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信息司副司長吳勝武在會上指出,“2019年上半年,海外市場是我國光伏製造保持增長的主要驅動力,下半年,隨着補貼項目、平價項目相繼落地,國內市場有望恢復,預計2019年全年我國光伏製造業整體仍將保持平穩增長。\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王勃華分析,上半年我國光伏產品出口量同比增長主要得益於以下原因:一是隨着光伏產品價格持續下滑,海外企業經營狀況不佳,被迫停產或減產,製造業進一步向中國大陸集中,硅片產能遠不能滿足當地電池片產能需求,需依賴從中國大陸進口硅片、電池片等光伏產品。

"\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81Jwb5i0WbCw\" img_width=\"1020\" img_height=\"200\" alt=\"上半年我國光伏產業海外市場大放異彩\" inline=\"0\"\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9.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Wd0cOIHIWGcDw\" img_width=\"1020\" img_height=\"200\" alt=\"上半年我國光伏產業海外市場大放異彩\" inline=\"0\"\u003E\u003Cp\u003E“上半年我國光伏產業在海外市場可謂大放異彩”,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副理事長兼祕書長王勃華7月25日在“光伏行業2019年上半年發展回顧與下半年形勢展望”研討會上表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按照中國光伏行業協會最新出爐的數據,2019年上半年,我國光伏產品出口額達到106.1億美元,同比增長31.7%;其中硅片、電池片、組件出口額分別達到9.5億美元、6.6億美元和90億美元,硅片同比下降33.8%,電池片和組件則分別同比增長58.2%和45.1%。\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王勃華分析,上半年我國光伏產品出口量同比增長主要得益於以下原因:一是隨着光伏產品價格持續下滑,海外企業經營狀況不佳,被迫停產或減產,製造業進一步向中國大陸集中,硅片產能遠不能滿足當地電池片產能需求,需依賴從中國大陸進口硅片、電池片等光伏產品。二是新興市場快速崛起和歐洲市場的復甦拉動組件出口量,僅上半年,越南、烏克蘭光伏新增裝機超過1GW,墨西哥新增裝機約1GW;5月葡萄牙發佈將拍賣1.35GW的光伏項目;7月9日,法國發布對自用分佈式光伏免徵電力消費稅的公告,西班牙、意大利、瑞典和奧地利等國也正在進行相似的立法。\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王勃華介紹,“2019年上半年我國光伏產品出口至200多個國家和地區,對排名前十的國家和地區出口額佔總出口額的68.8%,同比下降3.6個百分點,集中度進一步降低。出口市場由亞洲爲中心轉向多元化的局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上述排名前十的國家和地區中亞洲國家4個、較同期減少2個;歐洲國家從去年同期的0增長到3個;拉美國家仍保持2個;大洋洲1個。同時,對歐洲市場的光伏產品出口額爲30.1億美元,同比增長29.2%。在歐洲市場中對荷蘭的光伏產品出口額最多,達11.9億美元,位居全球第二,同比增長5.9倍,佔我國光伏產品出口總額的11.2%。其主因是荷蘭推行有利於光伏應用的激勵政策,擁有阿姆斯特丹等貨物中轉港口,光伏組件可通過荷蘭中轉進入歐洲市場。\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對於全球光伏市場,彭博新能源財經高級分析師欒棟表示,預計今年全球光伏裝機爲123-149GW,吉瓦級市場多達19個。中國市場預計今年新增裝機超過1GW。競價成爲推動歐洲、中東、非洲市場增長的主要動力,去補貼成爲影響亞太地區市場的主要因素。\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欒棟還指出,“全球電站級項目仍佔多數,用戶側應用在快速增長,‘可再生能源+儲能’的應用模式逐漸成爲主流。儲能市場正在受到多方青睞,越來越多的國際大企業進入這個領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信息司副司長吳勝武在會上指出,“2019年上半年,海外市場是我國光伏製造保持增長的主要驅動力,下半年,隨着補貼項目、平價項目相繼落地,國內市場有望恢復,預計2019年全年我國光伏製造業整體仍將保持平穩增長。”\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針對光伏產業未來發展方面,吳勝武認爲,“平價過程中,光伏產業利潤率正面臨不可避免的持續下降,爲保證持續的研發和技術創新,業內併購重組將成爲常態。擁有技術積累優勢、管理制度優勢、生態品牌優勢的企業將脫穎而出。此外,我國光伏製造業雖在產業化規模和技術方面全球領先,但前沿性、顛覆性光伏技術研發整體積累不足,搶佔未來產業發展制高點能力不強;標準、檢測認證體系滯後,與我國產業規模全球領先的地位不符,亟須我光伏行業加強基礎理論與前沿技術研究、提升標準和檢測認證能力。”\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王勃華指出,“2019年光伏貿易爭端呈現新形勢。通過上半年發生的韓華新能源美國子公司、德國子公司指控中國兩家企業及歐洲RecGroup對其存在侵權行爲,可以看出,中國企業尤其要在高效鑄錠多晶硅專利、三柵線專利、準單晶硅相關專利等方面加強知識產權佈局。”\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更多光伏行業資訊請訪問https:\u002F\u002Fwww.solarbe.com\u002F查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中國貿易報\u003C\u002Fp\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9338137551634956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