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人身安全防護領域存在市場缺口\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專家對入局者提出三點質疑\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雖然人身安全領域的惡性事件層出不窮,但記者發現,傳統的安防領域中多爲企業級生意“玩家”,比如海威康視、大華等傳統的安防巨頭,商湯、曠世科技等獨角獸企業,他們大多聚焦視頻監控、公共安全服務。\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記者在淘寶上輸入“兒童手錶”關鍵詞,發現銷量最高的是一款咪咪兔兒童電話,這款手錶宣稱有GPS七重定位以及電子圍欄技術,可以通過基站定位採集數據,幫助家長遠程尋找孩子,月銷超4萬件。

"\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f8eiD4XbwqAk\" img_width=\"400\" img_height=\"253\" alt=\"一款配合App使用的智能防身報警器銷量上升\" inline=\"0\"\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f8eiX41maQYi\" img_width=\"400\" img_height=\"225\" alt=\"一款配合App使用的智能防身報警器銷量上升\" inline=\"0\"\u003E\u003Cp\u003E前不久,杭州淳安9歲女孩失聯事件轟動全國,引發社會關注。這起悲劇的發生,讓人格外關注個人的人身安全問題。網約車、上門家政等服務方式,雖然爲生活帶來了便捷,同時也加劇了安全隱患,導致人身安全威脅事件頻發。那麼,市場有關注到此類需求嗎?我們發現,傳統的安防領域中多爲企業級生意“玩家”,聚焦視頻監控、公共安全服務,在人身安全防護領域,依然存在巨大的市場缺口。\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兒童手錶是最早的入局者\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未來市場潛力依然巨大\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暑假是兒童人身安全事件多發、頻發的關鍵時期,爲了防止孩子走失,公安部於三年前的夏季建立了相關的信息系統——公安部兒童失蹤信息緊急發佈平臺“團圓”系統,最新數據顯示,該系統上線三年來,共發佈走失兒童信息3978條,找回3901名失蹤兒童,找回率達98%。\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這款系統由阿里巴巴提供技術開發,內置於微博、高德地圖、支付寶、淘寶、QQ 等超級App內,目前已有25家新媒體移動平臺接入了“團圓”系統,覆蓋的人羣達到9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一旦有孩子走失,這些App就會以小時爲單位,向用戶推送失蹤孩子的信息,每過去1小時推送半徑放大100公里,如果丟失3小時以上,則方圓500公里的設備都將收到推送消息。\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相較於這個公益“團圓”系統,針對兒童的定位防走失,兒童手錶在這方面做得更早。自打2007年兒童手錶誕生以來,“安全守護”就一直是兒童手錶最大的賣點,其內置的定位功能讓不少家長心甘情願地買單。\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記者在淘寶上輸入“兒童手錶”關鍵詞,發現銷量最高的是一款咪咪兔兒童電話,這款手錶宣稱有GPS七重定位以及電子圍欄技術,可以通過基站定位採集數據,幫助家長遠程尋找孩子,月銷超4萬件。\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這款兒童電話手錶在同類產品中價格偏低,售價僅98元,同類產品還有很多,包括華爲兒童手錶、小天才電話手錶等,售價從368元到1598元不等。360也於近日發佈了一款360兒童手錶新品,進一步在安全守護上做文章。據悉,這款手錶號稱內置了AI九重定位(GPS+北斗+GLONASS+基站+AGPS+WIFI+重力感應+拍照輔助+室內定位),可以在全國21個省市精準定位兒童的運行軌跡。\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記者在360兒童官方旗艦店看到,自7月16日這款手錶開售以來,售價699元活動價299.5元的該款手錶月銷已超4700餘件,很多用戶在評論中反映定位準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根據有關機構預測,兒童智能手錶銷量到2020年將突破5000萬塊,如果以350元\u002F塊的平均價格計算的話,市場規模將達175億元,未來的市場潛力巨大。\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智能防身報警器走紅\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預設好關鍵信息後能一鍵報警\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除了孩子,女性是另一個需要個人安全防護的“弱勢羣體”。有我在(北京)網絡科技有限公司開發的一款App“怕怕”,於2015年12月正式上線,旨在切入年輕女性的人身安全市場。\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怕怕創始人、CEO王東透露,“2015年,我們在做市場調研時發現,在人身安全領域,不管是軟件還是硬件,國內都是一片空白。”這是怕怕切入這個賽道的原因之一。\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雖然App上線時間較早,但真正迎來爆發是在去年。當時,因滴滴順風車管理不善,先後發生了“空姐遇害案”和“溫州樂清女生遇害案”。兩起案件的發生,讓怕怕的存在感大幅提升。“‘溫州事件’之後的兩天,我們App的下載量增長了大概幾十萬。”王東說。\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這款App的功能,可用“一鍵報警”四個字簡單概括。用戶在App中設置“緊急聯繫人”與防護時間,用戶如果遇到危險後未在防護時間內及時確認,App就會自動打電話給其緊急聯繫人(即一鍵報警),分享用戶的實時位置。\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與此同時,怕怕App還內置了僞裝語音、僞裝來電、防狼手電等功能,可以用於不同場景下的防護。\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售賣相關硬件是怕怕目前的盈利方式,他們自主研發了一款需配合App使用的怕怕智能防身報警器,售價99元。在淘寶上,這些報警器大多由代理商進行銷售,其中銷量最高的一家代理商月銷已超3000件。在買家評論裏,很多用戶寫道“希望永遠用不到它”,買下它但希望永遠用不到它,這或許就是怕怕智能防身報警器銷量不斷上漲的一大因素。\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怕怕CEO王東表示,怕怕智能防身報警器銷量已達10萬臺。未來,怕怕的收入來源還將包括針對用戶端提供的軟件增值服務,以及面向企業級的安全服務。\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和怕怕一樣,很多平臺也上線了人身安全防護功能。滴滴在順風車惡性事件發生後,App界面新增了安全中心模塊,可進行一鍵報警、行程分享和錄音保護等。小米也與怕怕展開合作,將其安全模塊嵌入到“小愛同學”智能語音交互系統的底層以及小米MIUI系統中。用戶可以先預設好關鍵詞,一旦危險發生,聽到指令的小米手機和小愛音箱就可以直接觸發報警。\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人身安全防護領域存在市場缺口\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專家對入局者提出三點質疑\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雖然人身安全領域的惡性事件層出不窮,但記者發現,傳統的安防領域中多爲企業級生意“玩家”,比如海威康視、大華等傳統的安防巨頭,商湯、曠世科技等獨角獸企業,他們大多聚焦視頻監控、公共安全服務。在人身安全防護領域,依然存在巨大的市場缺口,入局者並不多。\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究其原因,王東認爲,在人身安全防護領域,創業所需的資源較多,成本也很高。怕怕之所以能快速進入市場,背後離不開衆安保險、攜程、深圳位置網等股東爲其提供的便利。但對一般的創業團隊來說,如果想做好救援服務,需要專門組建一個龐大的團隊來處理應急事件,並不容易。\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南華大學經濟管理與法學學院副教授歐陽愛輝認爲,這些項目爲普通用戶提供安全服務,這從某個角度體現了當下我國安保服務的重要性。但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時代,這些智能化安保產品的運營也存在着幾個方面的問題。其一是它們能否起到有效的安保功能,必須確保它們是符合資質的相關企業研發出來並經過實踐檢驗的確有效的;其二是它們是否會造成用戶隱私信息的泄露,必須保證用戶資料信息和其他隱私不能被侵犯;其三是開發的智能化安保產品自身是否會被用戶用於不法目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正如傳統的防狼噴霧、防身電擊器會給他人帶來傷害一樣,這些新開發的智能化安保產品如果得不到有效監管,也會對社會造成危害。”歐陽愛輝表示。\u003C\u002Fp\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9247147453121035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