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朗電商探索新出路 借大數據力促產業升級轉型

莞商·大朗智造雲倉傳送帶上貨如輪轉(大朗供圖)

莞商·大朗智造雲倉整齊打包好準備發貨的包裹(大朗供圖)

工人正對樣衣做檢測(大朗供圖)

車間裏工人們正各司其職(大朗供圖)

整潔有序的莞商·大朗智造雲倉(大朗供圖)

東莞時間網訊 (記者 李建武 通訊員 曾雲妃)大朗的電商發展了近10年,從無到有,從有到優,從“野生生長”到電商協會成立,將扶持政策、人才培養等化作陽光雨露,灌溉電商迅速成長。數據顯示,2017年大朗全鎮電商銷售額爲131億元,同比增長14.49%,今年1—8月全鎮電商銷售額78.23億元,同比增長15.21%,其中毛織類電商銷售額43.42億元,同比增長10.49%。

而目前,純電商企業的生存環境受到壓縮,線上流量到達天花板,在此背景下,大朗創新型電商企業紛紛轉型升級,探索新形勢下電商產業協同發展的新路子。從以產定銷到以銷定產,產業信息平臺是其中非常關鍵的一環,目前,大朗電商企業正通過建設產業信息平臺,利用大數據重新定義甲方跟乙方,從銷售端開始,互通互聯至產業的上下游,形成信息閉環,真正打通了生產、銷售、倉儲配送和辦公等所有環節,力促產業升級轉型。

電商概況

大朗電商的“前世今生”

“那是一個電商人瘋狂吸金的時代。”大朗電子商務協會發起人之一葉偉民追憶道,他2007年開始觸網,經營的網店短短一年時間便榮升爲皇冠店鋪,兩年後再次升級金冠店鋪,觸網三年,由其銷售的掛脖背心破百萬。

用葉偉民的話來說,大朗電商的發展可以概括爲三個階段。2008年-2009年,幾乎整個大朗的電商都圍繞毛織貿易中心做庫存生意,據說當時的淘寶網上全國只有13萬家店鋪,其中女裝行業的競爭不多,細分到毛織女裝的店鋪更是少之又少。憑藉着強大且完善的毛織產業背景,大朗電商在毛織女裝上的優勢開始異常凸顯。依託當時線上線下的價格窪地,最初觸網的電商進入了“野生生長”的狀態,這也是大朗電商發展中的第一個紅利期。

發展到2013年,大朗電商迎來了行業組織,大朗電商協會宣告成立,電商們迎來了發展中的第二個階段。協會在此階段中充當的是“莊稼人”的角色,一方面解讀政府扶持政策,一方面培育電商人才,整合多方資源化作養分,灌溉電商行業發展。而網購消費者們也不再沉浸於“淘”廉價商品,而是對產品的要求變高了,開始注意產品品質以及商家服務。在這一階段,大朗整體的電商氛圍迎來了春天。

2014年之後便進入了電商發展的第三階段,此階段電商的競爭變得異常激烈,在商品質量都把控很嚴的情況下,考驗的便是電商企業的發貨速度、提供的客戶體驗等。受初期流量紅利開始下滑的影響,線上獲取流量已經到達了天花板,不少大型電商企業開始轉向線下引流,開啓線上線下結合的銷售模式。

發展瓶頸

“純電商”流量抵達天花板

大朗作爲中國羊毛衫名鎮,全鎮毛織企業超過10000家,數控織機超過5萬臺,擁有3個毛織專業市場,線下日均流量超過8萬人次,12條毛織專業街,6大毛織配套片區,總的來說,是一個產業集聚度高、鏈條完善、生產能力強、外貿份額大的毛織重鎮。2017年全鎮毛織品市場年交易額達600億元,佔廣東省銷售總額的70%以上。但隨着市場競爭激烈,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等技術的不斷創新,改變了毛織產業的組織方式,產業演變次序、企業發展模式、市場競爭焦點等,傳統毛織產業面臨着空前的危機,紛紛觸網尋求出路。

“到了電商發展的第三個階段,所有優勢都將集中體現在供應鏈的整合上。”葉偉民告訴記者。“大朗產業基礎雄厚,又屬於製造業產業帶,貨源充足,有天然的電商發展基因。”紗線方面的實力也很強,據介紹,大朗是全世界現貨紗線最大的集散地。

在電商發展的前兩個階段中,由於電商專業人才大部分集中在浙江一帶,大朗在電商人才以及營銷條件上無法與之相比。“雖然浙江一帶的電商做得非常火,但他們普遍存在一個問題,就是產業基礎相對珠三角一帶而言較爲薄弱,因此很多貨源都是從珠三角批發而來。”葉偉民說。這種做法在前兩個階段是可行的,但到了第三階段問題就出現了,目前網購消費者非常注重客戶體驗,早期電商的前店後廠的操作模式已無法滿足消費者的快時效和高質量需求。

探尋出路

以銷定產代替以產定銷

喫紅利已經行不通了,當紅利褪去,要回歸商業本身的時候,傳統的“純電商”企業要如何用好產業自身新制造和信息協同便成了突破瓶頸的第一步。利用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和智能製造,打破產業信息孤島,使得工人、機器、產品、原料、物流、用戶等與生產、供應和使用有關的各個環節之間,始終保持着暢通的信息交換,實現智能高效和柔性靈活。通過以銷定產(C2M)的生產模式,有效降低企業成本。

那麼,什麼是以銷定產(C2M)的生產模式呢?又怎樣在現有的企業中去推廣呢?葉偉民給記者介紹了他的做法。

訂單是服裝行業應付缺貨與庫存的產物。傳統訂單的甲乙雙方是通過訂單的數量來平衡兩者的矛盾,而訂單的頻率相當於甲乙雙方的資金週轉的速度,提高下訂單的頻率,減少訂單的數量也即是提高資金的週轉率,減少庫存帶來的風險。

在過去的行業業態中,甲方給乙方下訂單,往往是以大單爲主,動輒10000件起步,小單、散單乙方一般都不接。在這種情況下,甲方一旦銷售情況不佳,就會導致庫存和資金積壓,從而引發資金鍊斷裂。可以說,傳統發展中過大的訂單往往是甲乙雙方的定時炸彈,市場行情、銷售情況都有可能“引爆”它。

目前行業出現了“快反”一詞,“快反”也稱柔性供應鏈,是降低甲、乙雙方風險的一種方法,而倉儲在柔性供應鏈中佔有重要的位置。“倉儲的庫存是商品交易過程中的一個緩衝,降低生產過程中的不穩定因素帶來的缺貨風險。因此建立倉庫的目的是爲了降低庫存,而並不是爲了放貨。”葉偉民的這一說法讓記者眼前一亮。“因爲倉庫是服裝行業的第二個銀行,它關係着企業的資金週轉、風險把控,所以我是把它當做商品的處理器,通過產業信息協同平臺,獲得週期內的滯銷款、暢銷款等SKU的銷售數據,向生產推送更精準的訂單需求,再利用週期內循環下單的補貨模式,從而提高庫存和資金的週轉率。”這就是葉偉民介紹的以銷定產(C2M)的生產模式。

葉偉民口中的產業信息協同平臺,是通過整合產業供應鏈優勢,建立一個集信息流、資金流、物流、商流爲一體的共享共贏的開放性平臺,以毛織產業爲例,平臺將引進工廠、設計師、訂單用戶、面輔料商,同時與阿里巴巴體系實現交易數據對接,做到全產業鏈高效協同。

產業信息平臺是貫穿產業協同非常關鍵的一環,利用大數據改變過去以產定銷的模式,從銷售端開始,互通互聯至產業的上下游,形成信息閉環,真正打通了生產、銷售、倉儲配送和辦公等所有環節,力促產業升級轉型。據瞭解,目前大朗電商產業協同平臺計劃與阿里巴巴技術開發團隊聯合研發產業信息協同平臺,總投資1500萬。產業信息協同平臺以智造產業,生產互聯爲目標,與用戶實時互動,實時反饋,是目前中國領先的產業生態發展平臺之一。

解讀典型

首創大朗智造雲倉

東莞市聯迅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成立於2007年,已有10年從事電子商務平臺銷售的經驗,主要在互聯網上銷售女裝類目,現已經註冊和銷售的自主品牌有哚卡、薇詩芳、曦爾芙和奧凱莎等,公司員工超過100人,有專業的平面設計、服裝設計、銷售團隊和供應鏈團隊,每個月的銷售量保持在30萬件以上。經過多年的發展,聯迅逐步擴展成爲一家集電商銷售、供應鏈管理、第三方倉配、視覺設計、企業信息化、人力資源諮詢服務、電商孵化培訓和產業園策劃運營等多元化發展的創新型產業公司,爲毛紡織行業提供可持續發展的生態“環境”,也是開創大朗毛織新制造和電商服務的“第一人”。

從2007年12月公司第一家淘寶店鋪開業,到2018年4月規劃毛織企業總部建設工作,轉型服務毛織產業帶,自此,聯迅電商打造的毛織製造新生態已見雛形,也從一家“純銷售”型企業轉型爲新制造產業發展公司,掌握了紗線輔料、設計研發、毛織洗水、供應鏈管理、生產銷售、倉儲物流等環節,爲毛織行業發展提供專業解決方案,同時根據企業需求提供信息化管理、電商人才孵化、人力資源諮詢、展會展覽等服務。

位於大朗鎮金朗北路的莞商·大朗智造雲倉是該企業運用產業信息協同平臺實現以銷定產新模式的典範,目前已進駐菜鳥物流平臺,致力於提供第三方電商倉配專業服務,採用專業供應鏈管理軟件WMS跟蹤訂單、運輸和倉儲管理,完成商品入庫、質檢、存儲、分揀、打包、配單、指派、出庫、退換貨等一系列流程,高效解決電商發貨難題,實時反饋動態信息,切實降低企業運營成本和風險,提高電商供應鏈協同效率。“這個平臺可以反映7天的庫存,每年有10次庫存週轉,提醒14天新款上架等,大大促使了產業高效協同。”莞商·大朗智造雲倉負責人葉梓欣告訴記者。

據瞭解,產業園目前倉儲總面積超過4000平方米,日訂單處理能力3萬單,峯值處理能力達10萬單。園區與國內多個品牌商、物流快遞以及系統軟件開發商達成戰略合作,具備強大的資源整合能力,專注爲行業提供解決方案。

另闢蹊徑

跨境電商:十字路口的另一端

站在電商潮流的十字路口,除了積極探索集約發展的新路子,還可以瞅準紅綠燈,跨過斑馬線,橫向探索電商發展的新領域——跨境電商。據瞭解,1—8月全鎮電商銷售額78.23億元,同比增長15.21%,其中毛織類電商銷售額43.42億元,同比增長10.49%;其中,全鎮跨境電子商務銷售額7.59億元,同比增長0.8%,毛織類跨境銷售額3.75億元,同比增長0.93%。從郵政的數據來看,大朗郵政發出的國際小包月均25萬件。今年1-8月份,累計發出200萬件,同比增長近300%,主要發往美國、法國、德國、英國等歐美地區爲主。

東莞市雅綺服飾有限公司也是大朗電商企業的領頭者之一,在電商急劇發展的衝擊下,近年來,爲了平衡生產的淡旺季,讓生產體制更加的完善,雅綺開始試水跨境電商。“我們目前的外貿電商客戶主要是美國、加拿大,還有部分客戶在談。”雅綺服飾有限公司總經理羅偉告訴記者。

而在全鎮範圍內,大朗跨境電商主要市場是歐美和俄羅斯等,主要產品是毛衣和電子產品。近年來東南亞市場增長迅速,產品主要以手機殼等3C周邊產品爲主。

大朗在積極推動全鎮電商發展的同時,也推出了一系列措施扶持跨境電商。一方面,大力推動跨境電商倉儲物流中心的籌建工作,建設具有本地化功能的跨境電子商務服務平臺。據瞭解,大朗將投資6億元建設東莞跨境電商大朗產業園,選址位於大朗毛織貿易中心旁(原大朗物流中心),設計功能包括辦公、跨境物流服務、培訓、創業孵化等,目前正在做規劃調整,計劃於2019年開工。另一方面,大力促成鎮內企業與有實力的跨境電商平臺對接,如阿里巴巴速賣通、亞馬遜、eBay等,支持企業開展跨境電商業務,目前促成了20多家。

此外,還通過相關行業協會組織企業到境外參展,線上、線下同步,促進跨境電商發展。充分發揮大朗毛織產業鏈的優勢,打造完整的供應鏈服務,爲跨境電商賣家解決供應鏈問題,據悉,目前大朗已經成爲速賣通和亞馬遜毛衣賣家的重要貨源地。

接下來,大朗將乘東莞市獲批中國(東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的春風,充分利用國家、省、市的各項優惠政策,大力推動電商企業開展跨境電子商務。宣傳好政策,讓企業瞭解政策、享受政策,得到實實在在的利益。做好跨境平臺與企業的對接,讓更多的企業出海。引進通關物流、支付結算、人才培訓等專業服務商,爲企業出海保駕護航。做強供應鏈,充分利用大朗毛織產業鏈和外單生產經驗豐富的優勢,搶佔跨境電商供應鏈市場。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