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刺杀首相\u003C\u002Fstrong\u003E】贝林罕返回英格兰后,心中气愤,于是要求英国政府为他被软禁一事作出赔偿,但政府以英俄已断交为由,拒绝受理这事。\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ba29d9b45242485f839b01d9aa7b1c0a\" img_width=\"1280\" img_height=\"800\" alt=\"此人在俄国受了委屈 却愤而刺杀了英国首相 他是否真的有精神病。

"\u003Cdiv\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说历史的女人——第872期)\u003C\u002Fstrong\u003E刺客行刺一般有两种目的,一是为自己,一是为别人。为自己一般是仇杀,为别人则未必有明确原因,拿人钱财,替人消灾,为雇主而卖命。但本文要讲到的这个刺客却比较另类,首先他没有人指示,纯粹是一种个人行为,按理说应该是仇杀了,但他却没有找仇人算账。他本来在俄国受了委屈,但没有找俄国人报仇,却愤而刺杀了英国首相,究竟为何?他是否有精神病?既然有精神病为何事后又被判了绞刑?欲知详情,本期分解。\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刺客因刺杀对象而成名。比如荆轲,是因为刺杀秦始皇,尽管失败了,也留名千古;如果他杀了王二,即便成功了也难以留名。所以咱们还得先从被刺者说起。\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b5600493b1fd41efaa69752d9b962b7d\" img_width=\"500\" img_height=\"468\" alt=\"此人在俄国受了委屈 却愤而刺杀了英国首相 他是否真的有精神病?\"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一)被刺者:一个英国强硬派政客的传奇生涯\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位被刺者就是19世纪初英国赫赫有名的首相斯宾塞·珀西瓦尔(1762—1812),他之所以著名,除了他政绩显著外,他还是历史上唯一被刺杀身亡的英国首相。\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斯宾塞·珀西瓦尔家世十分显赫,他的父亲是英国国王乔治三世和威尔士亲王腓特烈的顾问,并曾经一度在内阁出任第一海军大臣。但他在珀西瓦尔十岁的时候便去世了,所以珀西瓦尔自小就要自强自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以律师起家,步入政坛\u003C\u002Fstrong\u003E】珀西瓦尔曾就读剑桥大学,并于20岁时取得文学学士士资格。他26岁时成为一名律师,在英格兰中部的巡回裁判区当讼务律师,他因在一场伪造案的诉讼中胜出而声名大噪。\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珀西瓦尔的母亲也是出身于名门望族,这使他在1790年获聘任为北安普敦郡的副刑事法院法官。珀西瓦尔曾代表皇室,分别在1792年和1794年负责处理一起对著名思想家\u003Cstrong\u003E托马斯·潘恩\u003C\u002Fstrong\u003E等的起诉案件。\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珀西瓦尔28岁时与萨西克斯郡的一位地主的女儿,珍·斯宾塞·威尔逊结婚,这位地主极力反对这桩婚事,但二人坚决相爱,私奔结婚,并强势生下12个孩子,6男6女。且在珀西瓦尔被刺后,其妻为他守寡30年,可见珀西瓦尔的个人魅力。\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珀西瓦尔的哥哥阿登勋爵曾在英国小威廉·皮特政府供职(即小威廉做为英国首相组阁),所以他也受到政界的注意。珀西瓦尔34岁开始强势打入英国政界,当年他当选为北安普敦郡的下议院议员,从此成了一位英国政坛上赫赫有名的强硬派政客。在下议院,珀西瓦尔对北安普顿的政改方案曾作出措辞强硬的批评,因而得到了首相小皮特(即小威廉·皮特,相对于其父威廉·皮特的称谓)的青睐。\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当小皮特的政府垮台后(即小皮特被罢相),珀西瓦尔在1802年获引荐到阿丁顿的政府出任检察总长。但是,他与阿丁顿的政见并不一致,常常以责骂的语气批评政府。后来,小皮特在1804年重新担任首相,珀西瓦尔获得留任。\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小皮特逝世后,辉格党的格伦维尔勋爵组成了所谓“贤能内阁”的联合内阁,但珀西瓦尔成为了新政府的反对者,多次抨击“贤能内阁”,并最终导致“贤能内阁”垮台。\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c645c62c4dba47b5abaa2e2aeaff4a28\" img_width=\"1280\" img_height=\"1500\" alt=\"此人在俄国受了委屈 却愤而刺杀了英国首相 他是否真的有精神病?\"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在1806年,威尔士王妃因为涉嫌通奸而召开了听证会,珀西瓦尔作为她的首席法律顾问,成功使威尔斯王妃和乔治三世和解,显示了他的法律上的才能和政治手段。\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出任财相,高调抵制拿破仑\u003C\u002Fstrong\u003E】1807年3月,“贤能内阁”垮台,波特兰公爵等组成了一个不太稳固的联合内阁,\u003Cstrong\u003E而珀西瓦尔则在新内阁出任财相\u003C\u002Fstrong\u003E,及下议院领袖。事实上,波特兰公爵年事已高,身体状况不佳,所以他只是一位有名无实的首相,珀西瓦尔才是真正的领导者。\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当时拿破仑已征服了欧洲大部,并开始对英国实施大陆封锁政策,迫使丹麦等国就范,停止与英国的贸易往来,企图对英国进行制裁。\u003Cstrong\u003E但珀西瓦尔为此做出强硬对策:他先发制人,袭击丹麦舰艇,挑起哥本哈根海战\u003C\u002Fstrong\u003E;然后又在1807年草拟了枢密令,禁止中立国向拿破仑及其盟友进行贸易,以向丹麦对法国的投降进行报复。\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国内事务上,珀西瓦尔也使用强硬手段。当时因掌握军权而地位显赫的约克公爵,比较嚣张,无人敢惹。但其情妇被揭发利用公爵的名头,私自卖官鬻爵,影响很坏,珀西瓦尔决定解决这件事。他于1809年3月主持召开国会,对此事进行了长达三天的辩论,珀西瓦尔本人坚决主张撤去约克公爵的军队统帅的职务,并在下议院进行了长达三小时的演说抨击他,\u003Cstrong\u003E结果迫使约克公爵辞职\u003C\u002Fstrong\u003E。另外,他还通过法案,成功地废除了奴隶贸易\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出任首相,步履维艰\u003C\u002Fstrong\u003E】珀西瓦尔的政治生涯也并非一帆风顺,因为他盲目地反对天主教,又反对向美劳斯学院发放政府资助等问题,使政府与反对党陷入了严重的分歧和斗争中。此外,珀西瓦尔与乔治·坎宁又为了争取成为下任首相而关系恶化,到了1809年8月,波特兰公爵中风,更加快他们对首相职位的争夺。最后,珀西瓦尔终于成功\u003Cstrong\u003E接替波特兰公爵,出任英国首相。\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珀西瓦尔在1809年10月获任为英国首相,国王乔治三世赞扬他是“我见过最爽直的人”。此时的珀西瓦尔47岁,意气风发。可是,由于他没有得到乔治·坎宁的支持,使他在组阁上出现了很大的困难。例如,他曾邀请了六人出任财政大臣一职,但都遭到拒绝,结果不得不由自己兼任。他上任之时,英国经济正陷于低谷,不少人认为他的任期不会很长,因此珀西瓦尔的政府时常受到非议,使很多议案未能获得通过,但英国的经济仍在他的任期内进行着复苏。\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珀西瓦尔组阁以后,受到反对派最激烈抨击的是,他对法国长久的战争政策。就像后来的丘吉尔要对抗嚣张狂妄的希特勒一样,\u003Cstrong\u003E珀西瓦尔试图阻止不可一世的拿破仑。\u003C\u002Fstrong\u003E珀西瓦尔为自己同法国开战进行了激烈的辩护。但是反对党以瓦尔赫伦长征的大败做为借口,批评新政府,结果反对党以195票对186票之数击倒珀西瓦尔,召开听证会。这期间,前线作战的三个师被敌方击败,而这些师正是珀西瓦尔的好友所统领的,这使他的政治声誉进一步受打击。后来虽然前线上英国的四个使获得险胜,但政府仍备受压力,军械总局局长查塔姆勋爵也决定请辞,这使珀西瓦尔的政府濒临崩溃。\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到1810年底,国王乔治三世的精神状况恶化,珀西瓦尔通知威尔士亲王,即将在国会提出《摄政法》,让他代理国王的职务,但他的权力将会大大地受到限制。对此,威尔士亲王很愤怒,并计划联合反对派阻止议案通过,但是《摄政法》依然在1811得到通过。\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后来,持续的对外战争使国内出现明显的通货膨胀,但珀西瓦尔把纸币列入法定货币,使财政危机得到化解。然而,摄政王在此时却提出要求政府增加他的生活费,用做偿还他的一大笔债务,珀西瓦尔没有同意。最后,珀西瓦尔游说摄政王,希望他接受一份皇室的花费表,而该表列出了政府资助皇室的各项费用标准,总金额当然比摄政王的预期要少,最后摄政王不得不决定接受,这种机制一直沿用至今。\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但摄政王威尔士一直坚持同珀西瓦尔为敌,首相也同他进行着坚决的斗争,所以反对派们一直没有撼动珀西瓦尔的首相地位。在对外,尤其是对法国的战争中,珀西瓦尔一直没有屈服,致使傲慢的拿破仑没有能够在此时征服英国。\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然而,珀西瓦尔在1807年颁布的限制贸易的枢密令,到了1811年渐渐变得不受欢迎,期间爆发了工人暴动。结果珀西瓦尔不得不在下议院召开听证会解决。不幸的是,\u003Cstrong\u003E在珀西瓦尔前往听证会的途中,遭到刺客的枪杀。\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8a3a69c7c5f54c83b4f4ca19b1dc1a64\" img_width=\"1280\" img_height=\"720\" alt=\"此人在俄国受了委屈 却愤而刺杀了英国首相 他是否真的有精神病?\"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二)刺客:一个不得志的商人\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刺客名叫约翰·贝林罕(1769-1812),出生于英国亨廷顿郡圣尼次,在伦敦长大。他14岁的时候,成为一名珠宝店的学徒,并在2年后应募为海军候补少尉,曾随哈特韦尔号战舰前往中国。\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贝林罕回国后开始经商,曾于1794年在伦敦开办了一间制罐工厂,但由于经营不善,工厂很快倒闭。后来贝林罕在一所会计室任文员,于1800年前后,被派到俄罗斯的\u003Cstrong\u003E阿尔汉格尔斯克\u003C\u002Fstrong\u003E作进出口贸易方面的中介人。他在1802年返回英格兰,在利物浦成为一位商人的代理人。后来他再次前往俄罗斯的阿尔汉格尔斯克,以出口代表的身分作短期停留。\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在俄罗斯被软禁】\u003C\u002Fstrong\u003E1803年秋天,一艘俄罗斯船在白海失踪,船主云·布里嫩准备向保险公司索偿,但保险公司收到一封匿名信,说该船是被恶意破坏而沉没。云·布里嫩怀疑匿名信是贝林罕搞的,于是借机报复,指贝林罕是某破产人士的受托人,应为该破产人偿还债务4890卢布。贝林罕当时正准备离开俄罗斯返回英国,却因此事被扣留在俄国。\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云·布里嫩之后怂恿该地总督,将贝林罕软禁。贝林罕被软禁一年获释后,立即离开阿尔汉格尔斯克,前往圣彼得堡,打算控告那位总督。然而,贝林罕哪能告倒总督,反被俄罗斯当局控告他擅自离开阿尔汉格尔斯克,\u003Cstrong\u003E因而他再度被软禁4年。\u003C\u002Fstrong\u003E贝林罕最终在1808年10月从监狱获释,但仍不准离境。他此时已经是身无分文,无依无靠,陷入绝境,于是向沙皇求情让他回国。最后,贝林罕在1809年获准离开俄国回到英格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刺杀首相\u003C\u002Fstrong\u003E】贝林罕返回英格兰后,心中气愤,于是要求英国政府为他被软禁一事作出赔偿,但政府以英俄已断交为由,拒绝受理这事。事后,他的妻子让他放弃向政府索赔,贝林罕也就不再为此事费心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但后来贝林罕工作不顺,生活的并不好。于是他在1812年到伦敦谋职时,又重新提起了索陪一事。也许他对自己在俄罗斯受软禁,白白浪费了5年的时光,感到委屈;或者是,他认为,做为英国政府,应该为自己的人民打抱不平,同俄国人理论,至少得给自己点经济赔偿,或者给点青春损失费吧。于是他在4月18日,前往政府外务部办公室询问这事。一位公务员作出答复,告诉他可以用任何他认为合理的途径,去政府索取赔偿。\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贝林罕的理解是,如果政府不答应给他赔偿,他可以用其他手段解决,只要这种手段他自己认为合理即可。于是贝林罕遭到政府拒绝赔偿后,决定以非常手段解决。1812年4月20日,他在史坚纳街58号的一所枪械店\u003Cstrong\u003E买了两枝半口径手枪\u003C\u002Fstrong\u003E,此外,他又到裁缝店,订制一件内部有口袋的大衣。之后,他时常在政府下议院的大堂出没。\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812年5月11日,贝林罕与一位朋友去参观水彩画展,看完画展,便迳自前往英国国会大厦。他在大堂守候着。当英国首相斯宾塞·珀西瓦尔出现时,他立即窜上前去,\u003Cstrong\u003E迅速从大衣的口袋里掏出手枪,对准首相的胸口扣动了扳机……\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ba29d9b45242485f839b01d9aa7b1c0a\" img_width=\"1280\" img_height=\"800\" alt=\"此人在俄国受了委屈 却愤而刺杀了英国首相 他是否真的有精神病?\"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办完事后,贝林罕并没有逃走,而是冷静地坐在旁边的长椅上,但很快就被带走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三)刺客被判绞刑前,曾被认为有精神病\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贝林罕于5月13日在奥卑利刑事法庭受审。他在法庭上为自己辩护,他说他本来要刺杀的人不是首相,而是英国驻俄罗斯大使,但他却认错了人。不过接着他又在法庭严肃地辩护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各位先生,请想想我当年的处境吧,因为珀西瓦尔先生,使法律的公正不能申张,使我和家人都彻底崩溃了。他蹂躏法律,以为自己安全得很,也想不到报复会到来。我所要的只是我应有的权利罢了,我所要的权利和利益,是每一位英国人与生俱来的。各位先生,\u003Cstrong\u003E当一位官员将自己凌驾于法律之上,像珀西瓦尔先生那样,他是有危险的。\u003C\u002Fstrong\u003E如果他很安全的话,那么官员们就会取代法律,大家的自由又有谁保障呢? 我相信这次事件会为所有政府官员带来一次警醒,使他们去做正确的事。上梁不正下梁歪,假如上层社会的人士有过失而不作追究,下层人也只会同归腐败。各位先生,我的生命现交付在你手中,我相信你们会公正判决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贝林罕既然说自己是误杀,那么为何又公开指责首相呢?所以当时人们认为他的精神可能有问题;还有就是,他开枪之后并没有像一般的刺客那样逃走,而是平静地坐了下来,也有点不可思议;\u003Cstrong\u003E第三,贝林罕既然在俄国受到了委屈,受到了不公正待遇,为何不在俄国行动?\u003C\u002Fstrong\u003E刺杀伤害他的人岂不是更合理?而且为何在数年之后才开始抱负?他的精神是不是真的出了问题?\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cbcf762dbcf748d38ec15e4284566015\" img_width=\"1280\" img_height=\"850\" alt=\"此人在俄国受了委屈 却愤而刺杀了英国首相 他是否真的有精神病?\"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但无论如何,贝林罕最终还是被判处了死刑,并于5日之后被公开执行绞刑。不过贝林罕从一个小商人终于一刺成名,因为英国历史上仅有一位死于刺杀的首相,即珀西瓦尔;而他,贝林罕也是历史上唯一的成功刺杀英国首相的人。(文\u002F说历史的女人·一米暖阳)\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9413987315810828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