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接下来将进行西山墙的砌筑工作,完成之后会对崇善寺实施挑顶修缮,在整个修缮工作的土建部分全部完成后,会把之前揭取下的壁画底层去薄至约2公分左右,然后粘贴到蜂窝铝板上,再原位归安,蜂窝铝板不仅重量轻还具有高平整度和高强度的特点,在墙体发生歪闪裂缝时,壁画并不会受到威胁,以后再有修缮需要这些壁画还可以轻松地完整取下。近日,在延庆区张山营镇下营村正在开展的文物古建修缮工作中,由于绘有壁画的墙壁酥碱开裂严重,必须拆除重新砌筑,经过精密计算和充分准备,文物部门对该处墙体内侧的壁画进行了成功揭取。

近日,在延庆区张山营镇下营村正在开展的文物古建修缮工作中,由于绘有壁画的墙壁酥碱开裂严重,必须拆除重新砌筑,经过精密计算和充分准备,文物部门对该处墙体内侧的壁画进行了成功揭取。

开裂的墙壁上,修文物的高手们成功揭取珍贵壁画

延庆区张山营镇下营村崇善寺壁画

下营崇善寺始建于辽代,原为皇姑寺,明正德二年(1507年)修葺后改名崇善寺,后至清代进行过多次修缮,为延庆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院内有“重修崇善寺”石碑一通,记载年代为:大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岁次丙子署月吉旦立。现在仅存后殿,也就是本次修缮的殿座,其中保留有延庆地区现存唯一一处完整的佛教题材壁画,因此揭取要求比较高,实施难度也比较大。

这次揭取的西山墙壁画色彩丰富,较为清晰,上为6尊缘觉画像,下为9尊罗汉画像,后檐墙主要为背光,偶见有栏板、罗汉等图案,大面积被白灰覆盖,而东山墙壁画也已模糊不清,从整体上看应为6尊缘觉画像和9尊罗汉画像。

开裂的墙壁上,修文物的高手们成功揭取珍贵壁画

由于山墙内侧为花秸泥,外部为青砖,有些部分已经空鼓,如果采用切割方法,不仅对壁画损坏较大还可能直接造成大面积脱落,而寺庙院子较小,无法放置临时的活动房,揭取下的壁画又不能裸露在阳光下,也为揭取保护带来了困难。为了保证壁画的完整性,规避壁画放置于院中的风险,在正式揭取前,工作人员对壁画墙体进行了风险预测,并对揭取方案进行了反复论证,对揭取工具和材料都进行了明确,最后决定使用边拆墙边加固的揭取方式。

开裂的墙壁上,修文物的高手们成功揭取珍贵壁画

工人们先按照整面西山墙现有分区尺寸焊接了方钢框架,在壁画上覆盖多层豆包布并以桃胶粘接,桃胶是一种天然粘接剂,具有可逆性的特点,目前被广泛应用于文物修复中,不会对壁画造成损害。之后再增加钢片作为壁画的龙骨,同样用多层豆包布逐层粘接覆盖达到支撑作用,再于其上根据凹凸情况覆盖不同厚度的泡沫,起到保护缓冲作用,最后固定到方钢框架上。

拆除时要从山墙外侧自上而下一层层的拆掉青砖,并时刻注意内部情况变化,选择壁画上没有具体绘画内容或避开人脸的部位打眼固定,使其脱离墙体后逐渐固定到方钢框架上,最终达到整面揭取的效果。依靠这个方法,西山墙上的壁画全部分块揭取完成,其中最大的两块高3米,宽分别为2.6米和2.4米,厚度约5公分,而最大的一块加上固定装置的总重量约达400多公斤,需要10个壮劳力同时搬动。

开裂的墙壁上,修文物的高手们成功揭取珍贵壁画

由于这两块壁画体积较大,搬运风险也较大,因此被安置在了殿内,工人们殿内东侧用脚手架的钢管搭成了上下两层的架子,分别放置这两块壁画。后檐墙和东山墙的墙体保存较好,只需要对部分酥碱墙砖实施替补即可,因此不涉及壁画问题,但是在挑顶之前,会对这两面墙上的壁画进行有效遮盖,防止施工中的人为磕碰、灰浆滴落以及雨水和日晒等自然因素的损坏。

接下来将进行西山墙的砌筑工作,完成之后会对崇善寺实施挑顶修缮,在整个修缮工作的土建部分全部完成后,会把之前揭取下的壁画底层去薄至约2公分左右,然后粘贴到蜂窝铝板上,再原位归安,蜂窝铝板不仅重量轻还具有高平整度和高强度的特点,在墙体发生歪闪裂缝时,壁画并不会受到威胁,以后再有修缮需要这些壁画还可以轻松地完整取下。此外,还将对揭取时打眼固定的痕迹进行修补,因为是整块揭取,经过修补后基本看不出揭取痕迹。

据了解,下营崇善寺修缮工程计划于明年6月底前完成。

(延庆区文物管理所供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