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昌進,江蘇溧水人,1965年出生,曾任山東省軍區泰安軍分區副政委,濟南警備區副政委,現任棗莊軍分區政治委員。1985年曾在邊境自衛防禦作戰中,榮獲個人一等功,1986年授予“戰鬥英雄”榮譽稱號,2009年被評爲“100位新中國成立後爲國防和軍隊建設作出重大貢獻、具有重大影響的先進模範人物”,被譽爲“活着的王成”,2018年7月被中央軍委授予“八一勳章”榮譽,多次被主席親切接見。

1985年7月19日凌晨,敵軍以2個營加1個連的兵力向處於雲南老山的我軍最前沿無名高地進攻,韋昌進所在排堅守的高地處在防守最前沿,是敵軍進攻必經之路。突然空中傳來刺耳呼嘯聲,敵軍炮彈密集式落在韋昌進堅守的6號哨位旁。隨着炮彈的降落,突擊兵也展開了瘋狂式的掃射,韋昌進的左大臂和右鎖骨相繼中彈,來不及包紮,他迅速投入戰鬥。最終韋昌進和其餘4名戰友艱難的抵擋住了敵人的第一波進攻。

敗下陣來的敵人惱羞成怒,隨即進行猛烈報復,剛撤到貓耳洞口的他們,還沒緩過神來,迎接他們的是更猛烈的炮火轟擊,韋昌進突然感覺左眼一陣鑽心的痛,用手一摸,摸到一個小肉糰子,輕輕一扯沒扯斷,反而更加劇痛,他才意識到,自己的眼球被彈片打了出來。顧不得鑽心疼痛的他,用手把眼球託着塞進眼裏,把受傷的戰友拉回了貓洞,就在這短短的時間裏,他右胸和右臀部又相繼中彈,疼得昏死了過去。

陷入昏迷的韋昌進被連續爆炸聲驚醒,拖着血肉模糊的身軀,透過石縫用報話機向排長報告觀察到的敵情,如此,從上午9點直至下午3點,我軍炮兵根據韋昌進報告的敵軍敵情和方位,一連擊退敵軍連排規模的8次反撲,6號哨位旁敵軍屍橫遍野。韋昌進在洞裏迷迷糊糊聽到敵軍說話聲,斷定應是敵軍已經爬上了陣地,沒有多想,他拿起報話機向排長大聲喊道:“排長,敵軍上來了,就在哨位周圍,爲了祖國,爲了勝利,向我開炮!向我開炮啊!”

狂風暴雨般的炮彈砸向6號哨位,躺在洞口邊的韋昌進能聽見炮彈空中飛過的嗖嗖聲,幸運的是炮彈好像長了眼睛一樣,沒有炸到他所在的貓洞,因爲他的報告及時,我軍炮火覆蓋敵軍給與他們滅頂的一擊,敵軍擊退了,陣地保住了,他的英雄事蹟被編入了連環畫和小學思想品德課本中。戰後負傷過重的他昏迷了七天七夜,住院期間,前前後後經歷了十幾次手術,左眼摘除,裝上義眼,右眼視力也僅有0.2而已,視力嚴重受損,隨時面臨失明危險。

他的身體共取出22塊彈片,今仍有5塊彈片存在體內,每過安檢時,機器總會吱吱作響。韋昌進說:“一名戰士,不僅要做戰場上的勇士,更要做生活中的強者,沒有過不去的坎。身體傷殘了,革命意志不能垮。”曾對於部隊領導的慰問,他提出兩個要求:“一是雖然我只剩一隻眼,但請求領導批准我再上戰場,我還能打槍,要爲死去的隊友報仇。二是如果政策允許的話,打完仗,我想繼續留在部隊,我當兵的時間太短,對部隊的貢獻太少了。”

1985年的全國先進事蹟巡迴報告中,他發現新的人生價值:“無論什麼時候,都要崇尚軍人榮譽,薪火傳承愛國主義精神。”此後,根據自身戰鬥經歷,不懈地開展國防教育,成爲他的執着追求。戰場歸來後的30多年裏,他時刻保持一種“兵味”保持一顆“兵心”,嚴格自身要求,嚴守紀律規矩,永遠把人民的利益放在心中。昔日的炮火雖已遠去,但他那忠貞報國的情懷永不變,正如他的名字:爲祖國的繁榮昌盛,永遠前進!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