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變身最大稀土進口國意味着什麼?】

梅新育

中國已經連續多年位居世界最大稀土出口國,2018年稀土出口同比增長4%,超過5.3萬噸,出人意料的是,去年中國同時也成爲最大稀土進口國,去年進口41400噸稀土氧化物及氧化物當量,比上年激增167%,約爲2015年之前的10倍,30年來首次成爲至少七種主要稀土的淨進口國。中國進口的稀土產品主要是來自緬甸和美國的礦物和化學濃縮物,美國對華出口含鑭(用於精煉石油)礦石,從中國進口鑭氧化物和化學產品;緬甸去年成爲中國磁鐵與合金生產企業所需鏑、鋱和釓元素的關鍵來源。從這些情況來看,我們可以得出什麼結論?

首先,中國稀土分離、提純工藝和效率應該是全世界最高的,至少是最高之一。要不然美國不可能向中國出口稀土礦石而進口稀土成品。

其次,此前多年我們詬病的“廉價出口稀土”,實際上也體現了我們稀土分離、提純工藝和效率世界領先的優勢。所以,要一分爲二看待。

第三,由於我們只佔有全世界30%的稀土資源,要保持、擴大在稀土產業的優勢,需要雙管齊下:

儘量取得海外稀土礦山;

保持和擴大稀土分離、提純和更下游的優勢,越來越多進口稀土原礦而出口稀土製品。

有鑑於此,美國對華出口稀土礦石而進口稀土成品,這是我們成功的標誌。好!

第四,如果我們以海灣國家操縱石油市場那樣作爲我們對稀土市場的目標,那麼,這個目標應該是不合適的。

2019.3.1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