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鐵斌:加快資本市場監管的科技化、智能化建設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7月3日訊 今日,由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信息服務管理局指導,中國社會科學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中國互聯網發展基金會聯合主辦,中國經濟網承辦的“2018中國金融信息服務發展高峯論壇”在京召開,此次論壇的主題是“服務金融 防範風險”。

中國證監會信息中心副主任劉鐵斌。中國經濟網記者 張相成/攝

中國證監會信息中心副主任劉鐵斌出席論壇並做主旨演講。劉鐵斌表示,證監會高度重視金融科技和監管科技的工作,資本市場二十多年來累積下的海量業務數據,爲我國資本市場的大數據應用提供了堅實基礎。但是由於標準不統一,數據大多未有機整合,加上數據分析能力不夠,制約了大數據應用的效果。

因此,證監會近年來積極探索研究,制訂了行業數據風險分級指引和技術標準,並開展了行業數據模型編制工作,對行業數據資產給出全面準確的描述。另外證監會積極研究建立了基於數據模型的、數據挖掘方法,爲監管提供有效決策。

劉鐵斌指出,上述工作不僅可以幫助行業機構建設數據倉庫,也爲證監會的監管科技化、智能化打下了技術基礎。

劉鐵斌介紹到,近期證監會發布的科技監管總體建設方案,提出了監管科技1.0的數字化、電子化,監管科技2.0的網絡化、立體化和監管科技3.0智能化、科技化,三個層次的建設目標。

根據總體規劃,證監會從市場宏觀運行、分析與風險監測,市場微觀審慎監管與風險,市場微觀審慎監管與風險識別,促進中介機構盡責保護投資者利益,識別非法證券期貨行爲,輿情信息監測和風險評估,以及市場異常交易行爲處置等七個方面,提升科技監管能力。

劉鐵斌表示,金融科技也不可避免的給資本市場帶來新風險和新挑戰。金融科技可能導致的業務風險,以及假借金融科技之名開展違規業務,還需要在具體實踐過程中進行監管和探索。

劉鐵斌表示,爲了規範和引導證券期貨行業金融科技的有序發展,證監會正在抓緊制定關於促進證券期貨業金融科技和合規科技發展的指導意見,主要內容是明確合規先行、需求引領、技術驅動、風險可控、動態監管的職責,提出行業金融科技發展的促進措施和風險防範要求,以及行業金融科技的動態監管機制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