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一、田園綜合體是新時代鄉村發展的新模式\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田園綜合體是在城鄉融合發展背景下, 順應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農村生態文明建設, 結合農村產權制度改革, 圍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增綠, 集聚人才、土地、資本、市場、信息、技術等生產要素, 運用現代企業經營管理思路, 加強農村基礎設施、產業支撐、公共服務等建設, 對農村進行大尺度、整體開發的模式。\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三、提升菏澤市田園綜合體建設的對策建議\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田園綜合體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 應該樹立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共享發展理念, 運用全球眼光、戰略思維、超前謀劃, 因地制宜、綜合施策, 打造資源要素集中、功能複合全面的現代化鄉村社會系統。

"\u003Cdiv\u003E\u003Cp\u003E田園綜合體是在我國經濟步入新常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變化的背景下提出的農業農村可持續發展模式。菏澤市具有建設田園綜合體的一系列優越條件, 但也面臨諸多劣勢或困難。應從多渠道籌措資金、創新土地流轉機制、促進三產深度融合、彰顯菏澤地方文化特色、突出生態文明等方面推動菏澤市田園綜合體建設。\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d6a8d5dc071e4b88bba5d5de50757ac6\" img_width=\"602\" img_height=\"399\" alt=\"菏澤市田園綜合體建設對策研究\"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自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首次提出支持建設集循環農業、創意農業、農事體驗於一體的田園綜合體以來, 全國各地迅速掀起了建設田園綜合體的熱潮。菏澤市目前正在建設東明縣水韻玉皇田園綜合體、鄄城鄉村振興田園綜合體、牡丹區王浩屯鎮文冠田園綜合體三個項目。\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一、田園綜合體是新時代鄉村發展的新模式\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田園綜合體是在城鄉融合發展背景下, 順應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農村生態文明建設, 結合農村產權制度改革, 圍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增綠, 集聚人才、土地、資本、市場、信息、技術等生產要素, 運用現代企業經營管理思路, 加強農村基礎設施、產業支撐、公共服務等建設, 對農村進行大尺度、整體開發的模式。田園綜合體建設必須堅持“姓農爲農”的根本宗旨, 以農民合作社爲主要載體, 保證農民全面參與和廣泛受益。\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一) 建設田園綜合體的意義\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田園綜合體建設是新時代解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補齊農村發展短板、滿足城鄉人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舉措, 具有重要現實意義。田園綜合體建設通過發展現代農業、加工體驗、休閒旅遊、健康養生等新產業、新業態爲農業農村發展提供新動能, 是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平臺;田園綜合體依託政府、市場兩種資源配置方式, 提升鄉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水平, 發展農業產業項目, 加強了城鄉人員互動、資金合作、文化交流, 是城鄉融合發展的新引擎;田園綜合體通過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並建立利益聯結機制, 是農村精準扶貧和精準脫貧的重要方式;田園綜合體建設堅持生態爲根基, 發展循環經濟、綠色農業、生態農業, 構建綠色鄉村生態體系屏障, 把生態資源轉化爲生態產品, 是農村生態文明建設的新典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二) 田園綜合體的建設內容\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新型城鎮化架構下, 田園綜合體主要建設農業生產區、休閒聚集區、產業加工區、生活居住區、綜合服務區五大功能區。農業生產區從事種植養殖等活動, 兼具農業觀光、旅遊等功能。休閒聚集區是以體驗鄉村風情、休閒娛樂爲主的特色文化區域。產業加工區以加工、倉儲、冷鏈物流爲主, 實現三產融合, 爲田園綜合體發展提供產業支撐。生活居住區是當地農民、青年創客、外來經營者以及遊客等居住生活的區域。綜合服務區是爲田園綜合體各功能區提供服務和保障的區域, 包括金融、醫療、教育、商業、康養等生產生活服務。這些功能區域之間不是機械疊加, 而是功能融合和要素聚集, 它們既相互區別, 又密切相連, 構成一個有機綜合體。從建設理念上看, 田園綜合體是以旅遊爲先導, 產業爲核心, 文化爲靈魂, 以交通、物流和通訊等基礎設施爲支撐, 以體驗爲價值, 以鄉村復興再造爲目標。[2]從實踐上來看, 各地從自己實際出發, 因地制宜, 開發出田園綜合體多種模式, 如以河北遷西“花鄉果巷”田園綜合體爲代表的優勢農業主導模式、以山西省臨汾市襄汾縣田園綜合體爲代表的自然資源引領模式、以無錫陽山“田園東方”爲代表的市場需求引導模式、以山東省臨沂朱家林國家級田園綜合體試點爲代表的文化創意帶動模式等。這些成功模式爲菏澤市因地制宜建設田園綜合體提供了借鑑。\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二、菏澤市建設田園綜合體的條件\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田園綜合體作爲目前農村綜合開發的最高級形態, 並不是所有的農村都可以建設, 需要具備一定條件。菏澤市作爲華北地區的農業平原大市, 具有建設田園綜合體的一系列優越條件, 同時也面臨不少困難。需要揚長避短、因地制宜, 培育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田園綜合體。\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一) 菏澤市建設田園綜合體的優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菏澤地理位置優越, 具有建設田園綜合體堅實的基礎條件。菏澤市地處魯西南, 位於魯、豫、皖、蘇四省交界處。轄區總面積12238.62平方公里, 轄7縣2區, 共168個鄉、鎮, 6078個村 (社區) , 人口1014萬。菏澤是國家重要鐵路、公路運輸樞紐城市, 京九鐵路與新兗石鐵路在菏澤交匯, 境內公路通車裏程已達23116.1公里, 遍及所有村莊。目前菏澤市水陸空立體交通正處於大發展時期, 菏澤牡丹機場計劃年內完工, 魯南高鐵曲阜至菏澤段已開工興建, 雄商高鐵菏澤段力爭年內開工, 預計到2020年將形成“米”字型高速公路網, 實現與周邊地市高速直達。便捷的交通有利於菏澤鄉村旅遊資源綜合開發利用。菏澤是著名的“一都四鄉”, 資源豐富, 類型多樣, 綜合性強, 特色顯著。菏澤歷史文化資源豐富, 包括祖源文化、堌堆文化、黃河文化、佛教文化、紅色文化、牡丹文化、水滸文化、戲曲文化、書畫文化、武術文化、民間藝術文化、麒麟文化、牌坊文化等。[3]菏澤擁有革命遺址152處, 著名的有曹縣紅三村抗日聯防遺址、劉鄧大軍強渡黃河處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優勢明顯, 擁有有國家級非遺項目31項, 省級非遺項目93項, 市級非遺項目293項。菏澤市森林覆蓋率已達30.8%。全市溼地面積85.24萬畝, 佔國土總面積的4.64%, 區內流域面積3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18條。菏澤是國家重要商品糧大市和農業大市, 牡丹名聞天下, 蔬菜、中藥材、山藥、蘆筍、林果等特色農業遍地開花。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自然條件和物產爲菏澤市發展田園綜合體提供了堅實的內在條件。菏澤歷來是人口大市, 常住人口近900萬人。隨着收入的提高, 人們消費觀念和消費結構發生重大改變, 更加親睞鄉村遊、體驗遊, 巨大的市場以及市場的轉變給菏澤市田園綜合體發展帶來源源不斷的動力。同時山東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視菏澤的發展。爲解決省內東西部發展不平衡問題, 出臺了《關於突破菏澤、魯西崛起的若干意見》等一系列文件, 提出支持菏澤在轉型升級中實現跨越發展;加快發展農業“新六產”;支持沿黃河、黃河故道生態旅遊產業帶建設;在財政、技術、人才等方面向菏澤市傾斜。菏澤市政府積極作爲, 提出到“十三五”末, 初步打造成爲區域著名、全國知名的鄉村旅遊目的地;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的先行區, 到2020年打造單縣浮龍湖度假等6處鄉村旅遊集羣片區, 20個鄉村旅遊園區。各種優勢條件和優惠政策疊加爲菏澤市建設田園綜合體提供了重要機遇。\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二) 菏澤市建設田園綜合體的困難\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目前菏澤市具有建設田園綜合體的諸多內在優勢和外部機遇。但是由於菏澤市屬於經濟欠發達地區, 人均GDP低於全國平均水平, 所以在田園綜合體建設中, 面臨許多急需解決的困難。第一, 融資困難。資金是田園綜合體建設的命脈。無論引進培養人才、流轉農民土地, 還是發展一二三產業、改善農村生態環境都需要資金作支撐。田園綜合體建設所需資金數量龐大, 從十幾億到上百億不等, 並且投入週期長、社會效益高、回報不確定。菏澤作爲欠發達地區, 地方財政支持有限、大多數農村集體經濟薄弱, 農民收入低, 如何引入、以什麼樣的條件引入城市工商資本, 且在建設過程不侵害農民的權益, 不破壞自然環境, 成爲今天菏澤田園綜合體建設急需解決的現實問題。第二, 高素質人才缺乏。人力資源是第一資源。菏澤市經濟不發達, 大量農村青壯年進城求學、打工, 農村老齡化、空心化嚴重, 缺乏建設田園綜合體這種新業態所需要的各種高素質人才。留守農村的農民以中老年和婦女爲主, 文化水平較低, 思想較封閉落後。人才短缺是當前田園綜合體建設面臨的突出問題。第三, 田園綜合體建設用地流轉困難。土地是人類社會生存和發展的立足之地, 是一切生產和經營活動的基本要素。土地的充足有效供給, 是田園綜合體建設的關鍵。農村土地、宅基地等要素資源歸集體所有, 是城市資本進入農村的體制性障礙。實施“三權分置”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 促進了農村要素資源市場化, 爲田園綜合體建設帶來了政策紅利。但是田園綜合體建設用地依然存在困難。因爲菏澤農村地少人多, 且爲家庭分散經營, 利益主體衆多, 需求複雜多樣, 並且農村土地流轉工作沒有形成完善、規範的流轉程序, 田園綜合體的大量用地要獲得很多農民的一致許可, 困難很大。而且國家對農村土地實行用途管制、嚴禁農地非農化, 田園綜合體的旅遊用地和建設用地供需存在較大矛盾。第四, 三產融合困難。近年來, 菏澤農業產業化步伐加快, 爲農民增收提供了保障, 但是與田園綜合體的目標和要求相比還有很大差距, 表現在\u003Cu\u003E產業鏈\u003C\u002Fu\u003E銜接不完善, 項目之間缺乏聯動, 一二三產業之間融合度不高、結構單一、農產品競爭力較低等方面。產業做強做大是田園綜合體發展的核心要義, 也是建設田園綜合體的難點。第五, 文化內涵挖掘困難。在多元文化交融、全球文化趨同的今天, 文化的獨特性、地域性更加受到人們的關注。菏澤擁有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 然而由於缺乏足夠的人才、創意和資本的支撐, 文化資源挖掘不夠深入, 文化遺存未得到很好的保護和利用, 千村一面, 重複建設時有發生。因此, 走差異化發展道路、彰顯菏澤文化的本土性、地方性成爲田園綜合體建設的一大困難。第六, 某些農村環境污染嚴重。菏澤農村的生產和生活正受到污染的威脅。一方面, 城市爲了提升新型城鎮化的質量, 將對環境構成威脅的企業轉移到農村, 給農村帶來工業污染, 另一方面, 農民爲了增產增收長期大量使用化肥、農藥以及生活垃圾、污水等的不合理排放, 又造成農村點源污染與面源污染並存的現狀。因此, 如何實現農村生態美、生產強、生活富是田園綜合體建設所要面臨的又一大難題。\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三、提升菏澤市田園綜合體建設的對策建議\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田園綜合體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 應該樹立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共享發展理念, 運用全球眼光、戰略思維、超前謀劃, 因地制宜、綜合施策, 打造資源要素集中、功能複合全面的現代化鄉村社會系統。\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一) 多渠道籌措資金, 合理架構資本結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要以政府財政資金爲引導, 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 調動工商資本、社會資本、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民等建設田園綜合體的積極性。要依據成本從小到大安排好資金先後順序, 首先要運用無成本資金, 積極申請使用農綜、農發項目資金, 整合美麗鄉村建設、現代特色農業示範區建設、中國傳統古村落修復工程等資金;其次可以申請亞洲開發銀行、國家開發銀行、農業發展銀行等資金, 爭取長期、低息貸款;再次採用PPP模式、產業基金模式、產權入股、產品衆投模式、商業貸款等方式引入社會資本和金融資本。政府要考慮各路資金的介入方式與佔比。高標準農田建設、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等項目宜採取政府投資爲主, 社會資本爲輔的融資模式;產業化經營項目、金融商業等項目, 資金投入大, 以盈利爲目的, 可以以社會資本爲主進行投資建設。爲了調動外來企業、本地企業和合作社等市場主體的積極性, 保護農村集體組織及農民利益, 政府投資與企業投資比重應爲在3∶7或4∶6爲佳, 本地企業投資和外來企業投資比例也應以6∶4或7∶3的比例較爲合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二) 創新土地流轉機制, 保證農民土地權益\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農村集體建設用地是田園綜合體建設用地的主要來源。農民自有住宅、閒置宅基地可以以農民集體經濟組織爲主體向社會企業出租;或者村民以宅基地入股, 成立村集體有限公司, 村集體有限公司與社會企業合作、聯營;城市資本可與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簽訂四荒地 (荒山、荒溝、荒丘、荒灘) 承包協議, 獲得經營權;加強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還可以通過土地流轉取得農用地的使用經營權。貴州省農村改革的“三變”經驗———即以土地經營權入股爲中心, 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民, 讓農民享有土地升值帶來的利益值得借鑑。要在嚴守生態底線、耕地紅線下, 編制田園綜合體土地利用規劃, 合理安排田園綜合體的農業生產、村莊建設、產業發展、公共服務、環境保護、文化傳承等各類型用地規模。嚴禁超越土地利用規劃, 侵佔基本農田, 搞房地產開發。在目前農民承包地確權完成的情況下, 要加快完成對農村宅基地及住房確權頒證, 爲抵押貸款、出租經營、集體權益處分提供產權依據。要建設開放、競爭、公平、有序、規範的鄉鎮農村綜合產權交易平臺, 盤活農村各類資源。\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三) 以農業爲基礎, 推進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產業興旺發達是田園綜合體持續健康發展的根本, 是實現農民增收、農村發展的基礎。在當前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背景下, 菏澤市田園綜合體建設必須以農業爲基礎, 開發農業的多功能性, 促進農業生產與工業產業升級、休閒旅遊、農事體驗、文化創新、健康養老等項目深度融合。除了食物保障功能外, 深挖農業的原料供應、就業收入、環境保護、旅遊休閒、文化傳承等多種功能。首先調整農業種植結構, 種植新、奇、特、稀、珍等有機農副產品, 滿足市場中高端需求。其次以“糧頭食尾”“農頭工尾”爲原則, 發展農副產品初加工、精加工, 延長產業鏈。再次創新休閒農業和體驗農業, 設計和開發各種旅遊體驗項目, 給遊客帶來一種個性化、情感化及美化的旅遊經歷。比如建設農業大景觀、鄉村大地藝術、立體花海等, 讓遊客感受菏澤農村優美田園風光;根據菏澤鄉村地形、森林、河流、溼地等特點, 鼓勵遊客開展徒步、騎行、野營、垂釣、划船、拓展等各種活動;參加播種、灌溉、修剪、採摘等勞動;參觀傳統織布機、風車、水磨、石磨等農具操作。最後, 要打造鄉村品牌產品, 加強原產地地理標誌管理和商標保護, 發展電子商務, 開拓國內外市場。總之, 要以農業爲基礎, 橫向拓展農業的多功能性, 縱向延伸農業產業鏈, 構建田園綜合體核心產業、支持產業、配套產業和衍生產業四個層次的產業集羣。\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四) 因地制宜, 彰顯菏澤地方文化特色\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文化是靈魂。菏澤市田園綜合體必須堅持文化爲內涵, 深挖並展示具有菏澤地方特色的祖源文化、黃河文化、水滸文化、紅色文化、牡丹文化、戲曲文化、民間藝術文化、宗教文化等, 打造具有菏澤鄉村特色的文創產品, 傳承菏澤優秀農耕文明, 留住了菏澤歷史文化的“記憶”。首先, 要在適宜的地方建立菏澤名人館、歷史文化遺址、紅色革命紀念館等。其次, 田園綜合體的民居建設, 要凸顯菏澤地方建築裝飾特色, 比如瓦房脊上安裝龍頭、麒麟、鴿子、公雞等吻獸。再次, 弘揚魯西南民間藝術、民俗風情、生產技藝等, 寄託現代人原鄉情懷。菏澤的傳統技藝、地方戲曲、婚喪嫁娶等凝聚着古老菏澤地方文化的獨特性、神祕性和優美性, 可以選擇展演鉅野工筆牡丹畫、穆李麪塑、曹州剪紙、琴箏清曲、商陽舞、龍燈舞、關東炮捶、太祖洪拳、狀元大刀、曹州麥稈畫、糖畫、皮影、麥芽糖製作技藝、魯錦製作技藝、紅薯粉條製作技藝、鄆城西瓜醬製作技藝、鬥羊、鬥雞等項目。最後, 要注意凝練品牌項目, 打造田園綜合體的專屬節目, 使之具有不可替代性。\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五) 突出生態文明, 建立可持續發展的綠色生態系統\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現代社會, 生態就是生產力。良好的生態, 就是美好的未來。必須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 將田園綜合體作爲一個“生命體”看待, 推進生產、生活、生態協同發展, 構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髮展格局。首先, 探索綠色農業、生態農業、循環農業的發展模式, 加強農業廢棄物處理, 實施農業節水工程。其次, 開展農村污水治理、垃圾處置、水體修復等工程, 建設“海綿鄉村”, 存蓄、淨化雨水。再次, 優先使用本地樹種、花卉對村莊道路進行綠化、美化。如栽培柿樹、國槐、榕樹、石榴、薔薇、黃楊、牡丹、芍藥、鳶尾花、雞冠花、月季、玫瑰等, 做到一年四季綠色不斷, 鮮花常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田園綜合體建設是新時代振興鄉村、促進城鄉融合發展、滿足人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實踐。菏澤市具有建設田園綜合體的一系列優越條件, 但也面臨資金、人才缺乏等諸多困難, 必須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 因地制宜, 揚長避短, 超前規劃, 綜合施策, 匯聚優質資源要素, 打造具有菏澤特色經典的田園綜合體。(作者:張海雲)\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strong\u003E項目標杆——5大主題式遊學考察\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4db72e629ffb468e8dd85aa76f72550e\" img_width=\"640\" img_height=\"1008\" alt=\"菏澤市田園綜合體建設對策研究\"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小班報名,9月第三週!\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strong\u003E行業大咖——11場互動式實操分享\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5d2bb4ff823143e0940a2a45d351d95a\" img_width=\"640\" img_height=\"1008\" alt=\"菏澤市田園綜合體建設對策研究\"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報名,請關注微信公衆號聯繫!\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敬請關注微信\u003Cstrong\u003E weimeicountry(唯美鄉村)\u003C\u002Fstrong\u003E專注三農、鄉村振興、鄉村旅遊、休閒農業、田園綜合體與特色小鎮等項目諮詢與策劃、規劃設計、研學培訓!\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從開發到運營,選項目,抓政策,打市場,盯運營;這裏項目扎堆,這裏專家扎堆,這裏方案扎堆!\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8990140083012110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