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器 塑大匠

衢州中专:在学生心中烙上红色印记

衢州作为南孔圣地、有礼之城,拥有得天独厚的德育优势,把历史赠予我们的南孔文化传承好、把未来交托我们的育人任务承担好,是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

近年来,衢州中专深化和改进学生德育工作,实施“红蓝工程”,将德育工作与技能人才培养有机融为一体,在学生心中烙上红色印记,让学生身上铸有蓝领品质,探索出一条“中职特色、学校特质”的德育实践之路,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重重落地。

凝练“器质教育”育人理念 校园向美而行

暑假马上要过去一半了,衢州中专电商专业的学生们正忙着在学校校企合作的基地里参加社会实践,运营新媒体,参与产品营销,忙得热火朝天。他们的团队以公司“小组”的形式进行,而这个公司,则是衢州中专为学生成立的、由学生自己运营的阳光文化传播公司。

在阳光文化传播公司里,学生产生开展某项活动的创意,向“公司”提交活动策划书,“公司”考察后审批项目,并协助通过审批项目的策划人完善活动方案、设计活动徽标、招聘面试工作人员、举行新闻发布会,随后由活动策划者及合作者独立组织活动,“公司”派员全程“监理”,并负责活动宣传。

“经过多年实践,我们已经形成了文化艺术节、技能节、秋季运动会、暑期三下乡、社区志愿服务、励志歌曲合唱大赛、阳光男孩女孩评选等十大品牌活动,校园文化生活多姿多彩。”衢州中专阳光文化传播公司负责人徐清老师告诉记者,这是在学校“器质教育”育人理念下的学生管理尝试,多年来成效尚佳。

衢州中专校长余雨生介绍,学校“器质教育”的育人理念,即“善用器、创造器、成大器”,“善用器”是指学生通过在校3年学习,能够熟练使用专业工具,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创造器”是指学生通过一定时间的学习,能够利用自己的智慧和技能,创造出自己的作品;“成大器”是指学生通过学习与锤炼,成长为爱党爱国、立志报效祖国的有用之才。

“在这样的育人理念下,我们实施了‘红蓝工程’。”余雨生介绍,“红色工程”,即以思想政治和理想信念教育为主要内容,引领学生爱党爱国,传承红色基因;“蓝色工程”,即重视学生技能教育,引导学生涵养工匠创新、专业精神和职业精神,争当高素质技术蓝领。

“衢州中专的‘红蓝工程’,将德育与技能培养融为一体,在学生心中烙上红色印记,让学生身上铸有蓝领品质,培养拥护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红色蓝领’,创新性地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到实处。”余雨生表示。

“红蓝工程”声名鹊起 “红色蓝领”走向全国

今年1月,衢州中专会计专业学生徐凯卉入选全国2018年度“最美中职生”,而这已经是衢州中专学子连续第四年蝉联“全国最美中职生”,也是浙江省唯一一所连续四年上榜的学校。

“我觉得这与学校里的氛围密不可分。”徐凯卉说,学校每周一次的爱国礼、每年一次的红歌大赛等,给学生绘就耳濡目染的红色画卷;中专还将学校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组建周末导游、礼仪服务、彩色广场、小红帽维修、信安湖守望者、文明劝导、英烈巡护、“三下乡”等20余支志愿服务队,开展校内外志愿服务,每年参与志愿服务4000人次以上,引导学生争当红色志愿者,承担社会责任。

在这样的环境下,学校不断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每个学部均成立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习小组、时政社团,党校、团校定期开班,传授先进思想;毕业生遍布衢州各行各业,省市级专业技术能手、青年岗位能手,“衢州百工”、劳动模范频现,还走出了全国“最美中职生”标兵1人,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1人,全国“最美中职生”4人。

经过不懈努力和不断创新,衢州中专“红蓝工程”声名鹊起,红蓝品牌效益显现。

2017年,“中专红·蓝”入选浙江省中职德育品牌项目;2018年,“中专红”被评为衢州市中小学“一校一品”党建特色品牌,获授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中学生志愿服务示范学校等荣誉;今年,学校入选全国职业院校学生管理50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