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p\u003E大家好!我是一隻成年翻車魚,大家都叫我大胖。因爲失憶,我喫了不少苦,做了不少“出格”的事,還經常被一個愛管閒事的傢伙教訓。沒辦法,誰讓咱做了錯事呢。我給這個愛管閒事的夥伴起了個外號叫“事多”,當然我是不會告訴它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成長的變化與不易\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聽過最多的故事就是我們翻車魚的成長史。事多跟我說,我們在剛出生的時候身體只有2毫米長,這時候,我看了一眼2米多長的事多,默默地驚歎我們的生長能力。\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除了生長能力,我們翻車魚家族一次產上億枚卵的能力也很讓我驚訝。聽事多說,在上億個兄弟姐妹中,只有一小部分能從受精卵發育成成年魚。小時候,我們受盡其他魚類的欺負,成年後,好不容易變成了大塊頭,還得整天躲着像鯊魚這樣的大型肉食動物。\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食物”“同類”傻傻分不清楚\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聽了無數遍翻車魚的成長血淚史後,我覺得自己太幸運了。所以我一方面祈禱自己能夠平平安安地活下去,另一方面希望有更多的翻車魚能成爲像我這樣的幸運兒。\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一天,我看到一羣小魚從不遠處遊過,我趕緊爲它們祈禱。沒想到我還沒祈禱完,就被從後面游過來的事多教訓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你在這兒愣着幹嗎?小魚都遊遠了,你想絕食呀!”\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它們不是咱們的同類嗎?”我有些糊塗,“再說,咱們的食物不是水母嗎?”\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同類你個大頭鬼!難道個頭比你小的魚都是你的兄弟姐妹嗎?”事多又教訓了我一下,“再說了,水母只是咱們的主食,小魚、甲殼類動物甚至水草都可以喫啊!”\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j4JQN6cB2v6Z\" img_width=\"540\" img_height=\"400\" alt=\"都是記憶惹的禍\" inline=\"0\"\u003E\u003Cp\u003E這個不能喫!\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那次被教訓以後,我的食譜裏多了不少食物。在找不到水母的時候,我也會找些小魚來充飢。除了喫,我還很喜歡曬太陽,沐浴着暖洋洋的陽光真是一種享受。\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一天,事多帶着我朝海面游去。在淺海處,我看到了一大片海草。海草並不特別,特別的是我發現海草下面有一羣小魚。這一次我可不想再被事多教訓了,我張開嘴就朝小魚游去。沒等喫到魚,我又被事多叫住了。事多游過來又給了我一下,這一下可把我打蒙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你不是說過小魚是咱們的食物嗎?”我無比委屈地說。\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別的小魚是,這種小魚不是。”\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爲什麼不是?”\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因爲它們是我們的醫生。”事多認真地說,“這種魚叫半月魚,我們要靠它們清理身體的寄生蟲。來,跟我學,把頭朝向水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後來事多告訴我,除了半月魚,我們還可以找海鷗清理身上的寄生蟲,但海鷗的“手法”可沒有半月魚這麼溫柔。\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這個“外套”挺實用\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和事多都很珍惜生命,當遇到一些大的障礙物時,我都會小心翼翼地經過。有天恰好被事多看到了,你猜得沒錯,我又捱揍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你的皮膚那麼厚,怕什麼呀!遊得這麼慢,早晚被當成食物喫掉。”這就是事多當時說的話,它還說皮膚是我們的保護傘,在危險來臨時,我們的體色能由亮轉暗以保護自己。真沒想到,我還有當變色龍的潛質,以後你們可以叫我變色龍大胖。\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後記\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有一次不小心讓事多聽到了我叫它的外號,你猜怎麼着,它居然沒打我,還激動地問我怎麼失憶了還能想起它的名字。原來,它的名字叫“拾掇”。因爲它媽媽希望它能多拾掇拾掇自己,及時清理掉身體上的寄生蟲,活得更健康一點兒,所以給它取了這個名字。\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本文來自《奇趣百科·動物故事》\u003C\u002Fp\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9496557286130188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