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海鵬,1966年出生,山西運城人,現如今是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特級航天員,西安交通大學在讀工程博士生。少時父母供兄妹三人讀書,家庭條件十分貧困。讀高中時,看到宣傳欄裏飛行員的照片就立志要當一名飛行員。可在1984年運城招考飛行員時,他因學習過累,眼中有些血絲而導致落選,這對他的打擊極大,父親還曾差一點讓他輟學,後在解州中學補習一年,成功考上河北保定航校,也就是現如今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航空大學。

1998年景海鵬成爲中國首批航天員,當時他已經31歲,要在五年內學完30多門課程,進行8大類上百個科目的專業技能訓練,這期間,從早到晚埋頭苦讀,沒有陪家人過一個春節,沒有陪妻子逛一次街,這些磨鍊讓他以優異的成績通過航天員專業技術考覈。2008年5月,景海鵬入選神舟七號飛行乘組,於9月28日圓滿完成神舟七號載人飛行任務,在軌飛行3天,成功返回,但在飛行途中曾出現過兩個小意外。

第一個意外是艙門沒有按照預訂情況正常打開,飛船即將要飛出測控區,情況危急必須快速打開艙門。景海鵬他們用工具撬開兩次,都因壓強大, 艙門被快速吸上,最後拼盡全力,拉開了這扇與浩瀚天空相接的艙門。第二是他們剛沒來得及喘口氣,艙裏突然傳來報警提示:“軌道艙火災,軌道艙火災。”景海鵬沉着應對,初步判斷是誤報警,他們重新調整,冒着風險,完成了太空行走,讓鮮豔的五星紅旗在浩瀚的宇宙中高高飄揚。

2012年,景海鵬入選了神舟九號載人航天飛行乘組,當選指揮長,也開啓了長達13天的太空生活,創造了多個首次:首次把一名女航天員送入太空,首次載人太空停留時間最長,首次完全掌握交會對接技術。對人交會技術成功的實施,也真正意味着中國飛船成爲載人往返的工具,能夠把人送到空間站或空間站實驗室中去,這是中國航天史上具有重大意義的一步。

2016年10月,景海鵬與陳冬執行神舟十一號飛行任務,擔任指令長,開始了長達33天的在軌飛行,景海鵬是唯一一個三次進入太空的航天員,三次進入航天總時長49天,也是我國在太空飛行時間最長的人。在執行任務時,壯美的太空讓景海鵬又一次驚歎,他問第一次與太空親密接觸的陳冬“爽不爽”,“爽!”陳冬酣暢淋漓地喊出。這些意料之外的“私房話”迅速串紅,大家也笑稱景海鵬是“太空老司機”。

這次飛行任務,他們在太空養蠶,跑臺試驗,種植生菜等,一共進行了38項科學實驗。他們力爭做到最好,既心疼他們的辛苦,又爲他們的努力付出和優秀結果感到自豪。一位華僑老人曾滿臉淚痕地說:“中國航天飛船飛得有多高,我們的頭就能抬多高。”一位小朋友也問過他們:“你在太空中會不會做夢?”他們回答:“在太空,不管做不做夢,我都在自己的夢裏。”每一位航天員都知,飛天夢,不僅僅是自己的夢,更是我們13億中國人的夢。

2017年,主席親自授予景海鵬“八一勳章”軍事最高榮譽,2018年1月,楊利偉、聶海勝、費俊龍等在內的11位飛行員被中宣部授予航天員羣體“時代楷模”榮譽稱號。太空浩瀚無垠,探索也將永無止境。景海鵬堅定地表示:時刻準備再上一次太空,再當一回先鋒,再打一回勝仗,努力爲建設航天強國和世界科技強國奮鬥終生!沒人知道52歲的“老司機”還會不會再飛上天,但是他撒下的種子,定將會催動我們飛向新的星辰!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