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人工智能(AI)在早期肺癌診療中的應用\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hOMAD4RXxTlD\" img_width=\"1080\" img_height=\"720\" alt=\"緊扣學科發展脈搏 用青春書寫新華章 | 2019中華醫學會胸心血管外科青年醫師論壇側記\" inline=\"0\"\u003E\u003Cp\u003E支修益教授\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支修益教授指出,爲實現《“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所提出的“到2030年,實現總體癌症5年生存率提高15%”的防控目標,需要做到以下四點:\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加強科普宣傳。\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成人先天性心臟病現狀與展望\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hOMAr6RcYZz2\" img_width=\"1080\" img_height=\"720\" alt=\"緊扣學科發展脈搏 用青春書寫新華章 | 2019中華醫學會胸心血管外科青年醫師論壇側記\" inline=\"0\"\u003E\u003Cp\u003E陳寄梅教授\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陳寄梅教授指出,由於兒童先天性心臟病的治療和干預策略得到很大改善,90%以上的先天性心臟病患兒有望存活到成年,導致ACHD患者的數量的增多。

"\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Tdw45X5mKrNWt\" img_width=\"637\" img_height=\"126\" alt=\"緊扣學科發展脈搏 用青春書寫新華章 | 2019中華醫學會胸心血管外科青年醫師論壇側記\" inline=\"0\"\u003E\u003Cp\u003E青年是社會最強的變革力量,青年醫師是未來醫學發展的主力軍。7月12—13日,由中華醫學會、中華醫學會胸心血管外科學分會(分會)、分會青年委員會主辦的“2019中華醫學會胸心血管外科青年醫師論壇”在河南省鄭州市召開。本屆論壇是分會第九屆青年委員會的收官之作,也是第十屆青年委員們展示風采的舞臺。本文與您分享會議的部分精彩內容,帶您一睹青年醫師的風采。\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hOM9v2duxmMV\" img_width=\"1080\" img_height=\"720\" alt=\"緊扣學科發展脈搏 用青春書寫新華章 | 2019中華醫學會胸心血管外科青年醫師論壇側記\" inline=\"0\"\u003E\u003Cp\u003E開幕式現場\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學術探討:\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strong\u003E爲胸心血管外科發展建言獻策\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青年醫師培養一直是分會的重點工作,胸心血管外科青年醫師首先要清晰瞭解我國胸心血管外科的發展現狀。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支修益教授、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鄭哲教授、廣東省人民醫院陳寄梅教授、上海市肺科醫院姜格寧教授分別就肺癌治療、心外科質量控制、成人先天性心臟(ACHD)的防治及胸外科的科研思路等方面進行了闡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人工智能(AI)在早期肺癌診療中的應用\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hOMAD4RXxTlD\" img_width=\"1080\" img_height=\"720\" alt=\"緊扣學科發展脈搏 用青春書寫新華章 | 2019中華醫學會胸心血管外科青年醫師論壇側記\" inline=\"0\"\u003E\u003Cp\u003E支修益教授\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支修益教授指出,爲實現《“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所提出的“到2030年,實現總體癌症5年生存率提高15%”的防控目標,需要做到以下四點:\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加強科普宣傳;\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在腫瘤高發地區鎖定高危人羣,用科學規範 的手段提前預防;\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3)研發更多的新藥物、 新技術用於腫瘤治療;\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4)讓更多的新技術和新藥物進入醫保目錄,使百姓可以承擔得起。肺癌篩查+早期肺癌外科治療可有效降低肺癌病死率,提高肺癌的治癒率。通過AI篩查系統,能夠快速高效地進行肺結節自動檢測識別,推動肺癌早期篩查項目的普及;醫學三維重建技術可以幫助醫生在早期肺癌治療中制定精準手術規劃;手術導航和機器人的應用爲精準的微創外科手術治療提供有力的技術保障。\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心血管外科醫療質量控制與改善\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hOMAX9ZZWdJo\" img_width=\"1080\" img_height=\"720\" alt=\"緊扣學科發展脈搏 用青春書寫新華章 | 2019中華醫學會胸心血管外科青年醫師論壇側記\" inline=\"0\"\u003E\u003Cp\u003E鄭哲教授\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鄭哲教授認爲,我國心血管外科整體規模趨於穩定,而質量問題日益凸顯,主要體現爲:\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我國心血管外科整體發展不均衡,年手術量大於1000例的54家醫院完成了全國年手術總量的55.8%,年手術量低於100例的407家醫院僅完成全國年手術總量的6.2%;\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我國關鍵技術應用不足,動脈橋使用率整體低於歐美平均水平,仍有較大提高空間;\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3)高質量臨牀研究缺乏,臨牀實踐指南不完全;\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4)心血管外科專科醫師培養體系不規範,無法滿足我國龐大的患者需求。\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鄭哲教授認爲,心血管外科醫療質量控制與改善刻不容緩,青年醫師應起到關鍵作用。建立科學的質控體系、質控指標、質控數據平臺是推動醫療質量改善的核心,主要措施有:\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圍繞重點術式,基於最佳循環證據,建立規範化、實用化的醫療質量評價指標體系;\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建立心血管外科質量持續改善模式,穩步改善醫療質量,切實提高患者預後。\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成人先天性心臟病現狀與展望\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hOMAr6RcYZz2\" img_width=\"1080\" img_height=\"720\" alt=\"緊扣學科發展脈搏 用青春書寫新華章 | 2019中華醫學會胸心血管外科青年醫師論壇側記\" inline=\"0\"\u003E\u003Cp\u003E陳寄梅教授\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陳寄梅教授指出,由於兒童先天性心臟病的治療和干預策略得到很大改善,90%以上的先天性心臟病患兒有望存活到成年,導致ACHD患者的數量的增多。總體來說,我國ACHD現狀仍有許多問題亟需解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中國有許多ACHD患者得不到診治;\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心臟手術後的ACHD患者缺乏隨訪;\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3)缺乏訓練有素的ACHD專家和心臟外科醫生等。\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由此可見,ACHD是一門新興的、需求逐漸增多的專科,未來幾年,該病的患者數量及面臨的挑戰將繼續增加。\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胸外科的臨牀研究與數據庫建設經驗\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hOMBH5ZZdbV\" img_width=\"1080\" img_height=\"720\" alt=\"緊扣學科發展脈搏 用青春書寫新華章 | 2019中華醫學會胸心血管外科青年醫師論壇側記\" inline=\"0\"\u003E\u003Cp\u003E姜格寧教授\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胸外科的臨牀研究與數據庫建設經驗姜格寧教授指出,胸外科正向精準醫學模式轉變,而精準醫學需要依託於數據庫和臨牀試驗,我國也成立了大量的臨牀數據庫。以上海市肺科醫院爲例,影像科、檢驗科、胸外科、病理科等均建立了相應的數據庫,實現病例數據共享。\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但對於胸外科的臨牀研究,目前存在以下問題:國內更專注於手術與輔助治療相關研究,而圍手術期的研究和創新相對缺乏;輔助研究專注於靶向治療,免疫治療、傳統放化 療研究較少,基礎相關性研究缺乏創新,新篩查技術相關的研究較爲缺乏。\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技能大賽:\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strong\u003E爲青年醫師培養夯實技術基礎\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青年醫師手術技能大賽是胸心血管外科青年醫師論壇的品牌活動,第四屆心外青年醫師手術技能大賽決賽和胸外科青年醫師手術技能大賽2019決賽在本次論壇上同期舉行。\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心外科手術技能大賽採用的賽制包括現場手術演示、理論評比以及搶答題環節,分爲瓣膜組和室缺組兩場比賽,經過激烈地角逐,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孫永豐醫師、張巧醫師榮獲室缺組冠軍;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方智醫師、沈嘉渝醫師則把瓣膜組冠軍收入囊中。\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胸外科手術技能大賽則根據醫師的年資情況分爲高年資組和低年資組,比賽內容包括手術視頻展示和演講比賽。最終,同濟大學附屬上海市肺科醫院的包敏偉醫師獲低年資組冠軍,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胸外科趙磊醫師獲高年資組冠軍。\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參加這兩場決賽的選手都是通過分賽區遴選的青年才俊,他們在比賽中用豐富的知識和良好的手術技巧爲自己贏得榮譽,同時也與青年同道一起分享新知,切磋經驗。此外,這兩場比賽還得到了董念國教授、姜格寧教授、陳寄梅教授等我國知名胸心血管外科專家的關注和支持,他們對參賽選手的現場發揮進行了點評,爲青年醫師的未來發展指明瞭方向。針對本次比賽中部分選手對新技術、新產品掌握不均衡的情況,第九屆青委會副主任委員郭應強教授指出分會新一屆青委會的工作重點是要加強青年醫師的新技術和新產品的培訓,並讓這些技術和產品更好、更快、更規範地應用於臨牀。\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hOMZGGVF0ZWp\" img_width=\"1080\" img_height=\"720\" alt=\"緊扣學科發展脈搏 用青春書寫新華章 | 2019中華醫學會胸心血管外科青年醫師論壇側記\" inline=\"0\"\u003E\u003Cp\u003E王大方致辭\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結語\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除大會報告以外,本次論壇還設有優秀論文發言、心臟外科以及胸外科相關專場、護理專場等15個專場講座,由青年醫師擔任主持和演講。這些青年醫師不僅有豐富臨牀經驗、開闊的臨牀科研思路和豐碩的研究成果,足以使我們對我國胸心血管外科事業的發展充滿信心,正如中華醫學會副祕書長王大方同志在開幕致辭中所期望的:“胸心血管外科青年醫師承載着守護人民健康的重任,需要具有獻身事業的堅定信念,永攀高峯的科學精神,迎難而上的高尚品格,緊隨當前的形勢,與時俱進、開拓思路、不斷創新,實現事業上的‘勝任、精通、飛躍’,開創胸心血管外科新時代!”\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FycLTkiuyUXE\" img_width=\"528\" img_height=\"106\" alt=\"緊扣學科發展脈搏 用青春書寫新華章 | 2019中華醫學會胸心血管外科青年醫師論壇側記\" inline=\"0\"\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來源:《中華醫學信息導報》2019年第14期\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UJ3VnI3lrivAr\" img_width=\"639\" img_height=\"272\" alt=\"緊扣學科發展脈搏 用青春書寫新華章 | 2019中華醫學會胸心血管外科青年醫師論壇側記\" inline=\"0\"\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9390158757560835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