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h3\u003E同樣的歷史事件,不同的課本視角\u003C\u002Fh3\u003E\u003Cp\u003E阿瑤在香港高中有四個核心必考科目:中文、英語、數學和通識教育——通識教育科是內地高中沒有的科目。\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阿杰是唯一一個第一次來內地的香港高中生。

"\u003Cp\u003E在阿瑤看來,香港學生接受的中國歷史教育,比內地更注重國際化視角的解讀,但對中國一些政治經濟改革事件的介紹缺乏細節。\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小學六年級移民到香港的餘軒解釋,香港的中文和數學單科看似簡單,其原因在於,更難的延伸內容又單獨設置了獨立的選修科目,地位等同於物理、化學、地理等選修科。\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b9VLuCpCsQvK\" img_width=\"960\" img_height=\"640\" alt=\"當粵港澳高中生相遇,他們最關心的是……\" inline=\"0\"\u003E\u003Cp\u003E粵港澳三地高中生正在分組討論。( (賀佳雯\u002F圖)\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改革開放膽子要大一點,敢於試驗……”香港高中生阿瑤在鄧小平畫像前長時間停留,逐字辨認默讀着時任深圳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吳松營記錄鄧小平南方講話的手稿。\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們有中國歷史課本,但對很多細節瞭解得少。”阿瑤對南方週末記者說。一旁,深圳高中生劉寧提問:“那你來之前知道改革開放嗎?”阿瑤搖頭。\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19年7月22日,深圳證券交易所展廳裏聚集了百餘位粵港澳三地的高中生。這是以“粵港澳新青年”爲主題的第三屆粵港澳大灣區青年營參觀拜訪的一站。三地高中生聚首,討論最多的是高中教育教學的差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h3\u003E同樣的歷史事件,不同的課本視角\u003C\u002Fh3\u003E\u003Cp\u003E阿瑤在香港高中有四個核心必考科目:中文、英語、數學和通識教育——通識教育科是內地高中沒有的科目。\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南方週末記者查閱香港教育部門的文件,對通識教育的目標很明確,即:讓學生結合其他科目所學的知識,來認識自然、文化和社會問題,訓練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聊天時,香港高中生將這門課與內地高中的政治科目相類比。\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另一位香港高中生亞旭發現,香港的通識教育科和深圳的政治科考試最大的差別在於,深圳的政治選擇題多,主觀題少;而在香港,通識教育考試全部是主觀論述題。考試時長也比內地更長,兩小時。\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阿瑤的中國歷史科是在初中上的。令她印象深刻的是近代史的開端,鴉片戰爭一章。阿瑤和劉寧聊起鴉片戰爭的背景,比賽起背書。阿瑤比劉寧背的鴉片戰爭背景多出兩條,一是工業革命使得西方國家有開拓海外市場和掠奪原料產地的需求;另一條是,中英在貿易、外交等問題多次衝突,英使來華交涉失敗。這是劉寧在內地歷史書上沒學到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兩人又交換了彼此所學的另外幾個歷史事件的表述。在阿瑤看來,香港學生接受的中國歷史教育,比內地更注重國際化視角的解讀,但對中國一些政治經濟改革事件的介紹缺乏細節。“香港的中國歷史對內地情況的更新比較慢,對改革開放的介紹就是如此。”阿瑤說。\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h3\u003E香港的中文和數學簡單嗎?\u003C\u002Fh3\u003E\u003Cp\u003E高中生們關注的另一熱門話題是文理分科。新高考政策落地之後,廣東高考雖然不再分文理科,但要在歷史和物理中擇其一,在此基礎上選修政治、生物等其他課程。在香港則是四個核心科目加三門選修。選修課程多達十餘門,包括會計、物理、資訊及通訊科技等。其中,中國歷史和西方歷史分成兩門科目。\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劉寧看來,香港的選修課提供的商科科目更多,科學和藝術選修課也有涉及,選擇範圍更廣。“現在高考在歷史和物理選一門,大方向還是確定了文理。”劉寧說,“但畢竟內地和香港考試內容、評價體系不一樣,改革也慢慢來吧。”\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與每年6月的高考相對應的是,香港學生的“香港中學文憑考試”,阿瑤他們稱之爲“DSE”(Hong Kong Diploma of Secondary Education Examination)。由於各科目分別開考,往往從每年3月一直考到5月。\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討論進入白熱化階段,偶爾也出現針鋒相對的時刻。內地高中生說起香港的中文和數學考得太簡單了。一名香港高中生急了:“那英語很難啊!”小學六年級從湖北移民到香港的餘軒站出來解釋,香港的中文和數學單科看似簡單,其原因在於,更難的延伸內容又單獨設置了獨立的選修科目,地位等同於物理、化學、地理等選修科。\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比如,中文特別優秀的學生可以選修中國文學科,英文選修也有英國文學科。想要在大學修讀理科、工科和商科的學生,在數學領域可以再選擇修讀數學延伸部分單元一或單元二,涉及高等數學微積分、統計的內容。\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h3\u003E最大差異是什麼?\u003C\u002Fh3\u003E\u003Cp\u003E不過,香港、澳門高中和內地高中最大的差異是什麼?\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當然是教學語言。在香港、澳門,高中授課語言以英語爲主,或是粵語。普通話會作爲一門單獨的中文課程學習,但在日常教育教學和相互交流中並不常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一位香港學生告訴南方週末記者,香港高中生普遍不熟悉拼音,在用電腦打字時,使用的是筆劃輸入法。負責招募青年營營員的工作人員介紹,他們收到的報名申請都是中文繁體字。\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阿杰是唯一一個第一次來內地的香港高中生。來之前,因爲自己普通話“蹩腳”,他一度很擔心。畢竟他平常只會說簡單的“是否”和問候語言。但他會特別注意,一和內地學生說話就用普通話。\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他的內地朋友楊哥催促他露一手新學的普通話。阿杰憋紅了臉對着楊哥說了句:“帥氣的小哥哥!”阿杰轉而教楊哥用粵語數數、唱歌。\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三地高中生聚在一起說得最多的還是普通話,但港澳學生說話說得急了,還是會蹦出粵語,或是幾個英文單詞。\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應採訪對象要求,文中學生均爲化名)\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南方週末記者 賀佳雯 南方週末實習生 許佳\u003C\u002Fp\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8994166354805256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