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這其實從另外一個角度反映了雲服務市場的競爭有多激烈,就連位列市場份額第一的用友都需要不斷地往企業級雲服務砸錢,更何況其他的一些企業呢。\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485fdc99b11640a993e1e42b9233863f\" img_width=\"665\" img_height=\"460\" alt=\"30歲用友的焦慮:加速雲端奔跑 如何與阿里雲、騰訊雲角逐\"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據財報顯示,用友2018年全年實現營業收入77. 03 億元,同比增長21.4%。

"\u003Cdiv\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作者:夏天\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審校:一條輝\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來源:GPLP犀牛財經(ID:gplpcn)\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ccfdd3128de64b93b1ff1d8e89182fb8\" img_width=\"940\" img_height=\"629\" alt=\"30歲用友的焦慮:加速雲端奔跑 如何與阿里雲、騰訊雲角逐\"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企業級雲服務如火如荼。\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隨着2C市場的日益飽和,很多投資機構都將目光轉向企業級市場,阿里、騰訊這些互聯網巨頭紛紛進入企業級市場,企業互聯網又再次被點燃。\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作爲傳統軟件時代的巨頭用友自然也早早進行了轉型,對於像金蝶、用友這樣傳統的軟件公司而言,向全面雲化轉型不是一種選擇,而是未來繼續生存和發展的唯一出路。\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988年,用友從做財務軟件開始,1998年開始進入企業管理軟件與服務領域,爲企業提供ERP軟件、集團管理軟件、人力資源管理軟件等。雖然2010年用友就進入雲計算市場進行了探索,但是直到2016年才正式宣佈進入“企業互聯網服務”的3.0時代。\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但事實上,用友在企業級市場的發展也並非一帆風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用友雲服務何時能盈利?\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從賽迪顧問最新發布的《2017-2018年中國公有云市場研究年度報告》看,用友在中國公有云SaaS市場排名中位列第一,但市場份額只有5.7%。這說明中國的SaaS市場不存在真正意義上的巨頭,也沒有到達成熟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市場份額不佔優勢,意味着其營收也不理想,想想阿里在公有云的市場砸了多少億才做到了43%的市場份額。\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485fdc99b11640a993e1e42b9233863f\" img_width=\"665\" img_height=\"460\" alt=\"30歲用友的焦慮:加速雲端奔跑 如何與阿里雲、騰訊雲角逐\"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據財報顯示,用友2018年全年實現營業收入77. 03 億元,同比增長21.4%;淨利潤爲6. 12 億元,同比增長57.3%;軟件業務收入55. 79 億元;雲服務業務收入20. 94 億元,其中雲服務業務(不含金融雲服務業務)收入8. 51 億元,同比增長108.0%。\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從這個數據來看,用友在雲服務市場的進擊勢頭可謂是迅猛,但是看用友2018年的淨利率只有11%,其核心淨利率僅僅只有6%,這和上面兩位數的增長率來看顯得是那麼格格不入。\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0fc559f460d94975927341418ccfdebc\" img_width=\"631\" img_height=\"204\" alt=\"30歲用友的焦慮:加速雲端奔跑 如何與阿里雲、騰訊雲角逐\"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另外,其銷售費用和管理費用可都是兩位數的在增長,分別爲16.3%和19.6%,而且從財報中可以看出,雖然其營業收入增長了21.4%,但是其營業成本的的增長遠高於營業收入。\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這其實從另外一個角度反映了雲服務市場的競爭有多激烈,就連位列市場份額第一的用友都需要不斷地往企業級雲服務砸錢,更何況其他的一些企業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另外,在用友2018年的財報中,用友並未公佈其雲服務的毛利率和淨利率等情況,那就不難猜測,用友在雲服務方面還處於虧損狀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雖然,從目前來看,用友已經成爲中國公有云SaaS市場的“一哥”,但是距離成爲巨頭還得且努力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角逐阿里、騰訊,用友的優勢何在?\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與阿里巴巴和騰訊這些互聯網巨頭相比,用友多年來積累的優勢還將存在嗎?\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大家不知道的是,其實早在2007年,馬雲就曾考慮和用友成立合資公司,正是因爲看中用友在ERP方面的優勢,想要將用友的ERP帶入自己的阿里產品體系,當時馬雲還密會用友的董事長王文京,不過最後因爲誰都不願意對方成爲主導方而遺憾錯過。\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說白了,用友還是沒看上當時沒那麼牛逼的阿里。\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不過十年河東,十年河西。\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15年7月,用友和阿里巴巴達成戰略合作。根據協議,在雲計算領域,用友旗下多款產品將逐步遷入阿里雲,阿里將持續給予用友一定的免費阿里雲資源,用友可以在雲上向企業提供SaaS(軟件即服務)化的服務。\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雖然馬雲做的是2C的生意,但是一直有進軍企業級市場的心。從阿里雲到釘釘再到收購恒生電子、石基信息,投資卡行天下……再到跟用友合作,可以看出馬雲想要各行各業的大數據。\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當然,有企圖心的又豈止馬雲呢。馬化騰原是做個人用戶的生意,比如QQ和微信,但之後又推出了微信公衆號以及小程序,另外還推出了企業微信,顯然也是將目標瞄準了企業級市場,比如中小企業。\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事實上,從用友本身來說,其最大的優勢是其在傳統軟件已經深耕多年,同時還有積累的兩百多萬的企業級客戶,這也是爲什麼用友能夠迅速成長。不過這是優勢也是劣勢,缺乏“互聯網基因”,卻想玩轉互聯網,做企業級服務,對於這樣的傳統巨頭來說不是一件容易的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相關統計顯示:目前我國僅有40.3%的企業使用了雲服務,已經應用雲平臺的企業,企業用雲深度明顯不足。其中,使用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雲服務的企業比例分別爲22.4%、15.3%和2.6%,公有云平臺作爲普遍服務市場滲透也明顯不足。\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除了市場接受度不高,不管是對於用友或是其他做企業級服務的企業來說,“企業級服務的市場難做,錢難賺”;另一方面,阿里巴巴、騰訊對於這億萬級的企業級服務市場的這塊“肥肉”又是志在必得。\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這樣的情況下,對於用友來說,想要從“一哥”成長爲巨頭,未來難免會與互聯網巨頭來一場廝殺。\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9283417621463560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