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剛,2008年的他還是戴爾的高管,在朋友的邀請下毅然辭去職務開始創業,他們選擇了電子商務,用六年時間實現了從零到年銷售額近百億。

2008年的時候,於剛和搭檔劉峻嶺都是戴爾的高管,有一次,劉峻嶺把於剛拉在一起喫午餐,這次沒談工作,而是希望和他一起出來創業。他們破釜沉舟,做了這個決策。

經過市場調研,兩人確信電商這個事業能夠說服他們。因爲於剛有在亞馬遜做電子商務的經歷,而且參與了亞馬遜收購卓越的部分過程,知道中國電子商務的迅猛發展。

創業之初,他們提出網上超市的概念,主打食品、飲料、美容和護理等快速消費品。快消品有什麼好處呢?它不像母嬰產品只滿足了媽媽和孩子的需求,而是滿足了大衆所需。獲取顧客成本很高,留住顧客比獲取顧客更重要,所以於剛就選了這個黏性很強的品類。

雖然網站還沒有上線,他們就犯了一個很大錯誤,但好在馬上進行了修正,並開始尋找做電子商務的正確之路。

要想成功,一定要聚焦在最重要的事情上面,1號店其實就聚焦在兩個事情:顧客體驗和供應鏈管理。

於剛專門聘請三方專業公司做顧客體驗調查,就把每一個員工的薪資獎金都和顧客體驗指標掛鉤起來,如果顧客體驗上升了每個人都有獎金,下降了每個人都扣獎金。花費了三個多月才把這個政策推廣了下去。起初顧客滿意度是84.4%,到了當年年底就達到了92.2%,非常見效。

電子商務難就難在供應鏈管理這塊,但於剛有信心做好,當時1號店上線的時候,就做了一個最重要的決策——自己開發所有的系統。而目前,除了OA系統、財務等是買的,其餘所有的系統都是自己開發的。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爲電子商務將來一定要規模化運營,這就意味着系統變得非常重要。這一決策確實給他們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截止2013年年底的時候,1號店2013年全年銷售額突破百億,達到115.4億元,註冊用戶達到5700萬,“掌上1號店”註冊用戶達到1500萬。6年裏,1號店從零做到年銷售額近百億。

創業從一開始就要從長遠着想,要迎難而上,最重要的是激情,如果你把它當一件事,而不是事業的話,你肯定就做不成。

本文來自生意我最行,創業家系授權發佈,略經編輯修改,版權歸作者所有,內容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 下載創業家APP,讀懂中國賺錢的7000種生意 ]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