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後不應再混互聯網?這個話題挺嚇人。最近幾年大學畢業生要論哪個行業最賺錢,互聯網行業數一數二。然而有人以阿里巴巴爲例說出了這麼一番話,說“阿里巴巴員工應該明白”。但95後不在互聯網大廠混,還能去哪兒呢?這位朋友稱:要麼去拼多多賣命換錢,要麼回老家過日子。

當然這是個調侃,但其後面的道理卻值得大家思考一下。因爲他說看現在一二線城市的房價水平,如果你家裏沒礦,還是別幻想了。而至於互聯網行業,整體薪資雖高,但它是屬於80後的時代,紅利已經被老白兔喫完。他們已經成爲職場地主、周扒皮,打算靠吸乾95後的血養老。

沒錯,這位說話的朋友自己就是是80後,而且也承認自己喫到了阿里巴巴的發展紅利,還賺到了杭州的房價紅利。他說最爽的還是82年左右出生的老白兔,而至於95後,每天拼命加班,最後也只是幫老白兔接盤。時代變了,這不是遍地是黃金的年代了。

其言下之意是選擇回老家過日本青年般的佛系生活也許是最好的,互聯網可以養老,那是對於80後。他們入職互聯網的時候,行業是片藍海,只要能力不差的,現在至少也是公司中層。他們可以靠盤剝95後下屬來維持生計到退休,但95後不可能了。坑已經被佔滿,95後上升通道已經堵塞,做到35歲如果上不去大概率被裁。

所以95後就應該及時看清形式,如果家庭條件一般,趁早回老家省會城市紮根積累?或許這是一條正路,但回老家真的就能壓力嗎?每個人追求不一樣,你認爲最好的情況未必是別人最想要的情況。很多人就認爲現在互聯網大廠挺好,本身薪水遠超其他行業。資歷積累夠了,pdd這種廠要去也容易,薪資級別也容易更高。

但不可否認,這位朋友說的有一定道理。他的核心是一個詞——職場階級固化,有其他互聯網公司的員工表示感同身受。說身爲新員工,每時每刻都能感受到部門老員工的惡意。而有阿里巴巴的員工甚至表示支持,甚至覺得最近幾年開始進阿里的同事,基本都是被當廉價勞動力的。

反正外面的想進來,給你工作降維就降維了。至於老阿里,因爲股票問題,他們內心都有點覺得欠公司的,而且還有部分沒釋放。這位阿里巴巴員工稱:親身感受過幾個10年還是P6的同事,那素質就是對着PPT都講不明白的水平,但是好幾百萬股票變現在銀行裏。推而廣之,現在其他互聯網公司的90後也是這麼覺得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