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9.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01c565f378854a77bafc9050ec8053d4\" img_width=\"629\" img_height=\"233\" alt=\"你 Kindle 上的電子書會被遠程刪除嗎?\"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你購買並下載到 Kindle 上的電子書,亞馬遜有權不通知你直接遠程刪除嗎\u003C\u002Fstrong\u003E?”因爲 FT 中文網一篇《“消失的電子書”揭示數字產品真相》的文章,這個問題成爲昨日微博上的熱門話題。\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據 FT 中文網報道,微軟已在本月關閉其電子書店,電子書也已全部消失。微軟會向電子書用戶提供全額退款,並向那些在書中做過註釋的用戶再賠償 25 美元。\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這件事也再次讓人們注意到,無論是微軟、蘋果還是亞馬遜,都有小字條款註明提供的是數字出租而非“銷售”,意味着用戶並不擁有電子書的所有權,而只是被授予了限制重重的使用權。\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實際上,不只是電子書店關閉時你的“數字資產”會灰飛煙滅。\u003Cstrong\u003E當出版商不再提供數字版權時,電子書平臺也有權遠程刪除你已下載的圖書\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0 年前,應出版商要求,亞馬遜向全體 Kindle 用戶召回了喬治·奧威爾的《1984》和《動物莊園》。用戶發現這兩本書在他們的電子書架上被自動刪除,購買款項被退回。\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這讓讀者和媒體倍感震驚與憤怒,用一位讀者的話說,這件事就像“巴諾書店潛入你家,把你牀頭桌上買的書搶走,在旁邊留下一張退款支票”一樣惡劣。\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雖然,Kindle 中文書店尚未發生這樣的“遠程刪除”事件,但 FT 中文網的報道讓“\u003Cstrong\u003E數字恐慌\u003C\u002Fstrong\u003E”在互聯網上蔓延,很多人表示自己第一次聽說這樣的事。\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b8d2cc78613e4c899ad94a675868212b\" img_width=\"950\" img_height=\"439\" alt=\"你 Kindle 上的電子書會被遠程刪除嗎?\"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有用戶電話諮詢亞馬遜中國客服,對方斬釘截鐵表示不可能刪除已購買的圖書。\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但《Kindle 商店使用條件》明確表示:“Kindle 內容由內容提供商向您提供許可,而非向您出售。”\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不僅如此,Kindle 商店還表示“我們可以在任何時間不經通知而變更、暫停或中斷全部或部分服務,包括在服務中增加或去除訂閱內容。”\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這意味着如果 Kindle 業務像紙書業務一樣退出中國,那麼你所購買的電子書也將不復存在。\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使用條件》還對由於無法使用 Kindle 程序所引起的損失的賠償做出了限定:\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5a595d2f0866451daff87504aca5c62b\" img_width=\"610\" img_height=\"122\" alt=\"你 Kindle 上的電子書會被遠程刪除嗎?\"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據部分 Kindle 用戶反饋,雖然購書功能目前正常,但 Kindle 賬戶充值功能已經連續數天因“\u003Cstrong\u003E系統內部發生錯誤\u003C\u002Fstrong\u003E”而無法使用,這很難不讓用戶產生恐慌心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當然,出租使用權而非出售使用權,已經成爲數字內容平臺的慣例。雖然在微信讀書、豆瓣閱讀、掌閱等電子書平臺並未找到如 Kindle 商店這樣詳盡的使用條款,然而,\u003Cstrong\u003E我絲毫不懷疑,在版權、審查等“不可抗力”之下,你書架上的電子書難逃“遠程下架“的命運\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此之前,網易雲音樂、QQ 音樂等都曾被指刪除用戶本地音樂。當音樂全面進入流媒體時代之後,你擁有的只是曲庫中所有專輯的使用權,但並沒有任何一張專輯的所有權。\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隨着 Kindle Unlimited、微信包月、知乎書店“會員制”的普及,數字閱讀也正在進入“流媒體”時代,我們對於電子書店中一本書的掌控愈發減弱。一本書被下架將會如一棵樹在森林中倒下一般,無人知曉。\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然而,一首被下架的李志的歌消失的不只是 4 分多鐘的聆聽體驗,一同被抹去的還有數千條滾燙炙烈的評論,一個個不眠之夜的抒情與慰藉。\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同樣的,一本電子書被下架,我們留在字裏行間的筆記、感悟也將如草葉上的露水一樣蒸發。\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不在乎天長地久,只在乎曾經擁有”,這是鼓吹“使用權”替代“所有權”的人們所抱持的價值觀。但在如今文化產品動輒“下架”(網文整改正在如火如荼)的環境中,就連“曾經擁有”都有可能朝不保夕。\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更何況,哪怕已經沒有物質實體,我們依然對於“擁有感”戀戀難捨,只有從浩瀚的書庫、曲庫下載到自己的書架、歌單中,我們纔算真正與一本書、一首歌發生了情感連接,它們才真正“屬於”我們。\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由此就不難理解在電子書革命進行了十多年後,爲何紙質書迎來了復興;也不難理解爲何那麼多“數字松鼠”對於囤積電子書資源如此上癮,對於 readfree 等資源站的關閉如此耿耿於懷。\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而個體喪失對圖書的“所有權”,也意味着《1984》預言的“誰控制現在,就能控制過去”離我們更近了一步:\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任何一期的《泰晤士報》若需要改正,需要將有關的材料彙集覈對,該期的報紙便要重印,銷燬原來的版本,將改正後的版本存檔。修改的工作就這樣不斷進行;而修改所及,也不限於報紙。舉凡書籍、雜誌、小冊子、海報、傳單、電影、音帶、漫畫、照片--總之,只要一種文獻資料可能具有政治性,或者意識形態的意義,其修改的命運便概莫能外。過去,時時刻刻都遭到翻新。新聞也罷,觀點也罷,只要有悖於當前的需要,絕不容殘留在記錄裏。歷史變成了一張羊皮紙,可以按照需要擦淨重寫。這樣的工作一旦完成,便絕無證據可以證明,發生過任何僞照歷史的事情。”\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7bb4f1a44c01425fb2c1523e31b9cb5c\" img_width=\"900\" img_height=\"149\" alt=\"你 Kindle 上的電子書會被遠程刪除嗎?\"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u002Fdiv\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9355013065343501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