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p\u003E在巴西被困50餘日,兩艘伊朗貨輪終於能夠啓錨返鄉。\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伊朗貨輪巴萬德號(Bavand)在當地時間29日獲得了巴西石油公司(Petroleo Brasileiro)提供的燃料後,啓錨離開了巴西南部的巴拉那瓜港(Paranagua)。而另外一艘貨輪特爾梅(Termeh)先於巴萬德號起航,前往巴西南方另外一個港口裝運玉米後返回伊朗。\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hLSpZFJ02bC3\" img_width=\"640\" img_height=\"360\" alt=\"美對伊次級制裁策略失效!伊朗貨輪滯留巴西近兩月後終返航\" inline=\"0\"\u003E\u003Cp\u003E兩艘伊朗貨輪先前將化肥原料運到巴西,計劃返程時運回10萬噸巴西玉米,價值約1億巴西雷亞爾(約合1.82億人民幣)。但國有的巴西石油公司因擔心受到美國製裁而拒絕爲兩艘船補給燃料。巴西石油公司在美國紐約和巴西聖保羅均有上市。\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5日,巴西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託佛利(Dias Toffoli)推翻了下一級法院先前做出允許巴西石油公司不向伊朗貨輪加油的決定。在裁決中,託佛利認爲兩艘貨輪是與一家巴西公司簽訂的合同,而這家巴西公司不受美國製裁的限制,因此伊朗貨輪有權獲得燃料並返回伊朗。他還表示,巴西石油公司拒絕爲這些船舶加油會給巴西公司和巴西造成經濟損失。\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據巴西石油公司內部匿名人士表示,如果公司僅僅是遵守最高法院裁決的話,而非主動提供燃油,那麼公司受到美國製裁的可能性就會降低。\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巴西石油公司先前表示,這兩艘船和它們所屬的伊朗企業均是美國製裁目標,“如果向兩艘船補給燃料,恐怕會承受被列入美國黑名單的風險,給公司帶來巨大損失”。\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最高法院下令前,伊朗駐巴西大使告訴媒體,如果問題沒有解決,德黑蘭當局可能會暫停自巴西進口商品。他說:“伊朗可以輕易找到玉米、大豆和牛肉的供應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伊朗長期從巴西進口農產品,是巴西玉米的最大買家,同時是巴西牛肉和大豆的第五大進口國。巴西官方數據顯示,伊朗2018年從巴西進口總計22.6億美元商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19年上半年伊朗進口了250萬噸巴西玉米,基本與上年同期持平,上半年伊朗還進口巴西大豆125萬噸,高於去年同期的100萬噸。\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有國際政治觀察人士分析稱,在當前美伊矛盾中,這兩艘伊朗貨輪先前無油可加的窘境體現了美國借其國際優勢地位推行對伊朗的次級制裁,欲將美國單邊制裁轉變爲國際多邊制裁,對伊朗進行極限施壓。\u003C\u002Fp\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9387195905409548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