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他們不遠萬里到這裏只爲聆聽這聲軍號?

爲謳歌“古田會議”精神,同時深入開展“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福建省廣播影視集團福建交通廣播聯合中廣聯、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中國傳媒大學、交宣委,發起“不忘初心 踐行四力——全國交通廣播記者踏訪《古田軍號》拍攝地,體驗紅色文化”採訪活動。全國30餘家交通廣播的幾十名全媒體記者、主持人將組成採訪團,在7月28——31日期間,在閩西革命老區龍巖、上杭、永定等地開展采訪報道活動。

本次採訪報道活動由福建省廣播影視集團、中國廣播電視協會交通宣傳委員會、中共龍巖市委宣傳部、聯合主辦,福建交通廣播、福建電影製片廠有限公司共同承辦。

7月28日晚,來自全國30多家交通廣播的全媒體記者、主持人們有幸提前觀賞這部恢弘的紅色革命題材大作。

先睹爲快,他們有話說爲什麼他們不遠萬里到這裏只爲聆聽這聲軍號?

吳勇

北京交通廣播新聞節目部主任吳勇:在紅色勝地觀看這樣一部電影特別有意義,不僅讓我們瞭解了史實,更讓我感動的就是共產黨員的初心,他們在革命的過程當中遇到了很多很多的問題,不僅是隊伍的生死存亡,如何帶好隊伍如何和當地百姓相處,這些都代表着共產黨人的初心,這就是救國救民、爲國圖強。對於現在的年輕共產黨員來說,要多看這樣的電影,瞭解過去,才知道自己爲的是什麼,自己的初心在哪裏,更好地爲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儘自己的一份力量。

爲什麼他們不遠萬里到這裏只爲聆聽這聲軍號?

陳亮

湖北楚天交通廣播專題節目部主任陳亮:深受感動,過去只知道古田會議思想建黨,這部電影讓我們瞭解了整個歷程,讓我很震撼,心靈上受到了洗禮,很感動。

爲什麼他們不遠萬里到這裏只爲聆聽這聲軍號?

寧倩

廣西交通廣播新聞部副主任寧倩:以前只知道古田是紅色勝地,看完電影更瞭解了古田會議的歷史地位,影片的最後看到現在祖國的強盛,更明白瞭如今安穩生活的來之不易,深受感動。

爲什麼他們不遠萬里到這裏只爲聆聽這聲軍號?

蘭同學

龍巖學院傳播設計學院蘭同學:作爲一個龍巖長汀人,感受很深刻,從小生活在革命勝地,共產黨對當地百姓的無私奉獻、不畏艱險的精神都讓我深受鼓舞,這部電影非常值得當代大學生觀看學習。

爲什麼他們不遠萬里到這裏只爲聆聽這聲軍號?

謝同學

龍巖學院謝同學:我的爺爺曾經是一位團長,我從小就受到了紅色文化的薰陶,現在也是紅色文創團隊的成員,今天的電影讓我深有感觸,我們如今的美好生活都是革命先輩用獻血換來的,自己一定努力爲國家做出更大的貢獻。

關照青年觀衆所思所想“主旋律”應有時代語境

在全面還原當年歷史、立體化領袖形象的同時,《古田軍號》製作團隊也在力求創新和突破,力求宏大敘事與個性表達的融合。爲了和當代青年保持同樣的語境,給他們更多的代入感,《古田軍號》在故事構架、藝術表達、背景音樂選取、鏡頭拍攝狀態、畫面剪輯等方面都選擇了年輕人更容易接受的方式。用真實的歷史故事與時代化的語境表達呈現出一部“被青年觀衆喜歡的主旋律”。

爲什麼他們不遠萬里到這裏只爲聆聽這聲軍號?

爲什麼他們不遠萬里到這裏只爲聆聽這聲軍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