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70年代开始研制的飞豹战斗机,截止目前还是我军重要的对地、对海攻击主力机型。相比我们很熟悉的串列双座型飞豹布局,在研发之初我国科研人员还在参考美制F-111的基础上,提出了另一款罕见的并列双座布局飞豹。

如果采用F-111整体弹射座舱设计,飞豹安全系数是否更高

飞豹战斗轰炸机

飞豹研制之初两个军种存在一定的争议,海军对舰攻击任务基本依靠仪表完成,后座电子设备复杂,所以希望能以串列双座方式让后座飞行员有更大的操作空间。而空军对地攻击目标是大规模的装甲集群和防御纵深工事,面对猛烈的防空火力只能以长时间超低空突防为主,所以极为重视飞行员的配合,自然就希望能采用并列双座布局。

1967年,美国计划将首批6架F-111A战斗轰炸机投入越南战场,苏联立刻开始了一项对F-111的捕获计划。截止1968年4月,已有三架F-111A在越南战场损失,其中第三架被苏联完整劫持迫降。

如果采用F-111整体弹射座舱设计,飞豹安全系数是否更高

F-111战斗轰炸机

如果采用F-111整体弹射座舱设计,飞豹安全系数是否更高

F-111战斗轰炸机

虽然当年中苏关系已经陷入低谷,但是在苏联整个捕获行动中我们也有一定的收获,获得F-111一套完整的弹射座舱。F-111的弹射方式与众不同,是整个并列座舱连同两名飞行员一同弹射,待座舱落地后飞行员再爬出等待救援。

如果采用F-111整体弹射座舱设计,飞豹安全系数是否更高

F-111整体弹射座舱

如果采用F-111整体弹射座舱设计,飞豹安全系数是否更高

F-111整体弹射座舱

正是由于这个完整座舱的获得,以及海空军对于新一代战斗轰炸机的需求不同,造成飞豹研制时形成两套方案。科研基础的薄弱直接影响了进度,直到1980年,歼轰-7才被批准以“一机两型、串座先行”的设计要求发展。但是由于西飞技术储备不足,仅能保证串列双座型的发展,因此,空军要求的并列双座方案被放弃。

这是歼轰-7的原型轰-7木质样机,机头略微下垂,和现在的飞豹造型有点区别。

如果采用F-111整体弹射座舱设计,飞豹安全系数是否更高

轰-7木质样机,机头略微下垂

这是空军要求的并列双座型“飞豹”方案模型,受F-111座舱布局影响。

如果采用F-111整体弹射座舱设计,飞豹安全系数是否更高

并列双座型“飞豹”方案模型

如果采用F-111整体弹射座舱设计,飞豹安全系数是否更高

并列双座型“飞豹”方案模型

如果采用F-111整体弹射座舱设计,飞豹安全系数是否更高

并列双座型“飞豹”方案

假如当时技术储备更强一些,同时发展出适用于海、空军的两型飞豹,就如苏-34“鸭嘴兽”一样,那么现在的并列型飞豹是否在弹射系统方面会更加有效呢?

如果采用F-111整体弹射座舱设计,飞豹安全系数是否更高

苏-34“鸭嘴兽”

如果采用F-111整体弹射座舱设计,飞豹安全系数是否更高

弹射试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