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b7dc900ad9d644a1bd52e73b718716d5\" img_width=\"1080\" img_height=\"221\" alt=\"哪吒歸來,拯救這個夏天\"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哪吒是中國動畫史的經典形象,1979年的《哪吒鬧海》是一代經典,集滿了美影廠時代動畫大製作的要素——神話題材、場面宏大、衝突激烈。\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9.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af6821af0a6e4ab7b3cd57712d5bff0a\" img_width=\"1080\" img_height=\"714\" alt=\"哪吒歸來,拯救這個夏天\"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葫蘆兄弟》(圖\u002F圖蟲創意)\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985年到1994年,中國動畫從大熒幕走向了電視屏幕,《葫蘆兄弟》無疑是這個時代最有代表性的作品,《邋遢大王奇遇記》《舒克和貝塔》也有一定的影響力。

"\u003Cdiv\u003E\u003Cp\u003E冰川思享號特約撰稿 | 關不羽\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魔童降世》,哪吒歸來,點燃了暑期檔的大屏幕。截至發稿,上映才四天的國產動畫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綜合票房已達8.02億元。\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b3f1ed59c35244aa95cbff2693e675ee\" img_width=\"690\" img_height=\"423\" alt=\"哪吒歸來,拯救這個夏天\"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有評論說,哪吒是逆天改命,中國動畫也要逆天改命。這一評論用心雖好,確實對中國動畫發展歷程缺乏瞭解吧。中國動畫誕生時是光彩熠熠的“靈丸”,而不是灰頭土臉的“魔丸”。雖然經蒙塵,也難掩輝煌。\u003C\u002Fp\u003E\u003Ch1\u003E\u003Cstrong\u003E01\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h1\u003E\u003Ch1\u003E\u003Cstrong\u003E曾經輝煌\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h1\u003E\u003Cp\u003E中國第一部動畫誕生於1926年,比世界第一部動畫片的誕生只晚了20年。\u003Cstrong\u003E中國動畫不僅起步早,而且起點高。\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40年代由萬氏兄弟製作的《鐵扇公主》,是亞洲第一部有聲動畫長片,收穫了很多國際讚譽。\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950年到1966年,是中國動畫片的黃金時代。《大鬧天宮》《小鯉魚跳龍門》《驕傲的將軍》《漁童》《孔雀公主》等佳作頻出,蜚聲海外。今天60後、70後應該對這些作品耳熟能詳。\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977年到1985年,中國動畫片進入復甦的白銀時代。白銀時代的第一個高潮是1979年的《哪吒鬧海》,這是中國第一部寬銀幕長篇動畫。場面宏大絢麗、人物精美、情節緊湊緊張。1983年的《天書奇譚》則是白銀時代的收官力作,取材於較爲冷僻的古典小說《平妖記》,沒有西遊、封神等大IP加持,卻也是風靡一時。\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此外,還有《三個和尚》、《阿凡提》系列、《黑貓警長》系列,是很多人的童年記憶。\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9.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af6821af0a6e4ab7b3cd57712d5bff0a\" img_width=\"1080\" img_height=\"714\" alt=\"哪吒歸來,拯救這個夏天\"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葫蘆兄弟》(圖\u002F圖蟲創意)\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985年到1994年,中國動畫從大熒幕走向了電視屏幕,《葫蘆兄弟》無疑是這個時代最有代表性的作品,《邋遢大王奇遇記》《舒克和貝塔》也有一定的影響力。\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三代中國動畫,有着共同的製作機制。以上海美影廠爲代表的國家制作,保證了中國動畫的高超質量。\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十年磨一刃的精工細作,木偶、剪紙、泥塑、水墨畫等各種藝術技法的應用,讓中國動畫更具藝術品位。\u003C\u002Fstrong\u003E黃金時代的《牧笛》與白銀時代的《鹿鈴》採用的水墨技法,讓每一幀畫面都充滿了優雅之美。《葫蘆兄弟》的剪紙風格,則體現了了中國民間藝術生動活潑的情趣。《九色鹿》讓敦煌壁畫在大銀幕上活了起來,絢爛華麗、風格獨特。這些作品都有超越時代的藝術價值。\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老一代中國動畫人,創造的不僅是供孩子們娛樂的影視作品,也是優質的藝術經典。他們的貢獻應該永遠被紀念。\u003C\u002Fp\u003E\u003Ch1\u003E\u003Cstrong\u003E02\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h1\u003E\u003Ch1\u003E\u003Cstrong\u003E沉寂與曲折\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h1\u003E\u003Cp\u003E1993年後,隨着進口動畫片進入中國,國產動畫片進入了低谷。葫蘆兄弟見證了“美影廠”製作的最後興衰。至今還有很多聲音,把中國動畫的衰落歸咎於進口動畫片搶佔了市場,這多少有些片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美影廠”製作固然可以保證精品迭出,但是這一機制的固有缺陷也很明顯。美影廠力求精工細作,對大熒幕動畫和動畫藝術短片的製作是很有利的,但是電視普及的時代更需要長篇系列作品。\u003Cstrong\u003E雖然都是動畫作品,但是兩種產品的定位、製作方式有着天壤之別。\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而國營廠的決策遲鈍、投資不足,導致了難以適應電視時代的工業化製作要求。《葫蘆兄弟》製作了十三集,與海外成熟的電視動畫工業相比,產量上無法比肩。當時給人的印象就是,國產動畫雖好,翻來覆去就是那幾部,難免單調乏味。\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從這個角度講,《聖鬥士星矢》們搶走的不是《葫蘆兄弟》的觀衆,而是填補了“小兄弟們”留下的電視屏幕空白。\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這一局面下,唯一的出路是動畫製作工業化、產業化。\u003C\u002Fstrong\u003E可是長期以來,中國動畫片市場唯一的買家是電視臺,經濟模式單一,而國營製作機構本身就缺乏運營盈利的能力。供需雙方,都沒有推進工業化、產業化的足夠嘗試。至於動畫製作者,他們囿於體制,無法從版權中獲得合理的利益分享。十年前就傳出過“葫蘆娃之父”胡進慶先生的孫女和廠方對動畫手稿的版權之爭。在種種體制限制下,“美影廠”製作走向了終結。\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從2000年開始,政府發展動畫產業的產業政策刺激。由於政府提供的財政補貼重數量而不重質量,製作方扎堆上馬長篇鉅製,卻罔顧了質量。故事老套、人設粗糙,情節缺乏新意,據說胡慶進就曾批評過一些作品“大打出手、缺乏內涵”。一段時間內,“國產動畫”甚至成了粗製濫造的代名詞。客觀地說,粗製濫造的惡劣風氣至今還有殘餘的影響,而“國產動畫量產垃圾”的刻板印象影響更大。\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6364fb510e454110b27648ea89c38223\" img_width=\"945\" img_height=\"1123\" alt=\"哪吒歸來,拯救這個夏天\"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三國演義》是中日兩國合作製作的動畫片,由北京輝煌動畫、央視動畫與日本未來行星株式會社聯手打造。(圖\u002F網絡)\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唯一可稱收穫的是,中國動畫的工業化算是邁出了腳步。發展至今,大量“日本動畫”已經和“中國製造”合體,日方出題材和創意,中方出工業化製作。\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更爲關鍵的變化是出現於營銷渠道,網絡平臺的迅猛發展很快爲國產動畫提供了更爲市場化的播出渠道。\u003C\u002Fstrong\u003E當電視臺不再是唯一買家時,中國動畫受到的限制無疑放鬆了不少。而且,動畫產業進入互聯網圈子後,吸引投資的能力也有明顯改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不過,可能是“量產時代”的粗糙風氣在動畫連續劇領域的影響較大,電影大屏幕上的中國動畫重現輝煌的跡象更爲明顯。\u003C\u002Fp\u003E\u003Ch1\u003E\u003Cstrong\u003E03\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h1\u003E\u003Ch1\u003E\u003Cstrong\u003E哪吒歸來\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h1\u003E\u003Cp\u003E2015年的《西遊記之大聖歸來》成爲現象級事件,票房口碑都獲得了很好的成績。2016年的《大魚海棠》也獲得了不錯的評價,2017年《大護法》的成功又展現了中國動畫的內涵魅力,畫風另類、情節迷離的異色風格引人深思。\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經歷了相對平淡的2018年,《哪吒之魔童降世》來襲,瞬間爆燃。首日票房達1.37億元,在貓眼9.7、豆瓣8.8的評分也證明了觀衆的認可。\u003Cstrong\u003E票房與口碑雙獲豐收,很可能超越《大聖歸來》的成績——中國動畫電影產業的新標杆呼之欲出。\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b7dc900ad9d644a1bd52e73b718716d5\" img_width=\"1080\" img_height=\"221\" alt=\"哪吒歸來,拯救這個夏天\"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哪吒是中國動畫史的經典形象,1979年的《哪吒鬧海》是一代經典,集滿了美影廠時代動畫大製作的要素——神話題材、場面宏大、衝突激烈。\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世紀之交的量產時代,1999年出品了長達100集的《封神榜傳奇》,哪吒也是主角之一。這部“鉅作”比較粗糙,其中哪吒以青少年形象出現,造型被吐槽爲“聖鬥士”的翻版。\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03年的《哪吒傳奇》也長達了52集,比起《封神榜傳奇》更爲成功,儘管沒有什麼特別的亮點,但也算誠意之作。\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16年,又一部哪吒題材的動畫電影上映,那就是《我是哪吒》。這部作品的人物造型基本上是《哪吒鬧海》的風格延續,但是劇本情節讓人大跌眼鏡。故事的主線居然是龍宮的宮鬥陰謀,甚至還有誣陷哪吒殺死龍女的詭異情節。龍王的腦殼得進多少噸水,才能信一個胖娃娃殺害龍女?過於保守的人物造型與太“創新”的劇本,導致這部作品難以成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哪吒之魔童降世》放映之前,黑眼圈、鯊魚齒的“魔丸”哪吒很讓人捏把汗。《哪吒鬧海》裏年畫娃娃的可愛造型太深入人心了,而且經過了一代人童年回憶的《哪吒傳奇》強化,“醜化”成這樣的妖怪型“不良兒童”,風險不小。\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106217b8a6de4bc8b9f9eddb6c6934d3\" img_width=\"1080\" img_height=\"608\" alt=\"哪吒歸來,拯救這個夏天\"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哪吒之魔童降世》(圖\u002F網絡)\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但是,事實證明,沒有問題。醜、魔的形象緊扣情節,反襯出了哪吒真實一面的可愛,反差設定並不突兀。李靖的嚴父形象也豐富立體,更多了深邃的父愛。“與不公的命運抗爭”的主題挖掘發麪更是出彩,沒有說教,也沒有用力過猛,而是在劇中所有主要人物的身上都渲染着主題,從而營造了自然而深厚的悲劇色彩。\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雖然是一部親子向的動畫電影,但是豐富的意蘊對成年人而言也是極有感召力的。而“無厘頭”的喜劇風格,也可圈可點,一口川普的太乙真人擔當了搞笑主力,滑稽卻不猥瑣。特效、美工等技術問題對今天的中國動畫而言都不成什麼問題,《哪吒之魔童降世》在這方面沒有令觀衆失望。\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u003Cstrong\u003E這部作品的誕生說明中國動畫不缺創意,而缺誠意;不缺好故事,而缺打磨劇本的耐心;不缺技術,而缺值得用技術表達的主題。\u003C\u002Fstrong\u003E而最重要的,是要有完善的市場機制保護中國動畫的發展!拔苗助長只會走更多的彎路,而機制僵化則會導致這個優秀產業的萎靡不振。\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相應的是,中國動畫人一定要戒除浮躁,要相信天道酬勤,悉心製作的優秀產品會在市場獲得豐厚的回報。《魔童降世》兩年磨劇本、三年制作,僅哪吒造型設計了一百多版。如此鄭重創作的作品,值得一個票房冠軍!\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928102158336052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