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作者李蒙,來源:《民主與法制》2015年 第8期 \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1966年出生的\u003Cstrong\u003E郭學宏\u003C\u002Fstrong\u003E,1988年進入吉林省伊通滿族自治縣法院工作。2006年,吉林省四平市下轄的7縣市法院選拔任命了7名副院長,時年40歲的郭學宏經過筆試、面試、綜合測評後,\u003Cstrong\u003E成爲伊通縣法院分管民事的副院長\u003C\u002Fstrong\u003E,是7人中最年輕的一個。如今,7人中已有3人擢升副縣級,而郭學宏卻成爲一名長年在吉林與北京之間奔波的上訪專業戶,一度被勞教,還曾患腦溢血險些喪命。\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他多年上訪只想問兩個問題:\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1、紀委有什麼權利直接干預具體司法案件的審理?\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2、法官到底有沒有依法審理案件的權利?\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但這兩個問題始終沒找到答案。\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be613d8e461f4e94ac2b0571428948e8\" img_width=\"268\" img_height=\"349\" alt=\"是否有解?淪爲上訪專業戶的吉林伊通縣原法院副院長\"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hr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strong\u003E♢ 禍起一件“欠債還錢”的簡易民事糾紛 \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2007年10月26日,長春商人馬東昌與浙江商人邱冬華簽訂了一份採石場承包經營協議書,約定馬將自己擁有的伊通縣景臺鎮財源採石場承包給邱,承包期限爲兩年,每年承包費220萬元,按月支付。後來,由於邱冬華未按協議支付承包費,雙方發生糾紛。2009年1月6日,馬東昌將邱冬華訴至伊通縣法院。\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此案由伊通縣法院馬安法庭庭長張志信負責審理,分管此案的正是副院長郭學宏。\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原告馬東昌除了要求解除雙方簽訂的協議外,還要求邱冬華支付其承包費及相關損失130萬元(後變更爲165萬元),同時提出財產保全申請。6天后,伊通法院根據裁定,將財源採石場的生產車輛和設備、12000立方米石料查封。在查封的同時還明確告知:查封期間,邱冬華可以繼續使用,也可繼續生產,但不能轉移或變賣被查封物資。\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之後,邱冬華於2009年1月12日向伊通法院提出超標查封的異議。邱冬華認爲,被查封的財產中,車輛和設備價值180萬餘元,石料價值161萬餘元,總價值爲341萬餘元,超出原告訴求標的額211萬餘元。\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伊通法院先後兩次對所查封財產進行司法評估:吉林省地礦測繪院於2009年5月14日出具的鑑定結論顯示所查封石料數量爲11567.7立方米;吉林遠大資產評估有限責任公司做出的評估報告顯示,被查封石料的單價爲22—28元\u002F立方米。據此,伊通法院認定所查封石料總價值爲25.9萬元,加上查封其它設備的價值172萬元,查封物總價爲197.9萬元。由於原告馬東昌於同年4月27日再次具狀,提出被告賠償經濟損失84.3萬元,並再次提出財產保全申請,兩次訴訟標的額合計爲249萬元,實際查封並未達到原告訴請標的額,據此,伊通法院認爲,不存在超標查封的問題。\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邱冬華對此不服,他提供的勘察報告由其單方申請中國市政工程東北設計研究院出具,該報告將查封石料數量評估爲24777.20立方米。同時,其委託的四平天誠信評估公司參照高鐵建設用料的價格,將所查封石料價格評估爲65元\u002F立方米。按這一報告,法院的查封的確超標。\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但伊通法院認爲,法院進行的是司法評估,其公信力顯然要大於被告單方申請的評估,法院的裁定不可能置司法評估於不顧,採信被告單方申請的評估。另,中鐵十三局集團中心實驗室出具的證明顯示,被告邱冬華生產的石料因鹼活性超標而不能用於高鐵建設,故不能按此價認定被告所生產石料的價格。正是基於這樣的原因,伊通法院未受理邱冬華提出的超標查封的異議。\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對於被告提出的以信譽擔保對其財產解封的請求,伊通法院認爲,邱提供的信譽擔保不能作爲有效擔保,因此未解除查封。\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3月17日,邱冬華通過其代理人張洪鵬向伊通法院提供了吉林聯合碳化物有限公司的8000平方米土地使用證及6000平方米房屋產權證實物再擔保,要求解封。提供的材料均爲複印件。\u003Cstrong\u003E張洪鵬退休前爲吉林省高級人民法院的一名法官。\u003C\u002Fstrong\u003E在此情況下,張志信和郭學宏均要求對邱冬華提供的物證進行覈查。但卻遭到了邱冬華及張洪鵬的拒絕。伊通法院審判委員會研究後一致同意:\u003Cstrong\u003E不同意解封,待被告提供實物或財務擔保再行財產解封。後來瞭解到,被告所提供的吉林碳化公司的財產早已於2008年6月被其他法院查封,並無擔保資格。\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2009年5月2日,伊通縣人民法院一審判定馬東昌勝訴,並要求邱冬華在“本判決生效後10天內給付承包費152萬餘元”。\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5月13日,這起經濟糾紛案在吉林省軟環境視頻會上被通報批評,讓郭學宏喫了一驚。看來此案已經引起了吉林省“軟環境辦”的關注。\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這個“軟辦”的全稱是“吉林省整治經濟發展軟環境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吉林省紀委監察廳,主要任務是“負責全省經濟發展軟環境整治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部署和組織協調,組織制定我省經濟發展軟環境治理工作的政策、措施,研究經濟發展軟環境治理工作中的有關重大問題”。該辦分設六個工作組,其中的司法環境組負責對政法涉案部門不正之風進行糾治和涉軟案件進行查處。\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雖然喫驚,但郭學宏心想,如果我們的判決和處理有問題,二審法院還可以糾正,如果糾正了,事件就會自然平息。\u003Cstrong\u003E但2009年5月23日,吉林省四平市中級人民法院二審對此案維持原判。\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既然二審法院維持原判,也就證明了一審的判決沒有多少問題,郭學宏這下也安心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strong\u003E♢“軟辦”爲何這麼硬?\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u003Cstrong\u003E邱冬華一案很快進入執行程序,可不曾想,在作出二審維持原判沒多久後,四平市中級法院又因邱東華的申訴裁定撤銷兩級法院做出的判決,指定公主嶺市人民法院再審。\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2009年7月31日,軟辦給四平市中級人民法院下發通知,該通知稱,已經接到邱冬華的反映,並正式受理反映,要求四平中院對涉及該案件辦理的具體程序作出說明。接到軟辦通知後,四平中院派出專人與郭學宏、張志信一起前往省軟辦談話。\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u003Cstrong\u003E郭學宏回憶,從2009年8月份開始,他和時任伊通法院院長的姜守臣以及張志信,便三天兩頭地被叫吉林省軟辦談話。郭學宏說,當時主持談話的是一位叫李明國的副主任。在談話中,李明國不斷要求郭學宏認錯,承認在邱冬華案件中違法辦案,但郭學宏始終沒有承認。\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u003Cstrong\u003E雖然軟辦對此案施加了很大的壓力,多拿再審此案的公主嶺市法院,不僅沒有對伊通法院的查封進行糾正,反而在2010年3月至5月兩次重新查封過程中,均與伊通法院查封的財產分毫不差。\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u003Cstrong\u003E郭學宏說:“這更進一步證明我們當初的查封是合理合法的。可後來,我們伊通法院三位法官因此被撤職,但公主嶺市法院沒有任何法官受到處理。進行了相同的查封,一家法院被處理,另一家法院不被處理,不知道吉林省紀委作何解釋。”\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2010年6月3日,四平市紀委召開省市8家新聞媒體參加的涉軟案件新聞發佈會。在給媒體的通稿上這樣寫道:“從2009年6月6日起,省和四平市軟環境辦聯合就此事進行調查,經覈實,伊通縣法院在審理馬東昌和邱冬華經濟糾紛一案的過程中,不正確履行職責,違法超標的查封,違反了相關法律規定。而該法院對當事人提出的再擔保解除財產保全申請不予辦理,致使財產被查封長達17個月,嚴重影響了企業的生產經營,給企業造成了重大的經濟損失。”\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在郭學宏看來,所謂“給企業造成重大的經濟損失”根本不存在。“查封時都寫得非常清楚,查封期間,邱冬華可以繼續使用,也可繼續生產,怎麼可能造成經濟損失?”\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他認爲這樣的認定明顯是違規的。按照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審判人員錯案責任追究辦法》第27條規定,案件的對錯與否,應該由上一級人民法院的審判委員會研究確定。在郭學宏看來,“紀委根本就沒有資格過問案件的具體審理。軟辦這麼做,是赤裸裸地干預具體案件的審理,侵犯法官依法獨立審判的權利。”\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u003Cstrong\u003E隨後,四平市紀委召開常委會研究決定:建議依法按程序免去姜守臣伊通縣人民法院院長職務,並依照有關規定免去其黨組書記職務;給予郭學宏處分,並建議依法按程序撤銷其伊通縣人民法院副院長職務;給予張志信黨內嚴重警告處分,並建議撤銷其伊通縣人民法院馬鞍法庭庭長職務。\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u003Cstrong\u003E2010年7月,郭學宏正式被撤職。\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2010年12月27日,四平市中級法院對此案再次做出終審判決,依然判決馬東昌勝訴,但邱冬華支付的承包費用由原來的152萬餘元變成了73萬餘元。\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就算如此,馬東昌至今仍沒有拿到一分錢的承包款。馬東昌不敢再追究此事,甚至拒絕接受媒體採訪,只說一句:“我被搞怕了,搞不過他們。”據馬東昌的一位不願具名的朋友說,“他已經家破人亡,老婆也跑了,這件事讓他自己的精神也有點不正常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u003Cstrong\u003E \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strong\u003E♢ 上訪被勞教,勞教被撤銷\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從2010年6月6日開始,郭學宏開始了自己的申訴上訪之旅。在此之前,他有些不理解訪民,總不能理解他們爲什麼要上訪。但在經過近四年的上訪經歷,他終於理解了。\u003Cstrong\u003E當時被撤職的3位法官,如今只有郭學宏一人仍在堅持上訪。郭學宏對記者說:“他們兩人是黨員,怕再受到黨紀追究,我不是黨員,所以敢上訪。”\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但上訪自然要付出代價。\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郭學宏開始上訪時也沒有經驗,第一次去的是國家信訪局,連基本的掛號程序都不知道,還是別的訪民教的。後來多次到過全國人大信訪部門和中央紀檢委信訪部門,沒有結果。自從徹底淪落爲“上訪戶”後,郭學宏成了當地的“不穩定因素”。他至今已進京幾十次,幾乎每次都被遣送回伊通。伊通縣永寧街派出所所長、縣法院政治處處長先後成爲他的“監護人”。\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被撤職之後,郭學宏的心情一直很鬱悶,以至於爆發腦溢血,差點就沒命了。經過搶救,命是保住了,但有偏癱後遺症,行動不自如,有時也到北京看病。每次到北京,到底是來看病的,還是來上訪的,還是兼而有之,他自己也說不清。\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2012年7月5日,在兩個姐姐的陪同下,郭學宏前往北京天壇醫院看病。期間他曾去過國家信訪局遞交材料,但屬於正常上訪。8月1日下午3時左右,他在兩個姐姐的陪同下,從天壇醫院看完病出來,乘坐出租車前往住宿的旅館。\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途經位於朝陽區安家樓路55號美國駐華大使館時,看見不少人圍在此地。他就想下車去打聽一下是什麼事,三人剛剛下車,兩名警察便上前對郭學宏等人進行盤問,隨後在郭學宏身上搜出了申訴材料,便將三人被帶至北京市公安局朝陽分局麥子店派出所,然後轉移到久敬莊接濟服務中心。第二天清晨,三人被幾名身穿保安服的男子拉上一輛返回伊通的車上。郭學宏再次被遣返。\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回到伊通後,郭學宏被法院的汽車送回了家,兩個姐姐卻被送到了公安局。第二天才得知,兩人已被馬安派出所進至拘留所拘留十日,理由是“夥同郭學宏進京非法上訪”。\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u003Cstrong\u003E8月9日,郭學宏收到了四平市勞教委下達的“四勞字【2012】第064號”勞動教養決定書,稱:“郭學宏進京到非訪區非正常上訪,應予勞動教養。根據相關規定決定對郭學宏勞動教養一年,但被勞動教養人郭學宏患有腦出血、高血壓等疾病,符合所外執行條件,決定所外執行。”\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9.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ba4369f4a5a74c35ac4912b5f788c20a\" img_width=\"399\" img_height=\"600\" alt=\"是否有解?淪爲上訪專業戶的吉林伊通縣原法院副院長\"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8月28日,郭學宏前往吉林省公安廳行政複議應訴中隊向吉林省勞教委申請行政複議。理由是:“一、該教養決定,事實不存在,我本人未去使館上訪;二、該決定適用法律錯誤,根據教養條例適用教養的條件必須要受到兩次行政處罰,而本人以前並未有過違法,因此該教養違法,適用法律錯誤;三、程序違法,未對被教養人聽證,因此該教養程序違法必須撤掉。”\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u003Cstrong\u003E11月6日,吉林省勞教委裁定,四平市勞教委作出的勞教決定,認定的主要事實不清、證據不足,且違反法定程序,予以撤銷。\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bfcf70af1f054be08f320a08e7fa7ee9\" img_width=\"400\" img_height=\"600\" alt=\"是否有解?淪爲上訪專業戶的吉林伊通縣原法院副院長\"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此事引起了媒體的關注,郭學宏的遭遇先後被《山東商報》《京華時報》《南方人物週刊》等報刊報道。被曝光後,伊通縣委書記曾專程找到郭學宏,承諾將在兩週內對郭學宏的事給個說法。但郭學宏當時就沒有抱什麼希望,他不相信吉林省紀委會輕易認錯。\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直到2015年的今天,郭學宏的申訴還是沒有任何進展,除了走走停停的申訴、上訪,他不知道還有什麼別的辦法。面對記者,郭學宏沉痛地說:“好多人喜歡罵法官,說中國的法官都是逆來順受的軟骨頭,可看看我,是依法在辦案,不聽領導的話,就是這樣的下場!紀委這樣肆意干預具體案件的審理,法官依法辦案、頂住壓力卻得不到任何保護,以後誰還敢秉公辦案?”\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8845126824690179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