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fEAkh89RwGsZ\" img_width=\"400\" img_height=\"280\" alt=\"董必武的初心使命\" inline=\"0\"\u003E\u003Cp\u003E董必武在全國政協會議上發表講話。“\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董必武,德高望重的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清末秀才出身的他,曾多次改名立志:原名賢琮,字潔畲,號璧伍,又名用威。“用威”語出《尚書·大禹謨》中“董之用威”一句;“璧伍”出自《漢書·律曆志》中“日月如合璧,五星如連珠”一句。辛亥革命爆發後,董用威滿懷救國壯志投身革命洪流,從此,他放棄原名,以“璧伍”之諧音,改名“必武”。”\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從清末秀才成長爲革命家\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董必武18歲考取秀才。讀書時曾接受革命團體日知會的影響,擁護孫中山的民主主義革命綱領。1911年,他參加辛亥革命,加入同盟會,並在武昌軍政府中工作。1914年,他在東京私立日本大學學習法律,曾會見流亡日本的孫中山先生。在反對袁世凱的二次革命失敗後的險惡環境下,他毅然參加孫中山重建的中華革命黨。1915年回國,策動討袁的軍事活動,兩次被捕入獄。出獄後,繼續堅持鬥爭。這些都表現了一個革命民主主義者頑強的戰鬥精神。在十月革命和五四運動的影響下,他開始接受馬克思主義。他總結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的教訓,對比俄中兩國革命成敗的經驗,深刻認識到,“中國的獨立,走孫中山的道路是行不通的,必須走列寧的道路。”由此,他逐步實現了由激進民主主義到共產主義的重大思想轉變。\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參加中共第一次代表大會\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920年,董必武和陳潭秋等同志共同創建武漢共產主義組織。1921年6月,董必武接到上海黨組織通知,要求武漢派兩名代表到上海蔘加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董必武、陳潭秋代表湖北共產黨組織赴上海蔘加黨的“一大”。那一年,董必武35歲,年齡僅次於何叔衡,是與會人員中第二位的年長者。會議主席張國燾這樣評價董必武:爲人淳樸,蓄着八字式的鬍子,活像一個老學究,在談吐中才表現出一些革命家的倔強風格。\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時刻保持艱苦樸素\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董必武的共產黨員本色不僅體現在爲黨的事業艱苦奮鬥方面,還體現在日常生活的艱苦樸素方面。1937年,董必武到南京八路軍辦事處工作後,當然不能再一身粗布衣的延安打扮了,但他關照工作人員,只能買一頂三塊錢的禮帽,一雙最普通的皮鞋,而且只在出門時穿。工作人員不理解,對董必武說:“社會上有名望的紳士穿的是絲綢馬褂,一般的中等知識分子也要戴頂好一點的禮帽,共產黨人又不比國民黨低賤,爲什麼不能買好一點兒的呢?”董必武說:“共產黨是爲廣大勞動人民謀幸福的黨,沒有理由爲自己講闊氣講排場,更沒有必要同國民黨的官員比這比那,喫飯穿衣戴帽非小事,我們出來每花一分錢,都要想到黨中央、毛主席和解放區人民的艱苦生活。我因爲工作需要扮演紳士,應付應付就行了,買好的長袍馬褂、禮帽、皮鞋,不是太浪費了嗎!”\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爲六角錢寫檢討信\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941年,由於國民黨頑固派發動的反共高潮的影響,重慶紅巖村的生活條件極其艱難。紅巖機關財務開支的重擔由董必武接管。爲了維持紅巖機關的正常運轉,董必武殫精竭慮地撥着“小算盤”,親自制定機關伙食標準,實行包乾調劑。這年底,爲改善在紅巖的南方局領導人的生活狀況,遵照黨中央關於幹部保健的有關決定,南方局擬定了一個幹部保健標準,給那些擔當繁重工作的領導同志適當提高生活津貼。然而,董必武卻沒有把自己列入其中。\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爲了改善紅巖的生活狀況,董必武在處理千頭萬緒的工作的同時,對紅巖機關的伙食開支嚴格管理和監督,他要求辦伙食的同志既要想盡辦法改善領導和同志們的伙食,又決不能亂花一分錢。有一個月,在月底伙食費結算時,賬面上有六角錢的開支平不了,爲此,董必武十分自責,他對身邊的同志們說:我們黨的經費來得不容易,每分每釐都是同志們用血汗甚至生命換來的,我們只有精打細算的責任,沒有鋪張浪費的權力。之後,他執意在機關大會上作了檢查,並親自向黨中央寫了檢討信。\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明確指示“不許餓死一個人”\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949年夏天,河北省遭受了嚴重的水災。當時,擔任華北人民政府主席的董必武,雖然工作十分繁重,仍然天天親自指揮處理救災工作。到北京擔任政務院副總理後,他仍然心繫災民,天天與河北省領導通電話,詳細瞭解救災工作的具體進展,對救災工作做得不夠得力的地方毫不留情地予以批評。董必武說,河北黨政領導機關早就有不許餓死一個人的決定,但是沒有公佈,怕做不到有損政府威信。這一擔心是可以理解的,但還是公佈爲好,我們的黨已是全國執政的黨,要對人民的生活絕對負責。我們如果不敢提出“不餓死一個人”的要求,那我們還算是什麼人民政府?董必武提出的“不許餓死一個人”的號召,立即傳遍了河北省。在他的親切關懷下,河北省的救災工作做得有條不紊。\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來源:2019年7月19日《中國組織人事報》文章《董必武的初心使命》,作者:王樹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監製\u002F李小標 責編\u002F劉文韜 編輯\u002F朱琳瑄 製作\u002F朱琳瑄\u003C\u002Fp\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9252795624522248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