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4日,夜色中的平遙古城內遊人遊興不減。 商報記者 牛利敏 攝

今年的“國慶”長假正值全省旅發大會召開不久,藉助旅發大會的東風,以舉辦地臨汾爲主,我省各市紛紛推出豐富多彩的旅遊節慶活動。省旅發委10月8日發佈消息,2018年“國慶”假日期間,我省共接待國內外遊客 5454.43萬人次,按可比口徑計算同比增長16.7%。實現旅遊綜合收入352.29億元人民幣,按可比口徑計算同比增長18.3%。

據統計,今年“國慶”長假,近程休閒旅遊需求仍然佔據市場主流,舉家出遊、周邊遊成假期旅遊趨勢,生態採摘、徒步登山、鄉村休閒依然爲首選旅遊項目;自駕遊、自助遊、高鐵出行持續熱捧。各地旅遊產品供給更加豐富,呈現出濃濃的節日風情,親子旅遊、休閒旅遊、鄉村旅遊主題活動豐富多彩,以“旅遊+文化”融合發展方式打造的特色旅遊產品等成爲假日亮點,旅遊經濟效益明顯提升。

A智慧旅遊 促進便利化發展

據統計,國慶期間納入全省35個重點監測的旅遊景區共接待遊客583.7萬人次,同比增長13.3%,實現旅遊門票收入2.18億元,同比增長16.12%。

根據聯通景區監測數據、攜程在線旅遊數據以及各市居民調研數據顯示,國慶期間我省十大國內客源地分別是:北京、陝西、河北、天津、內蒙古、山東、江蘇、河南、上海和廣東。十大入境客源地分別是:美國、中國香港、韓國、俄羅斯、法國、日本、德國、英國、新加坡和澳大利亞。

省旅發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假日期間,越來越多的景區通過門戶網站、微信公衆號等方式實時發佈出行信息,及時爲遊客提供旅遊信息諮詢服務,進一步提升了假日旅遊公共服務水平。大部分景區實現了遊客線上預訂,線下取票的經營模式,遊客購票方式更加多元化,網絡平臺購票比例進一步提高,部分景區實現了微信預定及支付功能,部分景區實現了掃碼或掃身份證入景區功能,大大方便了遊客進入景區,減少了進入景區時間,緩解了交通壓力,提升了遊客出遊滿意度。

B全域產品供給豐富 業態多樣

2018我省旅發大會吹響了進軍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的號角,力求打造以文旅融合爲主線,以“黃河、長城、太行”三大旅遊板塊爲支撐,國際知名、國內一流、特色鮮明的全域旅遊目的地。通過一年多來的建設推進,在傳統的基礎上,民俗體驗、休閒度假、共建共享的三大板塊旅遊產品體系進一步完善,旅遊業態多樣呈現,在國慶假日期間,爲遊客提供了一場盛宴。

臨汾市委宣傳部副部長陳海平表示,臨汾市爲了打造文旅融合示範區,規劃以華門爲中心的旅遊要素集散地,佔地10平方公里,以“兩街、兩館、兩中心”爲載體,包括文旅一條街、文旅小喫街、文旅藝術館、文旅體驗館、文旅博覽中心和非遺展演中心。文博中心通過省內、國內、國際三個層面的會展招商,在傳統藝術品展銷中融入互聯網思維,搭建線上、線下兩個平臺,定期或不定期開展全球工藝美術及手工藝品、非遺產品的展示展銷活動,與相鄰的臨汾地域縣區館、演藝館形成互補、互動、共建、共享,以此推動臨汾文博展會經濟發展,爲服務堯廟—華門景區光影秀爆點活動,加快建設臨汾旅遊集散地提供堅強支撐。同時,國慶期間,臨汾汾河公園音樂“水幕燈光秀”每晚兩場表演迎來數千人前來觀看,五洲休閒廣場燈光藝術展每晚給遊客帶來迷人的夜景和不一樣的視覺體驗,進一步豐富遊客在臨汾的夜生活。

另外,大同方特歡樂世界特推出“國慶享歡樂,全家遊方特”主題活動,“秀國粹、贏好禮”等多種活動給廣大遊客帶來驚喜。中國(大同)美食節,以多種形式展示大同“美食之城”風采,爲遊客推薦各具特色的優質大同美食;作爲自駕遊熱點的忻州市偏關黃河老牛灣景區,把老牛灣的山水、石院、石坊等都作爲創作的元素,給遊客帶來了鄉土文化的藝術享受等。

C遊客出遊方式多元 各具特色

假日期間,除具有規模的傳統景區外,我省市區範圍內的公園、保持自然風貌的郊區、交通要道周邊的有特色的農家樂迎來了大批自駕遊遊客,不少遊客選擇去戶外享受田園風光,到鄉村旅遊點登山、觀賞、採摘等,感受鄉村氣息,體驗農家生活,盡享迴歸自然的樂趣,可休憩、可體驗、可觀賞、可參與的旅遊形式備受遊客歡迎,省內極具地方特色的鄉村休閒旅遊越來越成爲居民假日出行的首選。

“國慶期間,雲丘山古村落、玻璃橋、蹦極、滑索等刺激遊線路受到廣大遊客的歡迎,我們還舉辦了雲丘山柿柿如意紅葉節、吳橋雜技魔術表演、塔爾坡特色民宿表演、《雲丘聖母、玄妙神音》山水實景演出等新鮮有趣的活動。”臨汾雲丘山景區武姓負責人告訴記者,國慶期間,爲了進一步豐富遊客遊覽體驗,遊客在這裏體驗古槐樹下聽民俗,花饃院裏蒸花饃,豆腐坊間磨豆腐,水席院裏喫水席等不一樣的民俗、民宿和窯洞小院生活,吸引不少遊客。

另外,安澤縣舉辦了“2018天安地澤·安澤國際河燈藝術豐收季”大型文化旅遊河燈節活動,吉縣屯裏和安澤馬壁鄉舉辦“農民豐收節”系列活動,浮山陳古村開展了第二界旅遊系列主題活動,深受遊客歡迎。

D文化旅遊逐步融合 發展迅速

假日期間,各地舉措不斷、亮點頻現,文旅產品紛紛呈現,旅遊+文化、旅遊+科技、旅遊+農業等業態多元發展,旅遊+美食、旅遊+民俗、旅遊+演藝等形式廣受歡迎,中華傳統文化融入到的各類旅遊活動中。

太原市文瀛公園第九屆“文運天開·瀛水芳華”文化藝術節期間,推出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記者在園內看到,園內精心佈置了大型菊花展覽,十餘個用花三萬餘盆的菊展景點,展出品種菊100餘個品種,市民可在菊花叢中,盡享文瀛秋韻。在文瀛大舞臺南側舉辦“菊文化”科普知識圖片展和“文瀛風光”圖片展,展出菊文化科普知識和文瀛公園美景圖片百餘幅;在天文館二樓舉辦紀念改革開放40週年暨文瀛公園第九屆文化藝術節書畫展。同時,文化藝術節期間,還有文藝演出。

現場一位姓高的大姐告訴記者:“除了欣賞菊花,共享菊文化外,我還在這兒學習了下家庭養花知識,希望這樣科普知識講座多舉辦一些。”

晉中平遙古城“2018首屆中國·平遙古城國際旅遊商品博覽洽談會”實現跨平臺合作,通過微信和微博多平臺推廣,線上製作寄送明信片,線下廣告雙模式結合的活動亮點,吸引了大批中外客商瞭解平遙古城文化;長治市沁源“飛越綠色沁源”全國無人機航拍大賽邀請國內百架無人機、百餘名選手參與,通過航天科技俯瞰沁源,用鏡頭、影像全面反映綠色沁源生態建設發展成就,深度挖掘沁源生態文化旅遊資源,真實記錄沁源山川面貌和鄉村鉅變,實現航天科技和文化旅遊的完美融合等,這些活動既有厚重的文化體驗,也有特色的民俗表演,既有智慧科技旅遊,也有遊客互動參與,活動形式多樣,異彩紛呈。

E紅色旅遊持續升溫 盡顯風采

今年國慶假期,遊覽紅色景點,接受愛國主義教育,成爲許多遊客的新選擇。

五臺山不僅是著名的佛教旅遊聖地,紅色旅遊文化也有着深厚的積澱。今年國慶期間,五臺山的紅色旅遊也被帶熱,廣大遊客在感受佛教文化的同時,紛紛來到塔院寺內的毛主席路居館,一起緬懷革命先輩,接受愛國主義再教育。在路居館內,一幅幅具有革命歷史意義的老照片和一件件實物,再現了革命先烈英勇頑強的精神,讓前來參觀的遊客紛紛駐足,在細細品讀毛主席書法作品的同時,緬懷前輩的豐功偉績,重溫烽火歲月,傳承革命精神。

五臺山的紅色旅遊景點除了毛主席路居館,還有晉察冀軍區司令部舊址、晉察冀邊區行政委員會舊址、邊區銀行等。

除此之外,長治市發揮紅色旅遊特色和優勢,大力營造亮點,武鄉縣以“中國夢”、“強軍夢”、“紅色夢”三大主題貫穿八路軍文化園、太行紀念館、游擊戰體驗園、李峪魔術村、板山等景區,八路軍太行紀念館、潞城毛主席像章紀念館等紅色旅遊景點開展升國旗、唱國歌等活動,吸引大量遊客參與。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