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印度《每日新聞》報道, 2010年中國封鎖了130萬個網站。即使是像飯否這樣的大型互聯網公司,這個中國的第一個微博平臺,也關閉了。

在接下來的幾年裏,許多新的互聯網公司開始推出新產品和平臺。在某種程度上,今日躋身全球前二十的大科技公司之列的美團和滴滴出行,都是2010年那場打擊下的產物。

中國最著名的產品極客(指智力超羣並很努力的人)Allen Zhang召集了由10名工程師組成的團隊創建了微信,2010年,中國廣州的騰訊辦公室發佈了微信,這款當今世界上最大的超級應用。

當時,騰訊的旗艦產品QQ(一種用於交流的桌面軟件)非常受歡迎。而微信推出時被稱爲微信,設計簡約,與QQ複雜的設計形成了鮮明對比。

爲什麼微信在印度涼了?忽略中印細微文化差異,營銷推廣受阻

微信在短短433天內收穫了首批1億用戶,創造了歷史性的飛躍,隨後公司決定將該產品推向全球。在印度,騰訊已經通過其下股東旅遊服務門戶網站Ibibo在印度嘗試開展業務。

2012年初,一個由十幾名員工組成的團隊聚集在古爾岡,開始了一場大規模的營銷活動。

微信是第一款在印度發佈電視廣告的手機應用。電影明星帕拉妮提·喬普拉和瓦倫·達萬擔任品牌大使,微信的廣告覆蓋了電視、商場甚至廣播。

這款應用早期有很好的吸引力。“在這次活動中,我們獲得了大約2000 - 2500萬用戶。微信的一名前高管表示:“45天來,微信一直是谷歌Playstore上排名第一的應用程序。”

最初,微信在印度的運營策略似乎很成功。

但是就像遊樂園裏的過山車一樣,微信的軌跡轉向開始呈下降趨勢。卸載次數逐漸上升,很快,有新聞報道暗示政府可能會禁止該應用,而這是微信在印度終結的開始。

媒體嘗試聯繫了騰訊和微信團隊,試圖獲取這個故事的細節,但沒有得到任何的回應。

騰訊在印度推出微信時,組建了一個來自Ibibo的團隊,其中包括3、4名開發商、6名市場營銷人員和1對高級管理人員。這個團隊由Rahul Razdan 和 Nilay Arora領導。

2012年至2015年,微信印度市場的營銷和戰略副總監Himanshu Gupta表示:“該產品是按照Allen Zhang的願景設計的,具有獨特的功能,在中國市場效果良好,但在印度用戶中效果不佳。”

爲什麼微信在印度涼了?忽略中印細微文化差異,營銷推廣受阻

例如,微信強制用戶發送“添加好友請求”,請求必須被其他人接受才能開始聊天。相比之下,在WhatsApp的情況下,你可以和手機儲存的聯繫人中的任何人聊天。

微信執行“添加好友請求”的方式與Facebook相似,除非對方接受了你的好友請求,否則你無法看到對方的私人內容。微信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爲它不僅是一個信息應用,還是一個社交應用,並且有一個類似Facebook瞬間的版塊—朋友圈——而這關乎用戶的隱私。

Gupta說:“女性過去常常收到男性發來的很多騷擾信息,這是微信推廣一個主要的障礙,因此很多人離開了這個平臺。中國可能沒有這種類似的問題。”

他補充說,當這一反饋被報告給中國公司時,他們忽略了文化上的細微差別,或者說中國的高管認爲這些並不是潛在的挑戰。

儘管面臨種種挑戰,微信還是收穫了一個用戶羣,在他們轉到WhatsApp之前,這個用戶羣已經堅持使用了微信一年左右。

在2013年使用過微信的美食與生活博主蘇曼•普拉薩德說她的很多朋友使用微信進行羣聊、發送動畫貼紙和廣播信息。微信作爲一個品牌有很大的潛力,但她認爲微信無法更好地理解印度人的想法,也無法滿足年輕顧客不斷變化的偏好。

爲什麼微信在印度涼了?忽略中印細微文化差異,營銷推廣受阻

當微信在印度推出時,它的大小是40 MB。當時印度最流行的手機內存不足100 MB。微信面臨的第一個障礙就是儲存問題,此外,讓騰訊在競爭中略顯落後的原因是,微信僅限於安卓和iOS版本,而印度的Symbian操作系統和黑莓市場卻佔據了重要地位。

微信的衰落始於一場誹謗運動,當微信在印度達到頂峯時,新聞報道聲稱印度政府計劃在2013年禁止中國的應用程序。但直到那時,大多數用戶甚至不知道微信是中國的應用程序,因爲匿名推廣,他們只看到了瓦倫·達萬和帕拉妮提·喬普拉的廣告宣傳。

微信在中國的成功故事是驚人的,擁有超過10億用戶,成爲了一個超級應用程序,中國人可以用它做任何事情——打車、訂外賣、買電影票。

Gupta談及微信在印度的推廣失敗說道,騰訊在印度微信的營銷策略除了創建印度本土內容併爲一些合作伙伴提供技術支持外,重點都是在吸引品牌在這個平臺上註冊,創建一個類似中國的運營系統,運用品牌來吸引客戶。但將品牌放在聊天平臺上在印度是很困難的,它需要一個不端增長的用戶羣,也許要花費更多時間來運營,之所以同樣的營銷策略在中國可以實現,是因爲它已經是中國最受歡迎的聊天軟件,擁有數百萬用戶的數據,這要歸功於母公司qq軟件的長期推廣和使用。

Gupta表示,事後看來,如果印度的營銷方法側重於修復產品設計,而不是關注品牌,那麼對於超級應用程序來說,情況可能會有所不同。但由於當時微信正在中國與阿里巴巴展開激烈的競爭,它不太熱衷於投資與中國市場無關的產品變革。他們的想法只是通過品牌和生態系統合作伙伴關係進行本土化,利用大力推廣營銷,將一款在中國做得很好的產品推向全球。

中國的網絡流量比印度便宜,發送4mb的視頻文件並不是一個挑戰。WhatsApp可以將一張5mb的照片壓縮到40千字節,而微信沒有壓縮文件,發送和接收文件花費了更多時間和金錢。

“有一個術語叫做產品國際化,在中國,這個術語只是簡單的被詮釋爲將產品翻譯成英文併爲其他國家的用戶做好準備,但其核心還是中國人爲中國市場設想和設計的產品,”這位前微信高管表示,這是微信在印度失敗的主要原因。

Gupta也表示:“我們確實也正在進攻Symbian和黑莓市場,但這花了一年半多的時間,到那時,這些曾經很大的移動操作系統幾乎已經消失了,而且微信也已經失去了印度市場的所有動力。”。

爲什麼微信在印度涼了?忽略中印細微文化差異,營銷推廣受阻

談及微信在印度面臨的競爭,不得不提到whatsapp,當微信在印度市場推出時, WhatsApp已經在印度很受歡迎。而與微信同時期進駐中國市場的日本應用LINE,也成爲了微信在印度市場上的早期競爭者,微信與LINE都是通過積極營銷擴張推廣。微信的電視廣告發布後不久,LINE發佈了其商業廣告,演員卡特莉娜·卡芙在劇中扮演品牌大使。

大約在2015年,微信意識到它在印度走進了死衚衕。大約一年後,騰訊在2016年8月進行了1.75億美元的融資,將估值提高到14億美元,但收效甚微。

微信的主要競爭者Whatsapp主要是爲新興市場開發的,其擁有低內存和壓縮文件功能,相比之下,微信和LINE處於劣勢。面對這個問題,Gupta堅持道,微信本身是爲更豐富的媒體互動而構建的,比如表情、語音信息和視頻通話等,而不是從根本上改變產品以適應低端手機市場,若世界最終會轉向更高質量的手機和互聯網速度,在這種情況下,微信應用將會提供更好的體驗。儘管隨着2016年印度Jio的推出,這種情況最終發生了,但WhatsApp的網絡效應已經變得非常強大,以至於其他社交應用沒有了競爭力。

可以肯定的是,微信在印度的問題上並不是獨一無二的,來自其他行業的中國應用也存在類似的問題。世界上最大的自行車共享公司ofo於今年2月在印度進行推廣,但不到6個月就結束了運營。

負責ofo印度業務的Rajarshi Sahai表示,儘管ofo在專門爲印度市場設計的地面業務和政策方面有自己的計劃,但該公司在應用產品的靈活性方面受到了衝擊。ofo 的印度團隊試圖在22個國家實現本地化,並且每天獲得3200萬的點擊量,經歷了漫長的醞釀期和優先排序週期,而在改進應用以適應印度用戶時,其規模更小、更靈活的競爭對手速度更快。

Sahai說,對於中國公司來說,主要是那些由BAT (百度、阿里巴巴、騰訊)三巨頭支持的公司,中國市場始終是核心業務,而其它市場主要是擴張,在應對印度的競爭時,產生了某種程度的惰性。

但是,越來越明顯的是,印度作爲一個市場不能一概而論。正如與風險投資公司Blume Ventures合作的sajit Pai所說,印度分爲三個消費羣體:第一個1億人,主要是城市或富裕的印度人,是電子商務品牌的主要目標;第二個1億被列爲有抱負的階層;最後一個超過10億——他稱之爲揮霍者、奮鬥者和倖存者。

Pai說,包括蘋果、Facebook和Instagram在內的大多數在印度投資的全球公司都知道這個圖表,並認爲是一個二級市場,他們的目標是第一個1億人。隨着新一批中國公司試圖迎合新的1億人,包括印度農村、新的互聯網用戶和年輕人,微信的情況可能發生變化。例如:迎合印度新互聯網用戶的MX player、NewsDog、Shareit和UCBrowser更有可能在印度生存,因爲他們更瞭解印度新用戶。

儘管如此,與中國不同,印度社會多樣、複雜,如缺乏共同語言、城市結構和經濟差異,使得應用在印度市場難以推廣。這就是騰訊——事實上,還有蝙蝠三人組——似乎已經吸取的教訓,如今只投資於印度大型公司。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