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据悉,2020年“环球自然日”的总决赛将在上海、重庆进行,活动主题是“生物多样性——教育,保育,人类命运共同体”,大连自然博物馆将继续承办辽宁赛区的赛事工作。取得这样的好成绩离不开学校老师们的默默付出,新甘井子小学的邹玉瑾老师告诉记者:“这是我们学校第二次参加该赛事,有了去年的经验,我们今年早下手早准备,老师和学生都信心满满,最终我们的学生不负众望,取得了一个展览组一等奖。

大连小选手,近半数以“海”为题

↑年龄不大,成绩非凡。

大连小选手,近半数以“海”为题

→以海洋为主题的参赛展板。

大连小选手,近半数以“海”为题

→辽宁赛区今年成绩不俗。

大连小选手,近半数以“海”为题

←大连小选手在表演《我们不做塑料动物》。

图片由大连自然博物馆提供

本报讯 7月18日~23日,2019环球自然日全球总决赛在上海举办。来自北京、上海、辽宁等17个赛区的700多支团队,3000多名选手齐聚上海。在这场别具一格的科普盛会中,选手们用展览、表演、绘画、科学故事播讲的方式同台展示和竞技,诠释人与自然的关系。经过几天激烈的奋力角逐,最终辽宁赛区代表队斩获23个一等奖(包括中文展览组10个、英文展览组2个、中文表演1个、英文表演2个、科普绘画5个、科学故事播讲3个)、19个二等奖(包括中文展览组9个、英文展览组3个、中文表演3个、科普绘画4个)、16个三等奖(包括中文展览组2个、英文展览组3个、科普绘画9个、科学故事播讲2个)。辽宁代表队各项赛事全面开花,其中一等奖的获奖总数仅次于北京赛区,位列全国17个赛区中第二位。另外,大连自然博物馆首次荣获2019年度优秀组织奖;辽宁赛区的刘丽华老师获得2019年度环球自然日优秀教师殊荣。

今年环球自然日辽宁赛区的比赛由大连市科技局、大连市委宣传部、大连市教育局、大连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主办,大连自然博物馆和大连晚报社承办。今年本着早准备的原则,从1月开始,比赛的各项准备工作就已开始。1月16日环球健康与教育基金会中国区总监陈天来到我市为各校老师和学生、家长们解析主题。此后,各校学生开始着手准备参赛。从预赛到决赛,有的选手几易作品,最终站在全球赛的舞台上。有的选手虽然止步地区决赛,但积攒了经验,为明年再战积累经验。

据悉,今年辽宁赛区创造了多项历史之最,也收获了多个第一。共有1054支团队报名参赛,创历史最高。今年还首次在大连新甘井子小学、文苑小学、金石滩实验学校、大连44中学、大连自然博物馆等开设分赛区进行预赛。大连参赛学校包括沙河口区文苑小学、解放小学、嘉汇外国语学校、沙河口区春柳小学、新甘井子小学、复洲湾中心小学、大连第44中学、大连南金实验学校、格致中学等30余所学校以及培训机构。经过层层筛选,大连的58支团队代表辽宁赛区参加全球总决赛,这也是辽宁赛区进入全球总决赛队伍最多的一年。

记者了解到,大连靠海,海给了孩子们很多灵感,在解析年度主题:“预见性?不可预测性?——探究自然规律的正反面”时,我市参赛的小选手中,有将近一半选择了与海有关的主题。如“海洋大饭店”“‘藻’知道”“海上生明月”“一条改变世界的鱼”等,这些作品的内容都涉及大海,但却从不同角度来进行主题解析,有的关注潮汐变化,有的关注海藻的利用,有的讲述保护自然环境……“我们生活在海边,天生就与大海亲近,所以选择主题的时候,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海。讲解海洋知识,我们比其他赛区的选手们更有优势。”取得一等奖的解放小学小选手权嘉懿告诉记者。

取得这样的好成绩离不开学校老师们的默默付出,新甘井子小学的邹玉瑾老师告诉记者:“这是我们学校第二次参加该赛事,有了去年的经验,我们今年早下手早准备,老师和学生都信心满满,最终我们的学生不负众望,取得了一个展览组一等奖。”而首次参赛的44中学老师赵闵波更加兴奋,“我们第一次参加比赛就取得了展览组两个一等奖,其中一个中文组,一个英文组。全校师生简直太开心了,大家都为这来之不易的荣誉而兴奋。明年我们会继续参赛。”

值得一提的是,大连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主任马涛应邀赴上海出席颁奖典礼,并为获奖选手颁奖。马涛对辽宁赛区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对大连自然博物馆承办这项活动的组织水平予以高度评价。同时,他鼓励辽宁赛区的老师、同学们继续积极参与这项“科普盛宴”,展现并进一步提升辽宁中小学老师和同学们的科学素养。

据悉,2020年“环球自然日”的总决赛将在上海、重庆进行,活动主题是“生物多样性——教育,保育,人类命运共同体”,大连自然博物馆将继续承办辽宁赛区的赛事工作。

文本报记者卢真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