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橫版動作遊戲,Ska Studios旗下的《鹽與避難所》在業內口碑獨樹一幟。這款和《黑暗之魂3》同樣發佈於2016年的遊戲,加上該作本身與魂類遊戲的相似,立馬就被貼上了“魂like”的標籤。但如果只是一個“魂like”遊戲,《鹽與避難所》顯然達不到眼下的成績。將2D橫版冒險和高難度硬核動作完美融合,再搭配獨特的故事背景、技能天賦、武器系統,這纔有了IGN的8.6評分。

救贖自我還是擁抱慾望——《鹽與避難所》簡單測評

IGN評分8.6,被世人認作是橫版動作遊戲代表作的遊戲,在國內恐怕需要一個十幾人的大團隊才能承接。但實際上,Ska Studios僅僅只有一個二人組,外加兩隻可愛的貓咪。James Silva負責編寫代碼,繪製圖形。平時還會彈彈吉他,覺得無聊了便毫不留情地逗一逗兩隻貓。James在十歲的時候就幻想能製作一部屬於自己的遊戲。在2001年時,他認爲自己的夢想就已經實現了,這對於許多普通人來說是難以想象的。他在這一年,製作了一款名爲Zombie Smashers X(殭屍破壞者)的遊戲。這款遊戲已經達到了他小時候決心要製作的遊戲的標準,因此他早早就實現了人生夢想。後面幾年,James又製作了幾款玩家寥寥無幾的遊戲,直到Ska Studios的代表作之一《The Dishwasher:Dead Samurai》。之後正如大家所看到了,James創作了《鹽與避難所》這款佳作。團隊的另一個成員是Michelle Silva。她在2011年加入了這個團隊,James親切地稱她爲藝術獨角獸。她的藝術讓人讚歎不已,同時她遊刃有餘地進行着公關、社區管理和產品銷售。擁有美術學士學位的她,是作爲一名自由藝術家和遊戲測評師而開啓的遊戲職業生涯。James的代表作《The Dishwasher:Dead Samurai》,就是經由她手測評的。

救贖自我還是擁抱慾望——《鹽與避難所》簡單測評

除了團隊中的兩位精英分子外,吉祥物也尤爲重要。在Ska Studios就是兩隻貓Neko和Gato了,這兩隻懶散的肥貓,見證了《鹽與避難所》等精品遊戲誕生的全過程。

那麼Ska Studios這樣一個二人組的小作坊製作的《鹽與避難所》究竟如何呢?先從這一作的背景故事說起吧。遊戲製作人一開始想告訴我們,這遊戲的目的很簡單,就是救出公主。跟二三十年前的《超級馬里奧》有着同樣的目的。總之,就是先給玩家們一個向右走下去的動力。但如果遊戲通關了,玩家們都不一定能發現所謂的公主。其實根本就沒有公主,或者說人人都是公主(開個玩笑)。原來,遊戲主人公一開始要救公主這件事本身就是一個騙局,目的就是爲了讓主人公來到這座光怪陸離的島上。玩家們在擊敗各類小怪後,會看到有白色的粉末出現。這就是這作中地位猶如金幣的東西,鹽。事實上,這整個島嶼的所有生物都是由鹽而生。鹽就是所有生物的靈魂,然而由鹽而生的生物在這個世界是低賤的。即使是這個世界的創始神——無名神,也同樣是由鹽而生。

救贖自我還是擁抱慾望——《鹽與避難所》簡單測評

真正的神是由光而生的。光是由多彩的顏色組成,而這個鹽的世界,卻是一望無垠的黑白色。無名神爲了變成真正的神,就只能爲這個世界添加色彩。而他的做法就是將這個世界中的其他部分毫無保留的攬入這個小島上。然後,明明本該分佈在世界各地的名勝古蹟,卻統統出現在了這座鹽之島嶼。就這樣,島嶼上有了風暴堡壘,有了塵沙靈塔,有了暹羅大湖,有了牢籠紅館,這些本該分佈世界各地的建築匯聚在鹽之島嶼,成爲了阻擋主人公尋求“公主”的障礙。在這位瘋魔成性的無名神高壓的統治下,這座島的人民們不得不尋求心靈的慰藉,於是就有了各種信仰。

救贖自我還是擁抱慾望——《鹽與避難所》簡單測評

最負盛名的當屬三聖靈和德瓦拉女神教了。三聖靈似乎是島上的主流信仰。跟咱們現實中的三權分立很像,國王代表權利,騎士代表力量,法官代表智慧。但是誰能想到,即使這座島上萬人敬仰的三聖,也依然抵擋不了無名神的精神污染。三聖是遊戲後期中的隱藏BOSS,玩家發現他們時,三聖已經是如同行屍走肉般的存在了。

救贖自我還是擁抱慾望——《鹽與避難所》簡單測評

而德瓦拉女神教雖然是正面的教派,但是由於其他勢力的打壓,信仰的人非常少,而且相應地在遊戲中德瓦拉女神教比其他教派更弱。

遊戲的結局非常有意思。玩家在擊敗無名神後,會有兩種選擇。一種是跳到井底成功獲得自由,回到有色彩的世界,救贖自我。另一種選擇是擁抱慾望,拿到無名神的頭盔等裝備,取而代之,去折磨新的一批遇難者。不過這兩個結局幾乎都不影響下一週目的進行。

遊戲背景大致如此,同黑暗之魂類似,遊戲中只是給出故事的一些微弱線索,想了解背景全貌只能依靠聯想和衆多遊戲外的資料文獻了。這裏再聊聊遊戲中優秀的職業、裝備、天賦加點等系統。

救贖自我還是擁抱慾望——《鹽與避難所》簡單測評

同黑暗之魂類似,遊戲開始時玩家雖然可以選各種不同的職業,但只是初始幾點天賦以及裝備不同而已,後面玩家究竟是玩的什麼職業,主要還是看玩家的加點方向。《鹽與避難所》中的加點系統,是一張延伸極廣的拓撲結構圖。

救贖自我還是擁抱慾望——《鹽與避難所》簡單測評

除了法師和牧師的加點方向一路走到黑以外,其他加點基本都是可以隨時產生聯繫的。比如盜賊加點,加到分支處時也可以選擇爲獵人能力加一些點。正是這豐富可選的加點方式,並以此決定職業和技能的系統,讓《鹽與避難所》的可玩度相當高。能通關一次的玩家基本上肯定會玩一下二週目三週目。第一次通關可能需要十幾個小時,但是到後面熟練了,可能只用五個小時就可以通關一次了。武器方面,雖然沒有獨特的天賦加點優秀,但同樣可圈可點。

救贖自我還是擁抱慾望——《鹽與避難所》簡單測評

《鹽與避難所》中有一把前期就可以拿到的神器,那就是大劍了。“大劍在手,天下我有”,只要拿到這把武器,基本就是簡單模式了。所以也有玩家抱怨《鹽與避難所》中武器的不平衡。但實際上,這其實是並不影響的。因爲真正愛挑戰的玩家,肯定不會滿足於用最簡單的武器通關。在每一代黑暗之魂中,幾乎都有一兩件各方面都碾壓的神器,比如一代的黑騎士戟,二代前期的巨劍後期的冰刺,三代“臭名昭著”的流放者大刀。所以《鹽與避難所》作爲一個借鑑黑暗之魂的遊戲,有一件神器並不過分。至於爲什麼大劍是遊戲中的神器,就要提到“一寸長一寸強”這個道理了。現實中總是如此的,所以古代士兵大多配備長槍長戈,刀和劍只是武俠中比較常見。但遊戲中爲了平衡,長的武器一般要傷害低點,或者動作慢點,否則短武器就沒有空間了。而大劍就是《鹽與避難所》中打破這一平衡的武器,攻擊範圍大,動作優秀,傷害還很高。還好即使不用大劍,也有成批強力武器。玩盜賊的,光是初始的匕首就足以通關。玩長槍的,虛影遊擊槍是後期標配。弓箭手雖然有點特意挑戰難度,但一樣是可以通關的。法師更不用說了,各個時期不同法杖相伴,官方還特意準備了“甘道夫”玩法的魔力使選擇,可以同時使用冷兵器和魔法。跟黑暗之魂系列一樣,遊戲中也有武器單持和雙持的不同玩法。這在玩盜賊時的體驗是最明顯的。一般來說,單持攻速更快但單次傷害會更低,雙持則傷害更高但動作慢。而且單持和雙持能使用的技能也是不一樣的。

另外,遊戲中的各類BOSS也很有特色,是近幾年很火的克蘇魯風格。在《鹽與避難所》中可以看到許多以“克拉肯”開頭的BOSS名字。比如拿着一把巨型砍刀的克拉肯獨眼巨怪,能噴火的克拉肯巨龍。

救贖自我還是擁抱慾望——《鹽與避難所》簡單測評

克拉肯是克蘇魯體系中的一種巨型觸手怪,在動漫海賊王中也有這個形象。除了這些海怪,遊戲中還有一種BOSS是有很深背景的。比如塵沙靈塔的BOSS乾涸之王,就是因爲聽信的無名神的鬼話才自甘墮落。暹羅湖的大湖巫女以及她的姐姐則是爲了自己的實驗心甘情願爲無名神效力。遊戲在隱藏boss這方面的設定也很不錯。空島中的BOSS暗殺者馬爾,可能很多玩家都沒找到或者是看了攻略才知道的。此外,三聖BOSS也不是很好找。黃金教誓約處後面的BOSS,雖然好找但肯定也有玩家錯過了。

《鹽與避難所》的缺點也是很明顯的。畫面偏陰暗,玩多了會感覺壓抑。而且遊戲中沒有地圖的概念,對於一些路癡玩家不太友好。另外,雖然可以在各種武器、天賦的說明上看出一點劇情,但不得不說劇情還是很薄弱的。如果不發掘,就幾乎知曉不了任何劇情,成了純粹一個闖關遊戲了。

最後,不得不提的一點是,《鹽與避難所》的大小居然只有500M不到。如此內容豐富的遊戲,卻只要幾分鐘就可以快速下載下來,非常方便。所以,如果對這款類黑魂橫版遊戲感興趣的讀者,不妨下載下來試試。比起那些動不動十幾G的遊戲,嘗試這款遊戲的成本低多了。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