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總之,隨着“一城一策、因城施策、城市政府主體責任的長效調控機制”成爲長效機制,隨着最高層罕見提出“不將房地產作爲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中國房地產管理模式已經發生新的變化,未來房價暴漲的局面將不復存在,樓市將逐漸從投資功能向居住功能過渡,未來買房不要想一夜致富,更多的是抗通脹以及給你提供一個溫馨的家。第二:“落實房地產長效管理機制”,意味着限購、限貸、限售等將是官方未來調控樓市的重要手段,在4月份的政治局會議上,最高層首次闡述了長效機制的內容,即:一城一策、因城施策、城市政府主體責任的長效調控機制。

7月30日,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其中一項重要議程是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部署下半年經濟工作。

我看了新聞稿,整體的感覺是對於貨幣政策、財政政策以及房地產政策着墨不多,更多的是談及消費、投資、民營企業發展、科創板等話題。不過字雖少,但意義卻重大。

在談到房地產問題時,會議提到:

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落實房地產長效管理機制,不將房地產作爲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

爲什麼說意義重大?在展開討論之前,我們先說說會議召開的背景。

就在半個月前(7月15日),國家統計局公佈二季度的經濟數據,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450933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3%。今年二季度中國GDP增長是6.2%,比一季度的6.4%要低0.2%。1—6月份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長是5.8%,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增長10.9%,這說明,一方面,上半年的投資仍對GDP增長帶來拖累,下半年經濟下行壓力仍相當大;另一方面,房地產投資增速雖然放緩,但對GDP增長仍是較大的拉動作用。

政治局會議“不將房地產作爲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釋放什麼信號

從過往的經驗上看,每每經濟遇到困難時,房地產往往發揮着穩定劑的作用,比如08、09年,15年等。研究表明:房地產投資大概佔到中國GDP的10%以上,房地產及上下游相關行業對中國GDP的整體貢獻大概超過30%。所以,毫不誇張地說,房地產興,則經濟行。

其於此,在經濟面臨較大下行壓力的今天,很多人推測,國家很可能通過激活樓市提振經濟,但此時,政治局罕見提到“不將房地產作爲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傳遞重要信號!

第一:會議重申房住不炒,意味着全國層面上房地產調控仍將趨嚴,主要表現爲幾個特徵:房貸利率見底並有可能上升、房企融資將繼續受制、金融體系資金進入房地產將被嚴格管制、房地產行業亂象將繼續嚴打等。

第二:“落實房地產長效管理機制”,意味着限購、限貸、限售等將是官方未來調控樓市的重要手段,在4月份的政治局會議上,最高層首次闡述了長效機制的內容,即:一城一策、因城施策、城市政府主體責任的長效調控機制。一城一策意味着地方將會根據本地實際情況決定是否加碼調控或者微調,比如前段時間蘇州、西安房價比較火,兩大城市隨即升級樓市調控。

第三:“不將房地產作爲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我的印象中,以往如此高規模的會議,從未出現過,這表明中央高質量發展經濟、擺脫經濟過於依賴房地產的決心,從中有兩大意義:

1、表明中央的態度,中央的房地產調控是認真的,長期的,地方政府不能抱幻想,堅持房住不炒,穩定房地產預期。

2、美聯儲降息在即,中國央行下半年也不排除降息,在這種情況下,告訴市場不能因爲利率下行而出現炒房的念想,即使市場利率下行,但樓市將很難得到顯著受益。

總之,隨着“一城一策、因城施策、城市政府主體責任的長效調控機制”成爲長效機制,隨着最高層罕見提出“不將房地產作爲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中國房地產管理模式已經發生新的變化,未來房價暴漲的局面將不復存在,樓市將逐漸從投資功能向居住功能過渡,未來買房不要想一夜致富,更多的是抗通脹以及給你提供一個溫馨的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