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p\u003E關注少年 從“心”開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建寧縣人民法院少年與家事審判引入心理干預\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東南網三明7月30日訊(通訊員 徐巧)爲了爭奪孩子的撫養權,三年來,小波的父母一而再再而三地向法院起訴,要求變更撫養權。在很多人看來,是父母的愛子心切,都希望孩子能留在自己身邊,可這樣的爭搶給小波內心的波動和創傷卻並不只是一點點。13歲的孩子,有同齡人沒有的脆弱和憂鬱,但卻缺乏少年應有的開朗和活潑。前不久,建寧縣人民法院楊香梅法官邀請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盧小羣老師,回訪了小波和他的父母。\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據楊香梅法官介紹,因爲離婚後撫養權和撫養費、探視權等問題無法達成一致,小波父母一訴再訴,兩人的矛盾日益加深。訴訟過程中,小波父母都極力爭取對小波的撫養權,但生活中小波遊走在父母之間,難免成爲“受氣筒”,這樣的“愛”讓他有些喘不過氣,他甚至不能確定地表達出跟隨父母一方生活的意願。\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走訪期間,建寧縣人民法院徵得小波及其父母的同意,對他進行了心理測量。小波填寫了盧小羣老師提供的《SCL90測表》等測評表,結合對話、提問、測評表等方式對小波進行心理測量,並作出心理評估報告。報告顯示,小波性格內向、固執,有孤獨感,心理較脆弱,經常有莫名的擔心。\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針對心理測評結果,盧小羣老師分別多次與小波的父母面談,通過傾聽、疏解的方式取得信任,並用正面引導方式進行心理疏導解開雙方心結,也讓小波的父母意識到“一切爲了孩子”纔是離婚後撫養孩子的落腳點。\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楊香梅法官說:“給小波的父母做思想工作也有十幾次了,筆錄也有幾十頁,效果卻差強人意,但是心理諮詢師能從當事人的情感、心理方面給當事人疏導和支持,消除隔閡,從而減少了當事人法庭上的對抗性。”在法官和心理諮詢師的不懈努力下,雙方關係逐漸得到改善。出於對孩子成長的考慮,小波的父親終於同意將小波交給前妻撫養,並就他的探視時間等進行了約定,對孩子今後的教育規劃也做出了安排。\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這是一起典型的撫養權糾紛案件,離婚後父母對子女撫養問題爭執不下引發的各種矛盾,然而有多少父母僅僅從自身的角度出發考慮爭奪撫養權,而忽略了孩子的感受。\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未成年的成長教育離不開家庭的支持,建寧縣人民法院針對未成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點,逐步探索將專業心理服務納入少年與家事審判過程中。建寧縣人民法院與建寧縣幸福種子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制定《少年與家事審判輔助協調工作方案》,引入心理諮詢師、社工參與少年與家事審判輔助工作,並增設對未成年犯罪和家事糾紛的涉案未成年人進行心理干預的條款。\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心裏的病、心裏的結,需要心藥醫,雖然看起來這起案件是父母之間的爭執,但落腳點還是孩子的成長,這起撫養權糾紛案件必定給小波的成長一個特殊的印記。作爲一個法官,我不僅僅要權衡和保障當事人的權益,作爲一位媽媽,我認爲更重要的是案件背後的未成年人受損心理修復、心理健康心態的重構、家庭環境改觀。”楊香梅法官說。\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建寧縣人民法院以“愛+”法治公益互動基地爲平臺,在少年審判工作中全面推行心理干預機制,包括了開展心理測評、心理疏導、心理評估、心理矯治等多項工作,在少年與家事審判過程中,由專業心理諮詢師主導進行心理干預活動,進行測評分析,做好跟蹤記錄。通過摸清未成年人的心理家庭環境、心理動態,對未成年人的真實想法做出分析。像小波這樣的撫養權糾紛案件,孩子往往很難在父母之間做出取捨,如何讓孩子和父母都做出最有利孩子成長的選擇,如何減少因父母的缺位帶給孩子的心理陰影,包括引導父母在重建家庭中給予孩子原生家庭般的溫暖,都離不開專業心理諮詢師的引導。\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此外,針對未成年刑事犯罪案件,積極徵求未成年被告人及其父母意見,由心理諮詢師全程參與案件審理,通過個案心理干預活動,從性格缺陷、家庭缺失、信念誤差、行爲偏差、犯罪動因等方面分析未成年被告人走上犯罪道路的成因和根源,適時介入心理輔導和矯正。心理諮詢師參與案件審理後,有針對性地進行罪因剖析、責任承擔、判決心理預期等方面的評估,使得法官在定罪量刑、輔助幫教、社區矯正等方面的依據更加充分、科學、合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心理干預機制引入少年審判工作是前期家事審判工作經驗累積的進一步提升,這項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未來可能還會有很多困難,但是爲了孩子們,每一次新鮮的嘗試都是值得的。”楊香梅法官說。\u003C\u002Fp\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9402430255071752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