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這兩天看了《都挺好》,昨晚的兩集,解氣!但還不夠。

最討厭蘇大強的,就是家人吵架時,他那副“我什麼都不知道,跟我沒關係”的表情。

(穩住,他還會出現)

簡直更新了我對一個“父親”能有多糟糕的全部想象,分分鐘想給他做十幾二十個表情包,發來全網黑他。

不過話說,表情包也真不是想做就能做的,關鍵要看“顏藝”夠不夠厲害。

“顏藝”是從日語中翻譯過來的,原詞是“顏芸”,指的是“表情(臉部)的藝術”。可以理解爲演員爲表現角色,呈現出來誇張的表情變化。

有多誇張呢?有時甚至有點扭曲,比如這樣——

覺得好玩的人達到一定數量時,就會被做成表情包——

再當傳播人數呈指數增長時,還可能出現衍生品——

而具有表情包潛質的顏藝類型,梨覺得大概有如下3種——

1

面癱型

此“面癱”非彼“面癱”。想要成爲表情包,就不能是泯然衆人的面癱,必須要癱出高級、癱出水平。

大表情癱了,還有微表情,微表情也癱了,還有動作。總之,面上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內心波瀾壯闊洶湧澎湃驚濤駭浪——才能透過屏幕,表達清楚迂迴婉轉蕩氣迴腸的複雜情感。

“哇,唱得真是太好了!是我在夢裏都沒聽過的那種好。”

“我不歡迎你,但還是可以請你喝杯茶。”

“嗯,這反應有戲,那我就可以繼續編了。”

(老婆死了,我要一個人住在舊房子裏。)

“啊呀呀呀呀呀呼吸困難,我不行了。”

(老婆死了,兒子要接我去美國住大house。)

“嘿!我又好了!”

“就這?呵,小樣…”

“哦。”

“其實,我是一個殺人不眨眼的殺手。”

“但是特效實在是太刺眼了。”

“我改成沒有感情的殺手吧。”

2

咆哮型

相對於“面癱”,“咆哮”便是幾乎將全身細胞的活力,都集中在臉上,“童年陰影”系列多是從這個類型裏來的。表情必須誇張到可遇不可求,但即將溢出屏幕的滿腔熱血卻是空前經典。

有的放矢的咆哮,並不是普通的大喊大叫、盲目激動。情緒的方向、精度和準度都必須得宜;情緒的輕重、深度和廣度都必須到位。

多數時候,甚至可以憑君想象,配什麼臺詞都合理得天衣無縫。

“你!看我臉上的地形圖,是不是像極了愛情啊?嗯?”

“讓我來!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嘿嘿,我在這兒呢…”

“我。來。了。。。。。。”

“我要睡覺!你懂不懂!”

“不懂!那,我,就,打~~~~~~死你!”

“呼。呼。呼。我現在氣瘋了,歇會兒再跟你道歉。”

極爲精準的咆哮,是除了配套臺詞,其他任何多餘解釋和配文,都不及其萬一的。這樣的表演,百年一遇,千載難逢,多一分則贅,少一分則缺。

3

失智型

如果說“咆哮型”的誇張表演,是精準地放大某種情緒將觀衆一把拉入了情節,那麼“失智型”則因爲想用一個表情詮釋的情緒實在太多,最後如同失了智。

這種類型的表演很容易讓觀衆被一種微妙的錯位感包裹——我大概知道你要表達的意思,但看起來我好像誤會了你。

功力十級只用三分叫做技巧,功力三級卻用盡十二分力持續釋放,那是胡來。

此刻我又活潑又機靈,還要是一個不按牌理出牌的小流氓。

此刻擁有驚人音樂天賦的女孩,因爲童年的不快經歷,要在電梯裏幽閉恐懼症發作。

隔壁可雲不想被超越趕來發了一封律師函…

此刻初出茅廬的少女偵探,要單純要可愛,還要有一些關於懷春!

後來她還要表現一下驚喜…

“此刻的我,夾雜着傷心、委屈、難過、痛苦、不甘、不捨…還要配合被雨點精準擊中的劉海演出。你讀懂我要表達的情感了嗎?”

此刻深夜,苦悶的公主,要苦悶,還要佯裝開心。喫到了一碗麪,需要感嘆實在太好喫了!

好喫的程度,跟我眼珠子露出的比例,成正比。

此刻憤怒的富二代,不解、不甘、不情、不願,還要傷心難過地質問女友菩薩的感受!

菩薩並不想知道並委派了一個張學友前來溝通…

此刻…阿西吧,zhei詞兒怎麼這麼難又錯了!再來一遍321走!

”顏藝“表現千千萬,有的看來賞心悅目,有的令人目不忍視。

老話說得好哇,每一個世代都有每一個世代的相處方式,表演的門檻可以越來越低,播放的倍速就能越來越快。

師承一派的滅絕師太和周芷若,用同樣的方法來表現,會怎麼樣?

會比較高清。

哈哈哈

編輯:Tsing

撰文:Tsing

圖片爲影視劇網絡截圖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評論區歡迎提名錶情包靈魂人物

不過可以先點個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