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p\u003E\u003Cb\u003E【弘扬爱国奋斗精神 建功立业新时代】\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脱贫路上的“攒劲人”\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记广河县西坪村党支部书记马天龙\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王睿君\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广河县庄窠集镇西坪村,提起村党支部书记马天龙,当地人总会竖起大拇指说:“马书记真是个‘攒劲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从村会计、村委会主任到村党支部书记,马天龙一干就是19年,在他的带领下,西坪村的贫困人口由建档立卡初期的79户411人降低至现在的23户109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西坪村处于广河县南部二阴山区,人多地少,自然条件恶劣,群众大多守着几亩薄田度日。行路难、吃水难,上学、看病、住房更难。当地很多群众曾一度认为:脱贫致富奔小康是遥不可及的奢望。\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虽然现实条件恶劣,但马天龙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决心却从未改变。“只要把水引来,把路修通,把新农村建设好,就能燃起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他定下了这样的目标。\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15年,马天龙多方筹措资金,带领群众兴修梯田,改建学校、村卫生室、村委会等。两年后,西坪村昔日破落的面貌彻底变了样——整齐的小康屋拔地而起,水泥路通到了群众家门口,大家还用清澈甘甜的自来水泡起了盖碗茶。\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只有让大家的腰包鼓起来,才是党的政策真正落到了实处。”马天龙常说。\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多年来,西坪村群众养成了种植马铃薯的习惯,但由于品种退化,产量低而不稳。为了改变这一现状,马天龙组织村干部和部分农户到定西市安定、渭源等地学习马铃薯脱毒种薯种植技术,并于2009年筹资50万元,成立广河县香月马铃薯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仅2014年,合作社就带领当地群众生产脱毒种薯990万公斤,年收入达900多万元,人均收入4500多元。\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去年,在政府的支持下,马天龙在村里建起了以服装加工为主的扶贫车间,吸引本村50名妇女及周边3个贫困村的部分劳动力前来就业。“每月在车间里挣的2000多元就够全家平时的开销了,再加上丈夫外出打工的收入,一年下来还能存上几万元。”车间工人李苏木说。\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注重增加群众收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同时,马天龙还不忘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他常常教育引导村民,增强他们的法制观念、集体观念,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确保信访、上访案件“零”发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别看马书记官不大,可办的都是咱老百姓的大事。”西坪村村民马进祥说。\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15年,马天龙被临夏州委、州政府授予2014年度“全州农民创业致富能手”荣誉称号;同年,被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2017年,当选为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u003C\u002Fp\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8893187710059011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