別的聲音商標,目前已有4個被駁回,另2個處於“等待實質審查”。中國國際廣播電臺申請註冊的“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則是註冊成功的聲音商標。

  剖析

QQ聲音商標官司折射註冊之難

就全國來看,申請註冊聲音商標雖不多,但因爲申請不成而打官司的卻不少。

北青報記者瞭解到,騰訊是第一批申請註冊聲音商標的國內企業,其想把包括QQ提示音“嘀嘀嘀嘀嘀嘀”等在內的衆多聲音註冊爲商標。但提出申請三個月後即2014年8月,商標局駁回了註冊申請,隨後騰訊向商標評審委員會提出了駁回複審請求。

2016年4月18日,商標評審委員會以該商標缺乏顯著性,駁回了複審的商標。然後,騰訊即向知識產權法院提起訴訟。在法庭上,商評委認爲 “這個聲音較爲簡單,缺乏獨創性,指定使用在電視播放、信息傳送等服務上缺乏商標應有的顯著特徵,難以起到區分服務來源的作用”,而予以駁回。商評委在法庭上也強調,“嘀嘀嘀嘀嘀嘀”聲音是一個上線提示,僅爲軟件包含的標示某一功能的聲音,因此不能起到區別服務來源的作用。

但騰訊方面則認爲,用戶聽到申請商標聲音後知道是騰訊QQ消息提示,商標能直接對應騰訊QQ即時通訊服務。申請商標經過長期大量使用,知名度和顯著性進一步增強,相關公衆已經將其使用的商品和服務與原告直接聯繫起來。

2018年4月27日,北京知識產權法院公開宣判,認爲騰訊QQ的語音提示“嘀嘀嘀嘀嘀嘀”提示音雖然僅由同一聲音“嘀”組成,但整體具有特定的節奏,而且QQ從1999年開始在互聯網上使用,已經被公衆熟知,聲音有顯著的辨識度,因此判決撤銷商標評審委員會的決定,由商標評審委員會重新作出審查決定。

對此,商評委向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二審中,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認定,“嘀嘀嘀嘀嘀嘀”聲音通過在QQ上的長期持續使用,具備了識別服務來源的作用,並認同一審法院認定申請商標在與QQ相關的服務上具備了商標註冊所需的顯著特徵。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維持一審法院判決。

北青報記者瞭解到,截至目前,中國商標網上顯示騰訊的“嘟嘟嘟嘟嘟嘟”“咚咚咚”申請都被駁回,僅剩法院判決的“嘀嘀嘀嘀嘀嘀”這類處於“駁回複審中”狀態。

據悉, QQ提示音商標案是中國商標法領域首例聲音商標案件,業內人士認爲,案件審理對審查聲音商標的顯著性提供了極具參考價值的思路,具有行業典型意義。

本組文/本報記者  張欽  統籌/餘美英

供圖/視覺中國

新聞觀察

商評委主要職責是處理爭議

關注商標註冊,人們通常會聽到商標局和商評委兩個機構,那麼這二者是什麼關係呢?

據法律界人士向北青報記者介紹,我國從1978年恢復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時就內設了商標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國務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商標局主管全國商標註冊和管理工作。經過歷年機構改革和重組,目前商標局的對外名稱爲國家知識產權局商標局。

商評委原來也是隸屬於國家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我國《商標法》明確表明了商標局和商評委的關係:商標局主管全國商標註冊和管理的工作,商標評審委員會負責處理商標爭議事宜。從上述法條可以看出,商評委的主要職責就是處理爭議,受案範圍包括商標駁回複審案:即商標註冊申請時,商標被駁回。對這個駁回的決定不服的,申請者可以向商評委複審。同時《商標法》第45條還規定,當事人對商標評審委員會的裁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30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

據法律界人士介紹,商標局審查的案件,申請人是不能起訴的,而商評委審理的案件則是可以起訴。對於商標註冊申請被駁回的複審案,原告是商標申請人,被告就是商評委。據悉,目前商評委審理的案件,可以起訴至北京知識產權法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