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據介紹,下一步,自治區文物局將在加強文物安全督察和長效機制建設,推進自治區文物安全協調機制的建立,推進文物保護利用工作,提高博物館管理和服務能力,深入開展對外文物交流合作等幾個方面努力,持續加強文物保護利用改革工作,讓文物在文化交流和文明互鑑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推進全區特色博物館體系建設,成立了內蒙古博物館館際聯盟,整合館藏資源,在全區開展了博物館巡展活動。

"\u003Cp\u003E內蒙古自治區文物貯藏量豐富,是文物大省區,以契丹遼文物、蒙元文物最具文化特色。目前全區擁有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41處,館藏文物有1125464件(套),其中國家一級文物有2152件(套),它們代表着內蒙古各個歷史時期輝煌成就。因此,開展好文物保護利用工作意義重大。\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記者從內蒙古自治區文物局瞭解到,爲推進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加強文物保護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見》、《關於實施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工程(2018-2022)的意見》的配套政策的落實,自治區文物局起草完成了《內蒙古自治區文物保護利用改革實施意見》以及《內蒙古自治區革命文物保護行動方案(2018—2022)(草案)》,待完善後出臺落實。\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同時,自治區加強文物價值傳播推廣。以內蒙古博物院爲龍頭,帶動全區基層博物館,緊緊圍繞“民族文化傳播、愛國主義教育和民族團結教育”三大任務開展工作。目前,內蒙古博物院廣泛開展社會教育活動,截至7月28日,內蒙古博物院在2019年近7個月間,已經接待觀衆127. 77萬人次,舉辦各類社會教育活動272場次。內蒙古博物院還與各級教育部門密切合作,積極探索和開展博物館青少年教育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效。編制出版了《青少年教育項目庫》,共九大類123項。內蒙古博物院的“歡樂大課堂”知識競賽和學生綜合實踐課入選“首屆‘中國博物館教育項目示範案例’評選優秀案例”,被國家文物局評爲全國博物館免費開放“最佳未成年人教育”項目。內蒙古博物院的流動數字博物館展車,已在全區巡展400多場,累計行程3萬多公里,惠及觀衆20餘萬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加大革命文物保護傳承。以烏蘭夫紀念館、大青山抗日根據地紀念館、興安盟 “一館三址”、鄂托克前旗延安民族學院城川紀念館等重要紀念館爲核心,建設自治區中、東、西部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示範基地,帶動了全區革命文物保護和利用工作。內蒙古革命歷史博物館基建工程已經基本竣工。經初步統計,全區國有可移動革命文物收藏單位有52家,可移動革命文物有12403件(套)。\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建立健全文物安全長效機制。加大文物安全部署和督察力度,召開了全區文物安全工作視頻會議,部署了全區博物館和對外開放文物單位防範化解重大風險工作。組織開展了全區文物安全工作落實情況專項督察,已完成對全區11個盟市26個旗縣區63處國保單位、40處區保單位、59家博物館的督察。開展各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範圍和建設控制地帶內違規建墓情況專項摸排行動,共摸排違法違規私建“住宅式”骨灰安放建築75處、違法違規私建活人墓50座、違法違規私建硬化大墓128座。配合公安司法部門鑑定涉案文物8次、鑑定涉案文物5160餘件(套)。\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加強文物保護和利用工作。完成了推薦大青山抗日遊擊根據地舊址等36處文物保護單位申報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工作,並推動自治區人民政府公佈了保護範圍與建設控制地帶。認真組織開展文物項目經費申報工作,已申請落實國家重點文物保護經費17448萬元。大力推動萬里茶道申遺工作。積極配合自治區重大項目基本建設考古工作,已完成集大高鐵、錫林郭勒盟風電文物調查項目33項。\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推進全區特色博物館體系建設,成立了內蒙古博物館館際聯盟,整合館藏資源,在全區開展了博物館巡展活動。全區各級博物館爲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策劃推出展覽及教育活動170餘項,內蒙古博物院推出了《歲月如歌 廿載有痕——內蒙古社會主義建設二十年特別展》。博物館展陳工作進一步提升,內蒙古博物院的《大遼契丹》《天驕蒙古》展覽分別榮獲第十五屆(2017年度)和第十六屆(2018年度)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獎。\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激發博物館創新活力。自治區政府投資4500多萬元,建設完成了內蒙古博物院、內蒙古民族解放紀念館數字展廳和網上數字博物館建設項目。全區各級博物館依託館藏文化資源,積極推進文化創意產品開發。內蒙古博物院開發的“草原茶道系列產品”榮獲“2019中國旅遊商品大賽金獎”。\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據介紹,下一步,自治區文物局將在加強文物安全督察和長效機制建設,推進自治區文物安全協調機制的建立,推進文物保護利用工作,提高博物館管理和服務能力,深入開展對外文物交流合作等幾個方面努力,持續加強文物保護利用改革工作,讓文物在文化交流和文明互鑑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呼和浩特新聞網記者 張秀娟)\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69EvlB8XQAkSs\" img_width=\"400\" img_height=\"240\" alt=\"加強保護利用 讓文物“活”起來\" inline=\"0\"\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929491117205146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