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成都7月29日電 題:致敬無名英烈 弘揚奮鬥精神

新華社記者高健君、周相吉

記者近日在四川省境內,循着當年紅軍長征的足跡,一路上了解到許多無名英烈的事蹟。在滔滔大渡河河水上的瀘定橋,22位勇士來不及報上姓名,就組成衝鋒隊,吹響了戰鬥的號角;登上4800米的亞克夏雪山山頂,上百名不知姓名的紅軍戰士長眠於此,只留下一個簡陋的墓碑講述這段可歌可泣的故事;穿越若爾蓋的茫茫草地,仍能感受到800紅軍將士因缺衣少食犧牲的悲壯……

無名英烈事蹟,讓人無限感慨。在和平年代,雖然沒有炮火連天和槍林彈雨,但具有許多新特點的鬥爭一天也沒有停歇。從脫貧攻堅到科技創新,從反腐倡廉到轉變作風,改革開放的每一項重要舉措,都離不開共產黨人敢於擔當、敢於鬥爭、不怕犧牲的精神。

驅使英雄默默無聞奉獻和犧牲的,是他們的堅定信仰和鬥爭意志。一個個無名英雄,構成了一個偉大的羣體。"不需要你認識我,不渴望你知道我,我把青春融進,融進祖國的江河……"一曲《祖國不會忘記》,表達了人們對無名英雄的致敬之情。

令人欣慰的是,在我國各個行業領域,一個個英雄不斷湧現;默默無聞的犧牲精神在祖國大地上湧動。科學家黃大年,毅然放棄國外的優渥生活,多少年如一日投身國內科研,堅持到生命最後一刻;廣西扶貧幹部黃文秀,在扶貧的工作中,獻出自己年輕的生命……

當年的長征路上,英勇的奮鬥和犧牲精神,讓紅軍一次次絕境逢生,取得一次次勝利。在新的長征路上,仍需弘揚這種大無畏的奮鬥精神。無名英烈,人民不會忘記;奮鬥精神,世世代代傳承。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