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p\u003E23:00,洗漱完畢的小劉抱着一本言情小說,一邊準備關燈,一邊喊着室友王虹:“熄燈,睡覺啦!”\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不行啊,我今天英語流利說還沒學完呢。”王虹盯着手機上的App頁面,頭也不抬地回答。\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在線教育,AI必不可少\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英語流利說、芝士派、薄荷閱讀、百詞斬、拓詞等,各種利用AI(人工智能)技術、語音識別等現代科技的英語和其他方面的學習教育類App,近兩年掀起了一場線上學習熱潮。\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與此同時,真人在線教育平臺也利用AI技術刷新用戶體驗,豐富了課後學習內容,科技的開放和發展給教育行業帶來了新的變革。7月18日,由好未來教育集團主辦的2019好未來TI教育智能大會在京舉行。在三年時間裏分別成立了AI Lab、硅谷研發部、博士後科研工作站的好未來,在人工智能方面已經組建了5000多人的科研隊伍,投入了十幾億元的研發經費,與海外高校合作建立了6所聯合實驗室。\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自2013年開啓在線教育元年之後,在線教育打破了線下傳統教育模式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成爲互聯網創業的熱門領域,技術的升級、網絡及硬件設備的變化誕生了“MOOC”“教育O2O”等概念,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受教育機會不均等問題。然而這距離徹底解決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包括教育的核心“因材施教”,需要底層的科學技術進一步升級突破並與教育相融合,解決目前“用19世紀的模式,教20世紀的知識,應對21世紀的挑戰”的窘境,AI的力量必不可少。\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跨界融合 共創共享\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當前我們的教育資源依然處於嚴重不均衡的階段,而解決不均衡問題重要途徑之一的在線教育,目前滲透率只有24%。”好未來首席技術官兼開放平臺事業部總裁黃琰在大會上分享了對“科教”的再思考。一線城市中好的學校已經有了令人羨慕的師資,但這些好的師資並沒有覆蓋到更廣的地方,不同地區受教育的機會並不均等。儘管孩子們的學業減負老生常談,但仍然缺少科學指導方法。\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融入科技元素的教育會是未來的出路嗎?回顧科技教育的三個發展階段:第一階段是內容+教育。從老師兼職教研到老師和教研的職能逐漸明確分工,教研作爲一支獨立的支柱力量在行業裏蓬勃發展,教育領域好的內容開始層出不窮。第二階段是互聯網+教育。它利用互聯網的方式消除了教育資源的地理侷限性。最典型的場景就是網校,有了網校,一部手機便可以看到各種優質教學內容。第三階段是 AI+教育。AI+教育不斷接近教育的更核心區域,實現了傳統意義上的因材施教。但是如何大規模系統性地解決因材施教的問題,即讓更多的孩子都能被因材施教,在AI+教育的階段纔剛剛開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很多機構都存在“缺師短課無管理”的狀態,AI+教育如何基於行業現狀解決機構面臨的問題?對於不具備AI研發能力而師資又相對缺乏的中小教育機構來說,如何能享受到科技的紅利,實現教育的“公平”與“質量”,這是整個行業都關心的問題。值得注意的是,好未來在此次大會上集中發佈了自身在教育科技上的最新研發成果WISROOM2.0、教研雲、T-Box等,並正式發佈AI開放平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AI時代,跨界融合、共創共享的行業趨勢將會重構教育生態,引發教育資源供給側的根本性改變,爲高質量普惠教育創造可能。教育也必將在這場AI洪流中迎來前所未有的巨大變革。隨着行業的發展,會有越來越多的教育企業參與到這場變革中來,促進形成共創共享的教育新生態,持續用科技推動教育公平,推動教育減負,推動教育進步。\u003C\u002Fp\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9032234126344707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