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时常有一种感觉,当了父母后,焦虑越来越多,为什么呢?

看看这些问题,就明白了:

孩子长大后,越来越不听你的管教,怎么办?

孩子学习上不来,成绩不好,怎么办?

孩子太情绪化,喜怒无常,怎么办?

孩子记性差,智力一般,和其他孩子相比要差一大截,怎么办?

这些问题,一开始我也找不到很好的解决办法,于是开始不断地关注各种各样的育儿话题,学习各种育儿的知识,但这些来自四面八方的干货像潮水般涌过来,家长群里爸妈们真挚的建议让我有点无所适从,很快便迷失了方向。

为啥孩子问题这么多?没掌握这种“内功心法”,只会让你变得焦虑

迷失了方向

有时我在想,自己获取到的这些信息不能说没有用,但是量多而杂,太碎片化,有没有一种方法,就像武侠片中所提到的内功心法,只要掌握了要领,就可以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呢?

毕竟在处理孩子的问题上,快速、高效地解决问题绝对比拖拉没结果的处理方式要好得多。

后来经过不断的找寻,终于结合自己的经验找到了解决方法,那就是:运用大脑思考原理,实现高质量的家庭教育。

01

什么是大脑思考原理?

大脑思考原理和思考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在明白思考原理前,我们先来看看什么是思考。

为啥孩子问题这么多?没掌握这种“内功心法”,只会让你变得焦虑

思考是什么

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心理学教授威林厄姆,在《为什么孩子不喜欢上学》书中曾给出了思考的概念:

思考是把周边环境和长期记忆的信息用新的方法在工作记忆中组合发生的。

所以,所谓的大脑思考原理,说简单点,就是思考是怎么发生的。

从威林厄姆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到,思考至少应该包含三个方面的信息:

第一, 环境

第二, 记忆

第三, 组合

这三者相互配合,就产生了思考。

有人也许会说,这对教育孩子有用吗?

其实,大脑的思考原理,适用于任何人,只要大脑开始思考,它就开始工作了,不过,孩子的思维虽然还没有完全成熟,但是完全符合这个原理,要想获得高质量的亲子教育,这可是不错的“内功心法”。

02

思考原理具体的应用

下面,我们从三个方面来看看这种思考原理是如何与实际相结合的。

第一,亲子沟通

我们都知道,玩是孩子的天性。假定你的孩子正和他的小伙伴一起玩得很开心的时候,你让他回去写作业或做其它事情,他会愿意吗?

我想答案不言而喻:他肯定不愿意,无论你怎样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都是白搭,哪怕你来了脾气,你开始拽孩子,孩子可能也会不甘示弱,反过来与你叫板。

这种尴尬的局面,我遇到过多次,以前就一怒之下,不管他了,但现在想来,这并不是解决之道,只不过是逞一时之气而已。

怎么办?

可以试试这种大脑思考原理,与孩子尝试沟通。

为啥孩子问题这么多?没掌握这种“内功心法”,只会让你变得焦虑

大脑思考原理

正如我们刚才所提到的,大脑思考原理包含3个方面的信息,我们可以利用一下。

一、先看看孩子记忆中会有哪些信息

平常如果我们经常做亲子阅读或孩子有自主阅读习惯的话,孩子脑子里肯定存储过不少的故事,比如,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等等,他们肯定对这些故事印象深刻。

二、环境信息

当你与孩子发生冲突的时候,可以在周围环境里,找出与孩子记忆中那些故事能联系上的内容,做环境信息。

三、记忆与环境相互配合,引发孩子思考,引导他做出我们期望的行为。

比如,有一次,我和孩子一起看一步教育电影,当时到得比较早,离开场还有一个小时,于是我们决定先到附近的商场逛逛。可到了商场,里面实在是太热闹了,购物的、游玩的,应有尽有。

很快,孩子便被商场的电动游戏吸引了,我答应他玩几盘,可是,他玩得太投入了,一晃四十多分钟就过去了,离电影开场只有约十分钟的样子,我便对他说,“电影要开始了,我们该走了。”

可是,他正玩得投入,怎么都不肯走。于是,我开始想办法。突然,我留意到墙面上的钟,恰好他玩完了这局,利用这个间隙,我对孩子说 ”还记得昨天看的《幸运的米拉》吗?它是个磨蹭鬼,经常出什么问题?”,“迟到,不守时”,孩子接着说。“那你要不要做它?”

“不要,它不守时,大家都不喜欢它。”

“那现在电影要开演了,你想成为那个不守时的米拉吗?”

为啥孩子问题这么多?没掌握这种“内功心法”,只会让你变得焦虑

不守时

孩子马上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于是拉着我快速往电影院飞奔,最后在电影开始的前一分钟到达目的地,顺利进场。

事情很简单,这里我就用了思考原理。

通过现实环境中的时钟,让我联想到了昨天与孩子一起共度的绘本,而绘本中米拉懒惰,不守时,浪费时间的形象,让人记忆犹新,而这点也是我让孩子自己看完后总结出来的,所以他肯定印象深刻。

当时间和绘本一结合,孩子意识到自己可能即将成为米拉,于是便快速地和我到了影院。

这个故事,给了我一个启示,那就是孩子都是喜欢看故事,听故事的,而这就是我们跟孩子沟通的法宝。只有把孩子引导到他熟悉的情节与环境,就能与之更有效地沟通。之后,只要陪孩子一起看书,我都会挑选那些对孩子有启发,有教育意义的故事书或动画片,那些和现实联系比较紧密的场景我都会默默地记在心里。

二、培养和激发孩子的想象力

人与其他动物的区别,除了会直立行走外,最主要的是他有想象力,通过这种想象力,我们可以去想象那些现实中不存在的东西。

这点在孩子的思维培养中是很重要的。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过:想象是创造的。轻浮的想象决不能产生有价值的作品。

可如何利用大脑·,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呢?

为啥孩子问题这么多?没掌握这种“内功心法”,只会让你变得焦虑

想象力

说到这想象力,需要我们能根据现有已经存在的事务,去联想那不存在的事物,并且能建立起两个事物间的共通点,这点和上面提到的大脑的思考原理有点类似,而两个事物间联想跨度越大,激发想象力的效果就越好。

比如,我带孩子玩乐高时,发现乐高非常的神奇,搭建的造型特别多,当孩子搭建了一个城堡后,我试着问他,“你搭这么高,人怎么下来呢?没有门吗?” 他想了一下,立马通过其他模块,从城堡高处引出一个很长的滑梯出来,然后他还把小汽车等放上去,让它们顺着坡道滑下去,虽然滑梯造型拙劣,但我不得不佩服他的想象力了,连忙问他:“你怎么想到的?”

他说,“昨天咱们不是看了哈利波特魔法城堡吗?里面有下楼的梯子,我就想到了玩的滑梯,做成这种形状。”

当然,这只是很简单的额生活场景来激发孩子想象力,其实想象力可以无限扩展,特别是当孩子思路比较开阔时,可以顺着孩子的思路,继续启发他去想象。

为啥孩子问题这么多?没掌握这种“内功心法”,只会让你变得焦虑

顺着孩子思路,激发他的想象

所以,你看,通过一次次地把环境信息和已有信息联系起来,当这种次数很多时,就会实现思维螺旋式的升上,完成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你要相信,勤于思考,特别是启发,引导式的,会不断提升孩子的技能,而技能提升后,也会让思考不断进行下去。掌握大脑思考原理,让孩子学会拥有独立的思维与判断执行力,远比现在考个好分数要重要得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