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面对各位大佬,刘备不慌不忙,表明自己乃中山靖王之后,愿为讨杀董卓贡献力量,但是诸侯却不买此账,更是有人想将这三位“草民”轰出去,此际曹操却慧眼识珠,觉刘备气度非凡,坚持以礼相待,刘关张三人才在会场拥一席之地,那么问题来了,当时为何没有任何人拿刘备的身份说事。这就是刘备有智慧的地方,大家正摩拳擦掌想拿讨贼首级,而他此时用汉室皇戚身份出现,一是打响了自己的品牌,为以后招贤纳士打下基础,大家可以想象,诸侯都是带兵数万奔赴沙场,他却兄弟三人勇往直前,不仅表明了讨伐董卓的决心,也能博取足够的关注度,且各路诸侯虽多为“官二代”,但影响力还是比不上正宗的“皇亲”。

中平六年,董卓霍乱朝纲,实力日益强盛,各路诸侯眼看董卓一家独大,结成军事联盟,讨伐董贼。就在袁绍、曹操等各大群雄商议讨伐事宜之际,一个三人团体突兀的出现在会场,于是叱咤风云的刘备、关羽、张飞就此正式“出道”,此后逐渐“走红”三国。面对各位大佬,刘备不慌不忙,表明自己乃中山靖王之后,愿为讨杀董卓贡献力量,但是诸侯却不买此账,更是有人想将这三位“草民”轰出去,此际曹操却慧眼识珠,觉刘备气度非凡,坚持以礼相待,刘关张三人才在会场拥一席之地,那么问题来了,当时为何没有任何人拿刘备的身份说事?

你刘备说你是名门之后就是名门之后啊?诸侯们也是个个官宦世家,坐拥数十万兵马,怎么就能同意他的说词呢。那么刘备到底是什么出身,我们先来研究正史。《三国志》中描述:先主少孤,与母贩履织席为业。注意“业”这个字,业乃行业、事业、产业,可以由此推测刘备当时与母亲并非是以做草鞋为生的小商贩,至少也是拥有一定产业的小康家庭。再来说说刘备的爷爷刘雄,在当时是一个县令,放今天就是县长,加上当时朝廷腐败,这个芝麻官灰色收入还是不少的,父亲所以刘备也是个官三代,绝没有落魄到要自己编织草鞋谋生。

即便如此,他是否是靖王之后也根本无人能验证,也不会去验证。当时刘备乃一介草民,各位“高官”如果和他去较劲出身,也太有失身份了,如果是他名门之后,刘备也不过区区三人同行,不成气候,如果不是,更不值得理会。这就是刘备有智慧的地方,大家正摩拳擦掌想拿讨贼首级,而他此时用汉室皇戚身份出现,一是打响了自己的品牌,为以后招贤纳士打下基础,大家可以想象,诸侯都是带兵数万奔赴沙场,他却兄弟三人勇往直前,不仅表明了讨伐董卓的决心,也能博取足够的关注度,且各路诸侯虽多为“官二代”,但影响力还是比不上正宗的“皇亲”;二是如果碰上有眼光的诸侯,借刘备的身份优势,大举“匡扶汉室”的旗帜,那以后壮大发展就名正言顺了,曹操就识得这一点,如今德云社的郭德纲留着侯宝林的长孙侯震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既然一开始无人质疑刘备的出身,也就意味着大家接受了这个标签。那么这个靖王之后的身份,在之后刘备的起势中到底起到了多大的作用?答案是肯定的,而且是极其肯定的,为什么这么说?首先要肯定刘备的雄才大略、志在天下,他不同于一般诸侯,仅着眼通过军事手段扩大势力,他爱民如子,求贤若渴,而且打的是“匡扶汉室”的正义旗帜,不管以后如何发展,都师出有名。

第一,刘备的身份帮助他获得了“皇叔”的荣誉,当时皇上权弱兵寡,急于扶持自己的势力,这个时候自称皇亲国戚的刘备出现了,虽然也只有一己之力,但有人扶持总比没有好。以前刘备是自称汉景帝后人,有了皇叔这个称谓,就是官宣了,普天下的人都知道皇上都肯定他的亲缘关系了,意义非凡。

第二,刘备的身份帮他保住了性命。建安元年,刘备兵败吕布,投奔曹操。曹操很多部下建议杀掉刘备以绝后患,但曹操深知:刘备已是天下皆知的皇叔了,是不会屈居人下的,但自己以诛贼董卓,匡扶汉室的名义发兵,此时杀掉皇叔,无异于自毁正义旗帜,站在了自己的对立面。同时,刘备是逃难来投奔的,也就是说刘备相信曹操才会投奔与他,如果杀掉,有失大体,天下英雄以后也会认为曹操心胸狭隘、不容贤达,对以后曹操招贤纳士、发展壮大带来阻碍,因此刘备逃过一劫。

第三,刘备的身份为他广纳贤才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其中最核心的关键人物就是诸葛亮的加入,刘备爱才惜才人尽皆知,三顾茅庐的故事千古流传,但诸葛亮出山选刘备作君主,除了他以忠义爱才闻名外,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刘备的皇叔身份。通俗的讲,以后跟着刘备“复兴汉朝”,成功可夺取天下,失败也能落个忠义之士的荣誉。诸葛亮乃极其聪慧的人,他自知才能不浅,肯定要投靠一个即是广为人知的明君,又是一个正义化身的领袖。这一点只有刘备符合,也只有刘备三顾茅庐来表达诚意,不过有些野史记载,曹操也曾拜访过诸葛亮,但诸葛亮知道曹操麾下谋士众多,自己很难有用武之地,于是拒绝了曹操。

乱世出枭雄,刘备从只身三人到建立汉蜀政权,靠的不是家庭背景,而是借助自己唯一的身份优势,建立了忠于自己的势力。有人说:20岁识曹操,一代枭雄, 40岁识司马懿,贵在能忍,60岁识刘备,创业维艰。刘备在打天下的过程中可谓度尽坎坷,但他就是打不死的小强,每一次都能坚强的站起来,这也是他成功的不可或缺的因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