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法律志願者進民企重塑營商環境\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黑龍江省法治宣傳教育條例》於2018年9月1日正式實施,建設法治黑龍江工作委員會法治宣傳教育組組長、省司法廳廳長趙金成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條例》最大的亮點就是把實行國家機關“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作爲一條主線貫穿始終,突出強調堅持“誰執法誰普法”“誰服務誰普法”“誰主管誰負責”。"\u003Cdiv\u003E\u003Cp\u003E黑龍江鑄就齊抓共管法治宣傳教育大格局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爲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法治保障和法律服務 \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今年年初,黑龍江省司法廳黨委制定了總體工作部署,緊緊圍繞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員會年度工作要點,以實施“七五”普法規劃爲主線,以落實“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爲保障,加強法治文化建設,注重“智慧普法”,着力打造法治營商環境。

"\u003Cdiv\u003E\u003Cp\u003E黑龍江鑄就齊抓共管法治宣傳教育大格局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爲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法治保障和法律服務 \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今年年初,黑龍江省司法廳黨委制定了總體工作部署,緊緊圍繞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員會年度工作要點,以實施“七五”普法規劃爲主線,以落實“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爲保障,加強法治文化建設,注重“智慧普法”,着力打造法治營商環境。\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黑龍江省印發的《2019年全省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點》,明確了主要任務和工作措施。司法廳通過組織各市(地)、省直單位遴選、公示,向全國普法辦上報先進城市兩個、先進縣(市、區)12個、先進集體24個、先進個人23人。聯合省委宣傳部通報表揚全省先進縣(市、區)25個、先進集體160個、先進個人380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普法長廊助力美麗鄉村建設\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林口縣龍爪鎮興隆村的小廣場上,村裏的道路鋪裝了柏油路面,道路兩側是硬化過的排水溝,路旁豎立着白色的路燈杆。臨街的院落安裝了統一的鐵藝圍欄,房前屋後種植了各種花草。細雨中的興隆村顯得格外漂亮。\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談到興隆村的變化,林口縣司法局局長李豔非常感慨:“我在這裏長大,原來的興隆村不是一般的髒亂,每逢下雨村裏的泥水能淹沒半個自行車輪,打個車根本就沒人願意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興隆村有1117戶、3600多村民,曾經是有名的落後村,黨羣、幹羣關係緊張,羣衆上訪不斷,2014年村黨支部被列爲“軟弱渙散黨組織”。\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15年,溫秀芬當選村黨支部書記後,帶領村兩委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建設。以普法爲手段,在縣司法局支持下,以“民主法治示範村”創建活動爲契機,徹底改變了興隆村的面貌。\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法治建設是興隆村發展的保障,普法則是法治建設的基礎。溫秀芬指着村前的廣場告訴記者:“這裏原來是一個大垃圾坑,在司法局局長李豔的幫助下,申請款項填平大坑建起了廣場,在廣場上修建了法治宣傳長廊,這裏已經成爲村民們休閒娛樂、學法普法的好地方。”\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們定期更換長廊的普法內容,把司法局普法宣傳車廣播的內容拷了過來,天天在村裏的廣播裏放。”溫秀芬說,除了做好普法宣傳,興隆村還在加強制度建設上下了功夫。\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興隆村每月20日召開“民情座談會”,公佈村務、財務事項,遇到疑難糾紛,邀請“五老”、人大代表等參會評議。村兩委帶領村民制定了“村規民約”,在村民中以1戶帶5戶的方式開展綜治(法治)示範戶的創建活動。\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經過努力,村民們的法律意識、法治觀念大大提高,化解了多年的纏訴纏訪案件。幾年來興隆村硬化路面5.3公里,拆除違規倉房、豬牛羊舍140多棟,收回被村民佔用的30多垧機動地。去年村集體經濟收入達35萬元,村民人均收入突破1.4萬元。\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曾經的落後村已經成爲“省級法治示範村”“省級美麗鄉村建設示範村”“省級衛生標兵村”。興隆村以普法推動法治建設,推動工作開展的做法,成爲黑龍江省鄉村振興工作的典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快樂普法走進大學校園\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目前,“黑龍江普法”微信公衆號的粉絲量達到了24萬,全省關注“中國普法”微信公衆號的粉絲量達到了22萬,位居全國第七。\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快樂學法大賽在‘互聯網+’普法當中意義重大。”佳木斯大學黨委書記邱洪斌號召佳木斯大學的同學,“延續本次快樂學法的熱情,持續通過下載和使用‘快樂學法’App、‘快樂學法’小程序全面展示普法和學法的魅力和風采。”\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7月16日,第二屆全國新媒體快樂學法大賽佳木斯大學現場賽成功舉辦。現場既有過五關斬六將的“王者之師”,也有絕地反擊的“復仇者”,一時之間,精彩紛呈,目不暇接。\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黑龍江省司法廳副廳長齊作禮告訴記者,“互聯網+新媒體”是全新形式的普法利器,更能激發羣衆的學法興趣和熱情,更具有可操作性和靈活性,更能令羣衆接受和喜愛。\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經過一番你超我趕的選拔賽、攻擂賽和半決賽,來自佳木斯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的袁文釗最終奪得了現場賽冠軍,音樂學院的孫倩倩和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的錢漢強分別獲得現場賽的亞軍和季軍。\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法律志願者進民企重塑營商環境\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黑龍江省法治宣傳教育條例》於2018年9月1日正式實施,建設法治黑龍江工作委員會法治宣傳教育組組長、省司法廳廳長趙金成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條例》最大的亮點就是把實行國家機關“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作爲一條主線貫穿始終,突出強調堅持“誰執法誰普法”“誰服務誰普法”“誰主管誰負責”。\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條例》突出了普法責任主體地位,強調了行政執法機關、司法機關要充分開展以案釋法,規範了大衆傳媒、公共場所管理單位開展公益普法的義務職責等。貫徹落實“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主動變執法過程爲普法過程,使普法方式更加靈活有效,任務更加明確,責任更加清晰,便於檢查考覈,有助於推動形成分工負責、各司其職、齊抓共管的法治宣傳教育大格局。\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今年3月8日,省司法廳聯合省工商業聯合會、省律師協會印發《黑龍江省“法律進民企”活動方案》。3月30日,在哈爾濱華南城種子市場,開展了以“法律服務志願者走進民企重塑龍江投資營商新環境”爲主題的“送法進民企助力備春耕”普法宣傳活動。\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5月29日,省司法廳聯合省工商業聯合會、省律師協會在哈爾濱華南城舉行了全省“法律進民企”活動暨哈爾濱華南城法律服務站揭牌儀式,努力在全社會營造關心支持民營企業發展的濃厚氛圍。\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趙金成告訴記者,黑龍江普法工作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爲指導,爲龍江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推進社會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法治保障和法律服務。\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來源:中國普法\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9353637799199235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