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div\u003E\u003Cp\u003E“一網通辦”讓城市更美好\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來自上海的調研報告\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作者:學習時報調研組 來源:學習時報 字數:4063\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是一個國家制度和制度執行能力的集中體現,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互聯網+政務服務”是推進政府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然要求,是打造更好營商環境、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的有力舉措,也是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的重要抓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2016年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互聯網+政務服務”的概念,要求政府部門要大力推行“互聯網+政務服務”,實現部門間數據共享,讓居民和企業少跑腿、好辦事、不添堵。\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2017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就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進行第二次集體學習時指出,要堅持以人民爲中心的發展思想,推進“互聯網+教育”“互聯網+醫療”“互聯網+文化”等,讓百姓少跑腿、數據多跑路,不斷提升公共服務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水平,加快建設數字中國,更好服務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改善人民生活。\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2018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會議上強調,要加快推進電子政務,構建全流程一體化在線服務平臺,更好解決企業和羣衆反映強烈的辦事難、辦事慢、辦事繁的問題。\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在傳統的行政管理模式下,“多頭跑、重複跑、跨地跑”和“辦證多、辦事難”一直是困擾基層服務的難題,各類“奇葩證明”“循環證明”“重複證明”的現象層出不窮。作爲“改革開放排頭兵、創新發展先行者”,2018年初,上海市升級“一門一窗服務”,推出“一網通辦”,採用線上辦事爲主、線下辦事爲輔的服務新模式,簡化企業、羣衆辦事環節,優化服務流程,提升辦事效率。“一網通辦”是上海市政府對“互聯網+政務服務”的具體回應。經過一年時間的探索和實踐,“一網通辦”得以不斷升級完善,在“中國上海”門戶網站開設的“一網通辦”政府服務總門戶,不僅可以辦理核名、工商註冊,還可以辦理納稅申報、投資審批等多達1339項事項,實現審批事項全覆蓋,“一網通辦”已經成爲上海市政府服務的對外招牌。今年3月,國務院辦公廳祕書局印發《長三角地區政務服務“一網通辦”試點工作方案》,要求總結推廣滬蘇浙皖三省一市改革經驗,強化長三角地區政務服務跨區域通辦和數據互通共享,率先實現全國一體化在線政務服務平臺公共支撐功能在長三角地區落地,推動“互聯網+政務服務”建設向縱深發展。在此背景下,調研組深入上海各基層服務中心進行實地調研,總結上海的“一網通辦”相關經驗。\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堅持科學規劃,明確責任主體\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互聯網+政務服務”是一項系統性工程,建設、推行“一網通辦”必須謀定而後動。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一網通辦”在全國的開展,從國家發展全局出發,先後出臺了《國務院關於加快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等政策文件,多次召開國務院工作會議、常務會議總結“一網通辦”開展的成功經驗,對“一網通辦”進行全面部署和科學指引。在黨中央和國務院的堅強領導下,上海市政府深入貫徹中央決策部署,成立了由上海市委領導、各部門主要負責人和各區負責人組成的上海市政務公開與“互聯網+政務服務”領導小組,專門負責上海市政務公開與“互聯網+政務服務”工作,先後出臺了上海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本市落實〈國務院關於加快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工作方案》的通知、《“一網通辦”2018年實施方案任務節點表》、《2019年上海市推進“一網通辦”工作要點》等政策文件,列出“一網通辦”建設的任務清單、時間表,規範“一網通辦”建設的工作流程和實施標準,明確“一網通辦”建設的牽頭單位和責任主體,對“一網通辦”建設作出了切實可行的工作安排。正是在黨和政府的科學規劃、全市各部門的通力合作之下,上海市的“一網通辦”建設工作得以有序有效推進,成爲全國“互聯網+政務服務”建設的模範城市。\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堅持創新驅動,不斷開拓發展\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完善數據的互聯互通。“一網通辦”建立在數據完整和數據互通的基礎之上,雖然上海在很早以前就建成了法人、人口以及空間地理三大基礎數據庫,並於2010年在“中國上海”門戶網站開通了上海市網上政務服務大廳,各部門的自身信息化程度較高,但是彼此間的數據互聯共享仍處在“割裂”狀態。爲打破信息壁壘,2018年,上海在“一網通辦”的開通之前,就首先成立了大數據中心,統一組織和負責上海市的公共數據歸集、整合、共享、開放和應用管理。並很快出臺了首部《上海市公共數據和一網通辦管理辦法》,對於數據採集、整合、共享、開放、應用、安全等作出了全面規範,明確公共管理和服務機構在履職過程中獲取的公共數據,由市大數據中心按照應用需求,實行集中統一管理。目前,上海市已經建成了市級數據共享交換平臺,推動政務數據按需 100%共享,形成了個性化的“一人一檔”和“一企一檔”數據集合,將市民的個人信息、生活服務信息、證照信息和個人政府辦事類信息彙總到一處。\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革新業務流程。政府數據互聯共享建成之後,各部門從原來的單一辦理轉換爲協同辦理,以往需要每一個部門重複辦理的事項,現在可以做到由一個部門辦理,以往需要在部門間來回調取資料,現在只需按照一個流程集中辦理,互聯網的便利性和大數據的高效性得以充分體現。而這僅僅是數據互聯共享後產生的直接效果,上海市並沒有止步於此,圍繞“減時間、減環節、減材料、減跑動”的目標,上海市政府不斷向自身“動刀子”,取消大量行政審批、評估評審事項,開展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試點,將工程建設項目流程審批時間壓縮到原來的二分之一以內,使企業在開辦企業、獲得電力、辦理施工許可、跨境貿易、納稅、登記財產等領域的辦事和審批環節大幅縮減。2019年,上海市政府還將繼續提升“一網通辦”政務服務效能,承諾行政審批事項審批時限平均減少一半、提交材料平均減少一半。\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勇於打破地區壁壘,加強地區合作。上海市在“一網通辦”建設過程中,不斷拓寬政務服務範圍,從地區試點到全市推廣。在國務院建設長三角地區政務服務“一網通辦”的要求下,上海市聯合浙江、江蘇、安徽三省,建立了政務服務用戶跨省身份認證體系,建成了長三角地區數據共享交換平臺,統一和規範了長三角“一網通辦”業務標準,並於5月22日正式開通了長三角地區政務服務“一網通辦”,涉及長三角地區14個城市企業的30項服務事項和個人的21項服務事項,實現了異地在線辦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堅持以人爲本,不斷優化服務\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人民羣衆是“互聯網+政務服務”改革的親歷者、見證者和受益者,“數字城市”“智慧城市”的發展必須接地氣,貼近社會、貼近羣衆、貼近生活。上海的“一網通辦”建設始終堅持問題導向、需求導向和效果導向,以服務人民羣衆的辦事需求、改善人民羣衆的辦事體驗和保障人民羣衆的信息安全爲宗旨,貫徹落實以人民爲中心的發展思想,通過業務流程和各部門內部流程以及跨部門、跨層級、跨區域協同辦事流程的重構優化,打造服務集成、全覆蓋、標準化、線上線下融合的服務體系,確保面向企業和市民的所有政務服務“進一網、能通辦”。爲使人民羣衆和企業“輕裝上陣”,上海市政府認真履行“店小二”職責,圍繞企業羣衆到政府辦事,還存在“搞不清楚找哪個部門,看不懂辦事流程,備不全材料需要反覆跑”等痛點,通過實地調研和摸排,利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給用戶“畫像”,分別上線了市民主頁和企業主頁,以用戶視角,按照部門分類和主題分類的模式,窮盡審批中的所有辦理情形,研判企業和市民的潛在需求,提供智能引導服務,讓市民來政府辦事由做填空題變爲做選擇題。只要是持上海身份證的居民,或是在上海註冊的企業,在“一網通辦”系統註冊後即能生成自己的專屬頁面,享受個性化服務。爲了進一步方便企業和市民,“一網通辦”還推出了移動端“隨申辦市民雲”APP和微信端登錄入口,方便企業和市民隨時隨地能夠在線辦理,在“全流程一體化在線服務平臺”上推出了“統一身份認證、統一總客服、統一公共支付、統一物流快遞”服務,讓市民和企業隨時隨地都能出具相關電子證照,足不出戶就能進行政務服務諮詢、投訴和建議,完成各項繳費和各種材料的交收,如同網絡購物一般,使人民羣衆切實感受到政務服務的便利性。\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堅持依法行政,保障數據安全\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離不開法治保障。“一網通辦”建立在互聯網、公共數據的基礎之上,公共數據關係到個人隱私、企業祕密和國家安全,依法規範公共數據的收集、整理、傳輸是順利推進“一網通辦”的必要條件。上海市政府在推進“一網通辦”建設過程中嚴格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祕密法》的規定,並於“一網通辦”建立之初,就頒佈了《上海市公共數據和一網通辦管理辦法》,對上海市行政區域內的公共數據和“一網通辦”工作的規劃、建設、運維、應用、安全保障和監督考覈等管理活動進行了更加具體的規範。此外,“一網通辦”建設離不開“電子證照”的規範建設,電子證照作爲具有法律效力和行政效力的專業性、憑證類電子文件,是市場主體和公民活動辦事的主要電子憑證,是支撐政府服務運行的重要基礎數據。2019年1月,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國家電子文件管理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國家密碼管理局)對外發布《電子證照總體技術架構》等6項國家標準,爲國家電子證照庫和基礎平臺建設,實現跨層級、跨部門、跨區域的電子證照互認共享,推動證照類政務信息資源整合共享等提供標準支撐。2019年4月,國務院出臺了《國務院關於在線政務服務的若干規定》,明確了一體化在線平臺建設的目標要求和總體框架,明確了一體化在線平臺建設管理的推進機制,明確了在線辦理的政務服務原則,明確了政務服務事項的基本要求以及電子簽名、電子印章、電子證照、電子檔案的法律效力,推動了全國“一網通辦”建設的統一、規範發展。\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週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關鍵之年,我國“互聯網+政務服務”正處於攻堅克難的關鍵階段,我們必須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下,深入貫徹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以更大力度、更實舉措、更優服務、更高效能建設服務型政府,深入推進“一網通辦”工作,持續提升企業和羣衆辦事的便利度、體驗度和滿意度。\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調研組成員:焦利 秦濤 謝慶劉維傑)\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9603422300996107
相關文章