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面對各位大佬,劉備不慌不忙,表明自己乃中山靖王之後,願爲討殺董卓貢獻力量,但是諸侯卻不買此賬,更是有人想將這三位“草民”轟出去,此際曹操卻慧眼識珠,覺劉備氣度非凡,堅持以禮相待,劉關張三人才在會場擁一席之地,那麼問題來了,當時爲何沒有任何人拿劉備的身份說事。這就是劉備有智慧的地方,大家正摩拳擦掌想拿討賊首級,而他此時用漢室皇戚身份出現,一是打響了自己的品牌,爲以後招賢納士打下基礎,大家可以想象,諸侯都是帶兵數萬奔赴沙場,他卻兄弟三人勇往直前,不僅表明了討伐董卓的決心,也能博取足夠的關注度,且各路諸侯雖多爲“官二代”,但影響力還是比不上正宗的“皇親”。

中平六年,董卓霍亂朝綱,實力日益強盛,各路諸侯眼看董卓一家獨大,結成軍事聯盟,討伐董賊。就在袁紹、曹操等各大羣雄商議討伐事宜之際,一個三人團體突兀的出現在會場,於是叱吒風雲的劉備、關羽、張飛就此正式“出道”,此後逐漸“走紅”三國。面對各位大佬,劉備不慌不忙,表明自己乃中山靖王之後,願爲討殺董卓貢獻力量,但是諸侯卻不買此賬,更是有人想將這三位“草民”轟出去,此際曹操卻慧眼識珠,覺劉備氣度非凡,堅持以禮相待,劉關張三人才在會場擁一席之地,那麼問題來了,當時爲何沒有任何人拿劉備的身份說事?

你劉備說你是名門之後就是名門之後啊?諸侯們也是個個官宦世家,坐擁數十萬兵馬,怎麼就能同意他的說詞呢。那麼劉備到底是什麼出身,我們先來研究正史。《三國志》中描述:先主少孤,與母販履織蓆爲業。注意“業”這個字,業乃行業、事業、產業,可以由此推測劉備當時與母親並非是以做草鞋爲生的小商販,至少也是擁有一定產業的小康家庭。再來說說劉備的爺爺劉雄,在當時是一個縣令,放今天就是縣長,加上當時朝廷腐敗,這個芝麻官灰色收入還是不少的,父親所以劉備也是個官三代,絕沒有落魄到要自己編織草鞋謀生。

即便如此,他是否是靖王之後也根本無人能驗證,也不會去驗證。當時劉備乃一介草民,各位“高官”如果和他去較勁出身,也太有失身份了,如果是他名門之後,劉備也不過區區三人同行,不成氣候,如果不是,更不值得理會。這就是劉備有智慧的地方,大家正摩拳擦掌想拿討賊首級,而他此時用漢室皇戚身份出現,一是打響了自己的品牌,爲以後招賢納士打下基礎,大家可以想象,諸侯都是帶兵數萬奔赴沙場,他卻兄弟三人勇往直前,不僅表明了討伐董卓的決心,也能博取足夠的關注度,且各路諸侯雖多爲“官二代”,但影響力還是比不上正宗的“皇親”;二是如果碰上有眼光的諸侯,借劉備的身份優勢,大舉“匡扶漢室”的旗幟,那以後壯大發展就名正言順了,曹操就識得這一點,如今德雲社的郭德綱留着侯寶林的長孫侯震也有異曲同工之妙。

既然一開始無人質疑劉備的出身,也就意味着大家接受了這個標籤。那麼這個靖王之後的身份,在之後劉備的起勢中到底起到了多大的作用?答案是肯定的,而且是極其肯定的,爲什麼這麼說?首先要肯定劉備的雄才大略、志在天下,他不同於一般諸侯,僅着眼通過軍事手段擴大勢力,他愛民如子,求賢若渴,而且打的是“匡扶漢室”的正義旗幟,不管以後如何發展,都師出有名。

第一,劉備的身份幫助他獲得了“皇叔”的榮譽,當時皇上權弱兵寡,急於扶持自己的勢力,這個時候自稱皇親國戚的劉備出現了,雖然也只有一己之力,但有人扶持總比沒有好。以前劉備是自稱漢景帝后人,有了皇叔這個稱謂,就是官宣了,普天下的人都知道皇上都肯定他的親緣關係了,意義非凡。

第二,劉備的身份幫他保住了性命。建安元年,劉備兵敗呂布,投奔曹操。曹操很多部下建議殺掉劉備以絕後患,但曹操深知:劉備已是天下皆知的皇叔了,是不會屈居人下的,但自己以誅賊董卓,匡扶漢室的名義發兵,此時殺掉皇叔,無異於自毀正義旗幟,站在了自己的對立面。同時,劉備是逃難來投奔的,也就是說劉備相信曹操纔會投奔與他,如果殺掉,有失大體,天下英雄以後也會認爲曹操心胸狹隘、不容賢達,對以後曹操招賢納士、發展壯大帶來阻礙,因此劉備逃過一劫。

第三,劉備的身份爲他廣納賢才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其中最核心的關鍵人物就是諸葛亮的加入,劉備愛才惜才人盡皆知,三顧茅廬的故事千古流傳,但諸葛亮出山選劉備作君主,除了他以忠義愛才聞名外,很大的一個原因就是劉備的皇叔身份。通俗的講,以後跟着劉備“復興漢朝”,成功可奪取天下,失敗也能落個忠義之士的榮譽。諸葛亮乃極其聰慧的人,他自知才能不淺,肯定要投靠一個即是廣爲人知的明君,又是一個正義化身的領袖。這一點只有劉備符合,也只有劉備三顧茅廬來表達誠意,不過有些野史記載,曹操也曾拜訪過諸葛亮,但諸葛亮知道曹操麾下謀士衆多,自己很難有用武之地,於是拒絕了曹操。

亂世出梟雄,劉備從隻身三人到建立漢蜀政權,靠的不是家庭背景,而是藉助自己唯一的身份優勢,建立了忠於自己的勢力。有人說:20歲識曹操,一代梟雄, 40歲識司馬懿,貴在能忍,60歲識劉備,創業維艱。劉備在打天下的過程中可謂度盡坎坷,但他就是打不死的小強,每一次都能堅強的站起來,這也是他成功的不可或缺的因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