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海军最年轻的特级飞行员

入伍16年,飞过6种机型

飞行时间长达1800多个小时

首次参加与异型机对抗空战训练

首次未知条件下红蓝实兵对抗演练

代表海军首次参加某中外联演

……

履历中一个个“首次”的背后

是超越常人的付出与努力

在满腔热爱中奋飞

在实战训练中磨砺

他是南海舰队航空兵

某旅飞行大队长王中元

青春书写在祖国蓝天

成为战斗机飞行员,对王中元来说是个意外,但又像冥冥中注定。从小生长在大都市上海,又是独生子,高中时的王中元一心想当科学家。一天,空军到学校来招飞行员,曾经有“飞行梦”的化学老师兼班主任动员王中元去尝试一下,谁知这一试,却让他找到了新的人生方向。

当时军校高负荷的训练、高百分比的淘汰率,让身边不少战友开始打退堂鼓,但王中元却痴迷飞行,在同批同学中第一个冲上蓝天。

毕业分配到海军航空兵,王中元先后飞过两型二代机。2012年,部队列装某型国产三代战机,新的挑战带来了新的机遇。新机换装,工作千头万绪,必须下苦功钻研新型战机的技战术性能,时任团长胡鹏的一句话深深触动了王中元:“作为一个飞行员,要飞就飞到极致!”

飞最好的飞机,把飞机飞到最好!凭着这份执着,王中元又在同批新机改装中第一个放单飞。

初次试训自由空战,王中元却经历了一次“头脑风暴”。以前飞行强调的是数据、队形,教员怎么教,学员就怎么做,而自由空战则放开了高度差,更放开了空战理念的“思想差”。

强健的体魄是参加自由空战的“门票”。如果抗载能力弱,几个空中机动后就可能拉不动杆,甚至出现黑视、晕厥。那段时间,王中元和“G”较上了劲,长期的艰苦训练让他逐步适应了离心机不断增大的加速度,完成9G训练后,他直言:“应对高强度空战,我有底气了!”

那次之后,王中元始终保持“反思、总结、实践”的思维习惯,创新出“1小时飞行、3小时准备、3小时判读总结”训练管理模式,使训练质效大幅增强。

日夜翱翔在万里海疆

海军航空兵是国土防御的第一道屏障,是站在战争最前沿的部队,加入“尖刀分队”的那天起,王中元就立志做翱翔在海空一线的雄鹰。

急难险重任务面前,王中元作为飞行大队长,向来一马当先。某次中外联训任务期间,王中元和战友突出重围,在“空空作战”中取得优异成绩,展示了中国军人的过硬素质。

近乎完美的比分没有让王中元感到满足。在战斗力的硬杠杠面前,他选择“自讨苦吃”,独立撰写3万多字的总结材料,探究“外军扎实的战术素养”这个自选课题,受到各级广泛好评。

对常年驻守海防前沿的王中元和战友们而言,无论是与兄弟部队互为磨刀石,还是中外联训,亦或是与外军近距离的“交锋”,都早已司空见惯,但他们从不惧风雨挑战,始终勇毅向前。海防一线的实战考验,淬炼出他们叱咤海天、敢打敢拼的血性胆气。

柔情深藏在铁汉心间

在最好的年华遇见最好的事业,是王中元最深的感慨。

“不要怕被战友超越,把个人的优势,变成共同的优势,我们整体的战斗力才能真正的提升。”2016年,尖刀分队开展全员自由空战普训,为了尽快提升战斗力,他们打破论资排辈,选拔一批能力强的年轻人任教,算不上“老资历”的王中元担任首批教员。王中元把几年来总结的空战技巧和经验悉数相授,听完他的课,大家纷纷竖起大拇指。

安全飞行没有差不多,实战训练更没有走过场。王中元把对每一名战友的关心爱护藏在严格中,他常说的一句话是:“我做不好的,大家可以不做!”每个起落都要评分、每个飞行日都要讲评、每个架次都要判读飞行参数……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从未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存在的问题。

3年来,王中元先后带教10余名新员完成自由空战普训,“尖刀分队”全员自由空战能力得到快速提升。

王中元挚爱飞行、热爱生活、深爱家人。闲暇时,他喜欢上网打游戏,还经常为2岁的儿子制作电子相册。王中元总说,自己对生活的热情源于飞行员直面一线、直面生死的职业特殊性,更源于这些年家人给予他的理解支持。

2017年,王中元在西北执行某联训任务,妻子在家中待产,等回到家时儿子已经呱呱坠地好些天。作为父亲,没能亲眼见证孩子的诞生难免遗憾,但这也是大多数军人的共同经历。为了让儿子记住出生时爸爸战斗的地方,王中元索性用任务驻地为儿子起名为:王尔勒。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肩负着光荣使命,王中元因奋斗而快乐、因热爱而执着,披荆斩棘、搏击长空,“空战王子”将继续奋飞拼搏。

英雄的荣光

永远在战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