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p\u003E青海新聞網·青海新聞客戶端訊 近年來,海西州深入實施“五四戰略”,奮力推進“一優兩高”,始終把生態環境保護優先作爲保障經濟社會發展的首要前提,牢固樹立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理念,推動形成了重綠色、抓生態、促環保的良好氛圍,生態環境保護制度化、規範化建設日趨完善,污染治理和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取得顯著成效。\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健全完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研究出臺《海西州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責任規定(試行)》《海西州生態文明建設目標評價考覈辦法(試行)》《海西州黨政領導幹部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實施辦法(試行)》《海西州沙區植物保護條例》《海西州野生枸杞保護條例》等地方性法律法規和政策舉措,初步搭建起生態文明制度體系的“四梁八柱”。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出臺《海西州新環保十三條措施》。建立環保監督員、稽查員、信息員、聯絡員“四員”隊伍。在全省率先實行黨政領導幹部年度生態環境保護目標“一票否決”制。\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協調推進綠色低碳循環發展。始終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位置來抓,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紮實推進柴達木循環經濟試驗區建設,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相統一。加快發展特色農牧業,海西已成爲全國第二大枸杞產區,品牌享譽海內外,枸杞出口創匯居全省農產品首位,藜麥產業穩步推進。建成格爾木、德令哈國家光伏發電應用領跑者基地,新能源總裝機突破千萬千瓦,柴達木國家清潔能源基地建設取得重大突破。\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深入實施生態環境保護工程。不斷加強生態恢復治理,強化自然保護區保護管理,着力實施三北防護林、森林撫育等一批國土綠化項目和祁連山生態保護與建設、退牧還草等環境整治項目,木裏煤田礦區生態環境綜合整治成果鞏固提升工程紮實穩步推進。始終堅持多還舊賬、不欠新賬,對生態環境保護和修復的重視程度、投入力度前所未有,生態環境明顯改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持續加強生態環境污染治理。深入實施大氣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工業企業提標改造等工程,環境污染治理邁上新臺階。開展城市揚塵綜合整治、清潔生產審覈、移動源污染治理等工作,全州重點工業企業實現達標排放。建立州、縣、鄉、村四級河湖長制工作體系。爭取全國第一批山水林田湖生態保護修復工程—祁連山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試點項目成功落戶天峻縣。\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不斷強化問題整改措施。始終把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轉辦、交辦、督辦的事項及羣衆反映的所有生態環境問題整改落實作爲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抓手,突出“六個強化”,制定“123456”邊督邊改措施,實行專家決策服務、第三方風險評估、領導包乾督辦、24小時監控管理、空中立體巡查、黑名單強力懲戒、拓寬民意渠道、鼓勵公衆參與等行之有效的舉措,高標準、嚴要求推動問題整改。\u003C\u002Fp\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9311541386084868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