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百强主要经济指标总量\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连续五年两位数增长\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连续五年发布的武汉民营企业100强经济数据表明,100强入围企业的营收总额、资产总额、税收总额等主要数据总量每年都以超过10%的增速在稳步提升。\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为进一步鼓励广大民营企业抢抓发展机遇,争创“名企名家名品”,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突破性发展民营经济的政策措施》精神,由市委宣传部、市委统战部、市经信局、市工商联共同组织,在尊重企业自主申报原则的基础上,以2018年企业营业收入总额为依据,市工商联完成了“2019武汉民营企业100强、民营制造业企业50强”排序榜。

"\u003Cp\u003E年度营收总额达到12.78亿元,你才能进入这个“圈子”。7月29日,“2019武汉民营企业100强、民营制造业企业50强”排序榜正式发布。其中,民企百强入围门槛比上年度提高了34.38%,排名前三位的依然是九州通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卓尔控股有限公司和恒信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是民营经济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党中央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为新时代如何看待民营企业、如何发展民营经济指明方向,让广大民营企业家吃下“定心丸”。一年来,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台了多项政策措施,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努力打造发展环境、营商环境最优城市。在此背景下,我市民营企业开拓创新,锐意进取,有2位民营企业家荣获国家百名“改革先锋”称号,3位企业家入选中央统战部、全国工商联“改革开放40年百名杰出民营企业家”名单,2位企业家参加了民营企业座谈会;10家企业入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位居中部省会城市之首;58家企业入围湖北省民营企业100强,凸显了国家中心城市地位,我市民营经济发展迈上了新台阶。\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为进一步鼓励广大民营企业抢抓发展机遇,争创“名企名家名品”,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突破性发展民营经济的政策措施》精神,由市委宣传部、市委统战部、市经信局、市工商联共同组织,在尊重企业自主申报原则的基础上,以2018年企业营业收入总额为依据,市工商联完成了“2019武汉民营企业100强、民营制造业企业50强”排序榜。\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19年,我市民营企业100强入围门槛(营收总额)为12.78亿元,较2018年100强入围门槛的9.51亿元,净增3.27亿元,增幅达34.38%。营收总额突破100亿的企业有16家。从行业分布看,100强中建筑业及房地产企业37家、制造业企业33家、服务业及综合类企业30家。前10强中,有8家是去年的“老面孔”,摩托罗拉(武汉)移动技术通信有限公司、三环集团有限公司以黑马姿态,分别占据第5位和第10位。\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19武汉民营制造业企业50强入围门槛为5.24亿元,比去年增长3.56%;制造业中过百亿的企业3家、过50亿的企业6家。\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市工商联在分析报告中这样评价:一年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和转型升级的经济压力,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市民营企业沉着冷静应对各种风险挑战,聚精会神抓好自身发展,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实力。作为我市民营经济领头羊、排头兵的民营企业100强、制造业50强企业,继续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和经营业绩。\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百强主要经济指标总量\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连续五年两位数增长\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连续五年发布的武汉民营企业100强经济数据表明,100强入围企业的营收总额、资产总额、税收总额等主要数据总量每年都以超过10%的增速在稳步提升。\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18年,100强企业营收总额为8052.42亿元,较上年增长13.77%,其中有84家入围企业实现营收增长。跻身“百亿俱乐部”的16家企业,营收总额共计达5330.64亿元,占100强企业营收总额的66.19%。\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截至2018年年底,100强企业资产总额为7805.57亿元,相对于入围企业上一年度6918.69亿元的资产总额,增长了886.88亿元,增幅为12.82%。其中资产总额过百亿元的企业有15家,比去年增加3家。固定资产总量为688.67亿元,同比增长17.53%,有56家入围企业实现了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提升。\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一年,在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大环境下,100强入围企业保持稳健的增速,表现出韧劲十足,充分反映了我市民营企业的发展创新活力和巨大潜力。\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税收就业\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社会贡献持续加大\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国经济发展能够创造中国奇迹,民营经济功不可没。100强民营企业在增长企业自身财富的同时,也为社会创造了巨大财富,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00强民营企业去年纳税总额为286.26亿元,比上年增长10.66%,户均2.8亿元。纳税过亿元的57家。在就业方面,100强民营企业年末员工总数为442575人,比上年度增长6.32%。\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传统优势产业\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占据百强半壁江山\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扩大内需、加快城镇化建设的历史阶段,民营企业仍高度关注和重点涉足优势传统产业,并加以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将比较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100强民营企业中,有建筑业31家、商贸物流业15家、服务加工业2家、食品加工业2家,占了100强的半壁江山。\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盈利能力整体呈现下降的情况下,建筑行业呈现一枝独秀,行业利润总额增长12.42%,税后净利润增长12.34%。\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创新驱动成为共识\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单企研发投入最高近13亿元\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今年的100强民营企业,有62家企业提供了研发经费数据,比2018年民企100强增加27家,研发经费总额66.83亿元,比上年度增加26.52%。\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有40家企业的研发投入超过年营业额的5%以上。其中,武汉华星光电研发投入最高,达到12.78亿元,增幅为110.31%;人福医药、三环集团分别以7.61亿元、6.14亿元位列其后。\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市场经济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从近几年我市入围民营企业100强企业榜单的变化看,潮起潮落间,谁掌握了核心竞争力,谁就掌握了企业发展的命运。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是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保证。如武汉华星光电,去年在研发投入增长了110.31%的同时,其营收总额增长了378.44%,将在我省“一芯驱动”战略中发挥更大作用。武汉斗鱼致力于创新发展,加大科技投入力度,2018年研发经费达3.16亿元,占营业收入总额的8.6%,同比增长64.7%。通过不断创新直播方式,始终占据行业平台领先位置,近日成功在美国上市。\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入围企业区域分布\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两大开发区并列第一\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从入围数量区域分布来看,2019年民营企业100强中,东湖开发区与武汉经济开发区并列第一,各为14家;新洲区排名第三,为13家。\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从质量上看,两大开发区入围的28家企业中,有26家是高新技术企业。开发区在土地、税收、财政、金融等方面对企业的支持力度更大,在管理体制、审批流程等方面更加灵活便捷,已成为经济发展最快、发展潜力最大、服务质量最优的高质量民营企业集聚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依然任重道远\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从2018年发布的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看,我市民营企业无论是营销总额还是资产总额,与民营经济发达地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19年我市民营100强企业,更是出现利润总额和税后净利润“双降”,这是我市开展民营企业100强发布五年来的首次。\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本次100强民营企业中有出口业务的14家,出口总额9.95亿元,有海外收入(不含出口)的11家,收入总额22.3亿元,较去年下降7.16%,“走出去”能力不强一直是我市民营企业的短板。\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存在这些问题,既有各项生产要素成本上涨、贸易摩擦导致的关税上浮等因素,也有我市民营经济发展质量不高、竞争能力不强的因素。解决这些问题,既需要市委、市政府扎实抓好政策落实、贴心提供涉企服务、大力优化营商环境,也需要广大民营企业振奋精神、坚定信心,埋头苦干、创业创新,聚焦实业、做精主业,政府企业双向发力,全面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稳定发展。\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撰文:文涛耿仲煊阮玉荣韦鹏洲\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责编:张隽、关喜艳)\u003C\u002Fp\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9244217949880844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