崑崙健康股權變更有大消息 中裝建設等3家新股東正完善內部審批流程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每經記者 塗穎浩    每經編輯 姚祥雲    

自2017年2月開始,崑崙健康的股權問題接連受到監管問詢,成爲關注焦點,近日,A股上市公司中裝建設正式發佈意向信息,擬以5.5億元認購崑崙健康不超過15%的股份。

崑崙健康違規股權終於迎來接盤方!

2017年12月15日,原保監會發布撤銷崑崙健康有關股權行政許可的公告,稱深圳市宏昌宇企業管理諮詢有限公司等7家公司在投資入股崑崙健康、申請相關行政許可過程中,提供虛假財務報告,作出資金來源爲自有資金、股東之間無關聯關係等不實陳述,存在編制提供虛假材料的行爲,責令崑崙健康引入合規股東。

時至今日,一年有餘,中裝建設於3月13日晚間發佈公告稱,公司董事會審議通過議案,同意公司擬自籌資金不超過5.5億元認購崑崙健康不超過15%的股份。本次投資尚需提交股東大會審批,且需要上報銀保監會審批,能否取得相關批准及批准的時間存在不確定性。

一位崑崙健康內部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過去的一年多時間,公司積極推進新股東的引入工作,目前此項工作已經取得了突破性進展。新股東引入工作的圓滿解決,將爲崑崙健康的未來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持,崑崙健康也將進入新的發展階段。”該人士還表示,由於在此期間仍然存在不確定性,公司將根據審批結果擇時發佈相關信息。

據悉,崑崙健康擬引入中裝建設在內的3家新股東,另外兩家公司也爲優質實體企業,在各自的領域有深厚的積累與影響力,目前正在完善各自的內部審批流程。

因股權問題曾兩度遭監管問詢

2016年12月,崑崙健康股權變更獲批, 公司原股東西藏恆實投資有限公司、福建清科投資有限公司將總計約7.25億股股份轉讓給了來自深圳的四家公司,即宏昌宇諮詢、深圳正遠大、深圳泰騰和深圳正萊達。轉讓完成後,四家公司合計持有崑崙健康30.96%股權。

2017年2月17日,崑崙健康收到了原保監會下發的關於股權有關問題的問詢函,要求說明上述4家股東之間是否存在關聯關係,是否與“佳兆業郭英成家族”有關,入股資金是否來源於“佳兆業郭英成家族”下屬企業或其關聯方。 

儘管崑崙健康在大限之前提交了報告,但監管層對於回覆的結果顯然並不滿意,2017年3月1日,原保監會下發了二次問詢函,進一步要求崑崙健康穿透股東股權。此外,二次問詢函還指出,崑崙健康股東深圳嘉豪盛聲明實際控制人與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的公開披露信息不符。

當年12月底,原保監會撤銷崑崙健康有關股權行政許可。經查,深圳市宏昌宇企業管理諮詢有限公司等7家公司在投資入股崑崙健康、申請相關行政許可過程中,提供虛假財務報告,作出資金來源爲自有資金、股東之間無關聯關係等不實陳述,存在編制提供虛假材料的行爲。

除了深圳的4家股東,上述7家股東還包括了此前增資的福信集團有限公司、西藏恆實投資有限公司、福建清科投資有限公司。監管要求清退違規取得的股權,並將相關投資人和中介機構列入市場準入黑名單。同時,原保監會責令崑崙健康三個月內引入合規股東。

在此後長達一年多時間裏,雖然公司積極引入符合監管要求的優質股東,但一直未獲進展。據崑崙健康內部人士透露,公司去年3月已上報過方案,但因股權新規有所延誤,此次是根據原保監會2018年4月下發的《保險公司股權管理辦法》要求引入新股東。

系7家專業健康險公司之一

崑崙健康成立於2006年1月,第一大股東爲福信集團有限公司,持股約合4.46億股,佔總股本的19.04%。從表面上看,崑崙健康稱公司股權結構較爲分散,不存在控股股東或實際控制人。崑崙健康的分支機構較少,目前只有北京、上海、廣東、浙江和山東五家省級分公司。

股東問題懸而未決之下,公司高管也頻頻變動。2017年6月,崑崙健康官方公告稱,經向原保監會報備,總經理傅傑卸任。截至目前,崑崙健康總經理一職仍爲空缺,公司董事長李英哲兼任臨時負責人。

銀保監會數據顯示,2018年,崑崙健康實現規模保費42.9億元,同比增長17%,2017年爲下降17%。經歷了兩年的保費結構調整,2018年,崑崙健康原保險保費收入佔比爲45%,該指標在2016年僅爲不到5%,當時的規模保費的主要來源是中短存續期的保戶投資款及新增交費。

上述崑崙健康人士表示:“近年來,公司持續推進‘治未病’理念,創新升級‘治未病’保險產品,形成了具有崑崙健康特色的產品體系;持續打造健康保險+健康服務模式,八大健康服務落地生根;全面擁抱金融科技,可以說,在專業健康險領域,崑崙健康做得深入而紮實。”

雖然前期發力中短存續期的護理保險,但崑崙健康是目前國內少數握有健康險牌照的公司之一。崑崙健康、人保健康、平安健康、和諧健康在2005年~2006年間成立,2014年以後,太保安聯健康、復星聯合健康、瑞華健康相繼成立,國內專業健康險公司擴充至7家。

一位保險業內人士指出,健康險發展最根本的問題是要有核心競爭力,對內表現爲管理水平和精算技術不斷提升,對外表現爲擁有更多醫院醫療費用開支方面的話語權。雖然健康險牌照稀缺,但醫療風險控制難度大、容易引發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等問題依然存在,除了少數年份依賴投資收益盈利,健康險公司仍普遍面臨盈利難。

近年來,崑崙健康經營狀況不斷下滑。2016年公司盈利890萬元,2017年轉爲虧損8.26億元。最新財務數據顯示,2018年1~9月,公司虧損5.15億元。公司償付能力目前滿足監管要求,2018年四季度,公司償付能力充足率爲130.71%。

接盤方中裝建設擬出資5.5億

公告顯示,中裝建設擬自籌資金不超過5.5億元認購崑崙健康不超過15%的股份。根據公告披露的財務數據,截至2018年9月30日,崑崙健康總資產87.81億元,淨資產1049.03萬元。以總股份數23.4億股計算,擬交易價格約爲1.57元/股。

中裝建設表示:“公司通過參與發起和實施治未病健 康工程,構建中醫特色預防保健服務體系,整合健康服務支持、服務技術、服務 提供資源,打造公司核心競爭力,彰顯專業化經營優勢。”

資料顯示,中裝建設是一家以室內外裝飾爲主,融合幕牆、建築智能、機電、園林、新能源、物業管理等業務爲一體的、致力打造成國內知名的城鄉建設綜合服務商。公司主要承接辦公樓、商業建築、高檔酒店、文教體衛設施、交通基礎設施等公共建築和普通住宅、別墅等住宅建築的裝飾施工和設計業務。截至2018年9月30日,中裝建設營業收入29.6億元,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3億元,基本每股收益0.22元。

中裝建設高管在2018年中報中曾表示,將“開展業務創新,通過創新解決發展的問題,積極拓展、扶持新領域、新產業,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通過收購、併購及成立新公司等方式進行行業上下游的連接、整合或是跨行轉型創收。”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瞭解到,除已正式發佈意向信息的A股上市公司中裝建設,另外兩家擬引入新股東也爲優質實體企業,在各自的領域有深厚的積累與影響力,目前正在完善各自的內部審批流程。上述崑崙健康人士透露,3家意向股東共同看好崑崙健康的未來潛力,願攜手致力於健康事業的大發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