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錢珍:一些流行語會進入全民使用的範圍,然後成爲共同語的一部分,而且以後的網絡流行語會越來越多。\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錢珍:學界對這類現象有一個描述,一般叫“網絡流行語”。

"\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TgrVA74pRVd\" img_width=\"550\" img_height=\"367\" alt=\"上頭姐妹?水油平衡?網絡流行語更新越來越快,你懂嗎?\" inline=\"0\"\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TgrVd1eWQBq0\" img_width=\"550\" img_height=\"507\" alt=\"上頭姐妹?水油平衡?網絡流行語更新越來越快,你懂嗎?\" inline=\"0\"\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TgrWD6yTdgiE\" img_width=\"461\" img_height=\"638\" alt=\"上頭姐妹?水油平衡?網絡流行語更新越來越快,你懂嗎?\" inline=\"0\"\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TgrWhDImyUNk\" img_width=\"550\" img_height=\"410\" alt=\"上頭姐妹?水油平衡?網絡流行語更新越來越快,你懂嗎?\" inline=\"0\"\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你懂什麼是 “上頭姐妹”“水油平衡”嗎?\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金羊網記者 龔衛鋒 實習生 梁嘉穎\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dbq,這個ysh真的xswl。”社交網絡上諸如此類的信息越來越多,一些網友發佈信息就像發密碼電報;看的人更痛苦,讀一條娛樂報道,就像解密電碼。這種現象,近年在以娛樂圈爲主要陣地的飯圈頗爲流行,除了“拼音縮寫”,還有一堆讓不少已經被稱爲“老叔叔”“老阿姨”的85後看不懂的流行語,比如本命、牆頭、香蜜女孩、鎮魂女孩……最近,《親愛的,熱愛的》播出,“上頭姐妹”應運而生;《歸還世界給你》播出,又多出了“憶油未進”“水油平衡”等新造的流行語。\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如果不看劇,你能看懂這些話的意思麼?帶着一系列問題,羊城晚報記者近日採訪了廣東財經大學研究流行語的錢珍老師,她從點到面深入分析了娛樂流行語的生產趨勢及文化機制,揭開現象背後的“密碼”。\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TgrX97XixL80\" img_width=\"550\" img_height=\"825\" alt=\"上頭姐妹?水油平衡?網絡流行語更新越來越快,你懂嗎?\" inline=\"0\"\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難度初級\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劇集衍生語\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以往,劇集衍生語通常來源於角色的臺詞,劇集播出後,人們口耳相傳,開始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比如《還珠格格》帶火了“皇上,還記得大明湖畔的夏雨荷嗎?”;《神探狄仁傑》帶火了“元芳,你怎麼看?”。但是,最近兩年,網友把衍生語從臺詞中抽離出來,嘗試造概念。\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去年的熱播古裝劇《延禧攻略》,帶火了“大豬蹄子”。聶遠在劇中飾演有三宮六院的皇上,觀衆們認爲他太花心了,於是用“豬腳”代稱他,之後,觀衆慢慢覺得“大豬蹄子”更上口,於是就有了“男人都是大豬蹄子”這句話。同樣的造詞邏輯,也用到了最近的熱播劇《親愛的,熱愛的》中,由於男主角韓商言冷酷地向女主角佟年提出分手,觀衆一度用“大毛驢子”代稱韓商言。\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最近兩年,劇集衍生語中出現了“代稱粉絲”的傾向。這一現象最早出現在去年爆款劇《鎮魂》播出期間,“嗑”演員朱一龍、白宇這對“兄弟CP”的女性觀衆有了“鎮魂女孩”這一總稱。緊接着,暑期爆款劇《香蜜沉沉燼如霜》和《延禧攻略》熱播,當時看劇的粉絲被稱爲“香蜜女孩”和“衛龍女孩”。到了今年,當《親愛的,熱愛的》播出時,男主角李現人氣暴漲,微博粉絲在該劇開播幾天內迅速破1000萬,因爲這部劇變成李現粉絲的女性觀衆自稱“現女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此外,劇集衍生語裏,會有一些二次元的造詞元素介入,用於解釋主角的人設。比如:腹黑、傲嬌、蘿莉、天然呆等。\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Tgrrx44unNIs\" img_width=\"550\" img_height=\"305\" alt=\"上頭姐妹?水油平衡?網絡流行語更新越來越快,你懂嗎?\" inline=\"0\"\u003E\u003Cp\u003E吳亦凡帶火“skr”\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難度中級\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綜藝衍生語\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熱播綜藝中也出現不少衍生語,多見於選秀類綜藝。去年《偶像練習生》和《創造101》兩檔綜藝帶火了“C位出道”這一表述。“C位”這一概念最早出自日本“48系”偶像團體,在每年的總選舉中,粉絲給偶像投票,成員將以最終投票排名結果,決定在新專輯中的站位,第一名就是C位(centre中心位),其中代表人物就是AKB48的“不動C”前田敦子。這個詞傳到中國後,隨着這兩檔選秀節目引發全國的空前關注,“C位”的表述也火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15年前,《超級女聲》帶火“PK”一詞之後,綜藝圈極少有英文代稱流行。但最近兩年,大量的英文代稱在節目中流行,隨着節目的火爆迅速出圈。《這就是街舞》中,用“battle”代替了“PK”。《中國有嘻哈》中,吳亦凡帶火了“freestyle”一詞,一時間,有人想表達“風格隨意”的意思的時,總會脫口而出這個詞。在《創造101》中,全民製作人不再用“選人”這種常規表述,而用“pick”;支持偶像不再說“我挺你”,而說“我給你打call”。有時候,英文代稱也會進一步衍生。比如,在《中國新說唱》中,吳亦凡帶火了“skr”。這個詞最早可以追溯到Hiphop音樂的起源——靈魂樂,James Brown當年就會在自己的表演樂中即興加入各種奇怪的叫聲。然而,粉絲們做出來的表情包卻利用了諧音,比如“熱skr人了”“你真skr小機靈鬼”。\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綜藝中的熱度擔當也成了網友造流行語的靈感來源。在《創造101》播出期間,楊超越帶火了“全村人的驕傲”等表述,而王菊更成了網友的“造詞神器”——“大菊不妙”“菊式大好”“菊內人”“菊外人”。在《變形計》中,城市少年王境澤到農村後,撂下狠話說:“就是餓死也不會喫東西。”沒想到幾個小時後啪啪打臉,不僅在農村家庭喫飯,還說了句:“真香。”於是,“真香”就成了流行語,表示某人預計的事情和最後的結果截然不同。\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綜藝衍生語中,有不少飯圈熱詞介入,具備跨語際傳播的特徵。比如,韓圈的“忙內”,指團隊中年齡最小的成員;“門面”,指偶像團體組閤中最出色的、公認外貌最佳的成員。歐美圈的“flop”,指專輯銷量遭遇滑鐵盧,後也引申爲明星人氣急速下降等。\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TgrsNGGYBeWV\" img_width=\"550\" img_height=\"495\" alt=\"上頭姐妹?水油平衡?網絡流行語更新越來越快,你懂嗎?\" inline=\"0\"\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難度高級\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拼音縮寫語\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如果說,劇集衍生語和綜藝衍生語,對於85後的人羣而言,聽完解釋還能勉強接受,用一用,感覺能跟上潮流,那麼,當“拼音縮寫”開始大面積進入00後網友的日常交際後,85後不服老都不行。\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拼音縮寫語”的飯圈屬性更加明顯。粉絲留言中,曝光頻率數一數二的詞一定要知道,比如“yxh”,它指的是營銷號,營銷號被網友認爲是有目的地傳播信息、消費明星,所以大部分網友提到營銷號的時候都帶有貶義。常規的拼音縮寫,聯繫語境,連蒙帶猜也不難,比如dbq(對不起)、xjj(小姐姐)、xswl(笑死我了)、sk(生快)、pyq(朋友圈)、bhys(不好意思)、sjb(神經病)、djll(頂級流量)……\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可怕的是,一些成語也成爲網友的取樣對象,要想看懂,沒點知識面和想象力還真不行。比如:xfxy(腥風血雨),“隔半年發次微博也能引發xfxy”;zqsg(真情實感),“這部劇讓我動了zqsg”。當然,方言也能被取樣。比如,xxj(小學雞),最早出自粵語,用於諷刺無聊的人,後來被粉絲引申出了“小可愛”的意思。用得比較多的還有yjgj(有句港句),即有句講句,意爲有一說一,有話直說。\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一些拼音、英文字母夾雜的表述,更讓人摸不着頭腦。比如“nbcs”是什麼意思?恐怕外國人也不知道這是nobody cares(沒人關心)的意思吧?\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專家說法\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語言自我更新和升級 \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strong\u003E是文化有活力的體現\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語言應用很難限制,面對層出不窮的娛樂流行語,學術界又有哪些主流觀點?研究流行語的錢珍老師對此做出解答。\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反映了語言的經濟原則\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羊城晚報:從語言學角度看,dbq、xjj、zqsg這種算詞麼?\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錢珍:學界對這類現象有一個描述,一般叫“網絡流行語”。嚴格來說,這種拼音縮寫不能稱爲詞。學術界對什麼是詞有嚴格的定義,詞是語言中最小的能夠獨立運用的、有讀音、有意義的語言單位。我們把dbq這類叫縮略語。\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羊城晚報:這類縮略語的流行,對以後語言詞彙更新趨勢會產生哪些影響?\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錢珍:一些流行語會進入全民使用的範圍,然後成爲共同語的一部分,而且以後的網絡流行語會越來越多。以前的網絡流行語,短句較多,而現在一般是短語,有從長到短的趨勢。這也反映了語言的經濟原則:人們都越來越“懶”了,能少打字就少打字。\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文化就是個“雜交系統”\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羊城晚報:娛樂圈流行語現象在文化上有哪些解讀?\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錢珍:新創造的詞彙或表達格式一直都很多,沒有門檻,人人皆可新創造一個詞,但是能傳播出去、流傳下來的很少。自媒體時代,巨大的傳播力量,使得新詞、新語的創造可以迅速被其他人知道並且使用,一批批新鮮表達層出不窮。\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羊城晚報:一些亞文化圈層的“黑話”出圈後被人們在生活中廣泛應用,這能不能理解成亞文化與主流文化的一種融合?\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錢珍:是的,這兩者之間一定會時不時互相“衝撞”一下。各種亞文化想要更大的地盤,其中的某些部分會被接納,進入主流文化。文化本身就是個來源各異、時代層疊的“雜交系統”。\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過度會造成“適應不良”\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羊城晚報:娛樂流行語這兩年的頻繁更新,是個特例現象麼?\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錢珍:現在新詞的擴散非常快。一個“表達”是有生命的,而現在“表達”的生命週期更短了,出生、擴散,然後繼續擴散或是被其他取代,都很快。我之前帶學生做過調查,比如某個年份的十大網絡流行語……以前是以年爲單位統計的,而現在感覺幾個月就要換一批流行語。\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羊城晚報:娛樂流行語的傳播,對社會文化發展有弊端嗎?\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錢珍:我們現在用的很多詞,都是歷史留存下來的流行語,比如,OK、革命。新詞層出不窮並被迅速擴散傳播,是文化有活力的表現。文化有活力,能自我更新和升級,總體是好事。不太好的是,越來越多的人追求新鮮表達的刺激,過度了可能會造成“適應不良”。也就是說,太多網絡流行語集中進入你的表述系統,可能別人會不懂你在說什麼。凡事都有一個適量原則。\u003C\u002Fp\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9061433759302151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