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方面由于件量猛增,大货重货批量收取,导致派送端压力巨大,收派员每天的工作强度不断加大,工作时间不断加长,而另一个方面,由于降低了收派员的提成,导致收派员的工资不增反降,也即是说现在收派员每天干的活比以前更重更累更辛苦,而换来的却是比以前更少更微薄的工资。大家都知道,从一开始顺丰给自己的定位就是走中高端路线,并且在国人心目中顺丰的地位也是要高于其他快递的。

顺丰降价了,这是真的,虽然不是全面降价,虽然不是针对普通用户,但它的确是降价了,并且还降得特狠。

顺丰降薪了,这也是真的,虽然不是全员降薪,虽然只是针对底层员工,但它的确是降了,并且也降得特狠。

大家都知道,从一开始顺丰给自己的定位就是走中高端路线,并且在国人心目中顺丰的地位也是要高于其他快递的;大家也知道,从一开始顺丰给自己的定位就是走良心企业路线,并且在求职者的心目中顺丰的待遇也是要高于其他快递的。然而现在它却降价、降薪了,向其他快递看齐了,这着实让人摸不着头脑啊。

那么顺丰的此种做法究竟是一种明智之举还是一种才穷智竭的表现?是自救还是自毁?

顺丰的处境现在比较艰难,这是事实,无论是盈利能力还是市值表现都不尽人意。那么在此种情况下进行一些业务上的调整和变革是无可厚非的,但是,顺丰憋了这么久放出来的一个大招居然是降价?居然是给最底层的员工降薪?这就不得不让人瞠目了。

对外降低运费,对内降低快递员提成,这看起来似乎是一种开源节流的高招,但是仔细一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这其实是一步拙棋。所谓开源,绝对不是以降低身价,自毁形象为代价。降价谁都会,但是降价并不是谁都适合,尤其是早就确立了走中高端路线的顺丰。盲目降价,以价换市,虽换来了市场和业务量但换走的却是自己多年来好不容易树立起来的市场地位和品牌形象。

所谓节流,不是说你降了员工工资就是节流。员工的工资是员工用汗水和泪水换来的辛苦钱,凭什么你说节就节,说留就留?凭什么努力和付出得不到尊重和保障?顺丰随随便便搞个项目随随便便搞个投资就是几个亿几十个亿,而这些项目又有多少是真正成功的,真正达到预期给顺丰带来效益的?顺丰在许多的领域不断的砸钱,盲目的折腾,盲目的试错,现在却要用为其卖命的快递员的血汗钱来为这些失误或者说失败买单,这是否公平、明智?

由降薪引发的快递员不满和抵触情绪现在已蔓延至顺丰全网,即使顺丰的大本营深圳也不例外。现在顺丰大部分的收派员工作消极怠慢,并且大量离职,其中许多还是工作了数年甚至十多年的老员工。而顺丰对此却充耳不闻,视而不见,也没有官方出来解释和安抚,老板倒是出来说了几句话但是不难看出也大多是些官话套话,无甚实际意义,并且从发声至现在已经数月过去了,依旧没有实质性的改变。

通过降价,通过低价竞争,顺丰已经抢到了部分市场,也抢到了相当一部分业务量,但是接下来的问题也是接踵而至。一方面由于件量猛增,大货重货批量收取,导致派送端压力巨大,收派员每天的工作强度不断加大,工作时间不断加长,而另一个方面,由于降低了收派员的提成,导致收派员的工资不增反降,也即是说现在收派员每天干的活比以前更重更累更辛苦,而换来的却是比以前更少更微薄的工资。这是一种什么逻辑?这种做法又是否可取?

顺丰的快递员都是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的,很多都是跟着公司干了许多年的 ,一路追随,一路拼搏。然而,降薪后他们已沦为了快递业最廉价的劳动力。拿着通达系的工资却要干着顺丰的活。工作更累工资更低,由此导致大批量的员工离职也是在所难免的。

顺丰的降价之举,降薪之措从本质上说是得不偿失的。对外自毁形象,对内失去人心,外有通达系虎视眈眈,内有员工愤愤不平。内外交困,内忧外患,今日之顺丰要如何破今日之险局?今日之顺丰又能否重塑昨日之辉煌?我们只能拭目以待。(作者:物流人四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